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花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cus L.)对氮、磷、钾的吸收特征,为红花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红花3个株系(2-3、H-7、BH-1)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幼苗期、花蕾期和成熟期红花不同器官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并分析氮、磷、钾累积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幼苗期氮素以叶中较高,磷素和钾素含量均以茎、叶较高;与幼苗期相比,花蕾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下降,转移到花和蕾等器官中;成熟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持续下降,养分转移到种子和苞叶等器官中,氮的分布特征表现为种子叶苞叶根茎,磷的分布特征表现为种子苞叶叶根茎,钾的分布特征表现为苞叶种子根茎叶。同一生育期,不同红花材料的氮、磷、钾累积量有明显差异。苗期氮、磷、钾累积量较低,花蕾期迅速增加,成熟期持续增加。从花、籽粒中氮、磷、钾累积量占花蕾期、成熟期对应养分累积量的比例可知,红花花对磷、钾的需求量大于氮;红花籽粒对磷的需求量最大,其次为氮和钾。【结论】植株体内养分含量随红花的生长而变化,养分累积量表现为钾氮磷,干花和籽粒产量与氮、磷、钾累积量有明显关系,花蕾期对磷钾需求量大,成熟期对磷氮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2.
磷、钾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分配及运转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长期不合理施肥造成土壤养分失衡,为优化小麦施肥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磷、钾对冬小麦体内氮、磷、钾的吸收、分配和运转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与对照相比,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没有明显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作用。氮、磷的最大累积量均在成熟期,而钾在挑旗期。在缺钾高磷条件下,满足植株对氮的需求后,施钾肥能明显提高植株对氮、钾的累积吸收,而磷肥效果不明显。冬小麦氮、磷、钾的阶段性高累积量和较大吸收速率,分别在拔节-挑旗期和灌浆-成熟期,起身-拔节期和挑旗-灌浆期,以及拔节-挑旗期。为实现小麦高产,应在维持原有氮肥水平上,适当增施钾肥,减少磷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为摸清汉江洲滩平地夏玉米(Zea mays L.)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现状,科学推荐夏玉米氮、磷和钾肥的施用量,按照"3414"部分方案实施了氮、磷和钾肥效用试验。结果表明,洲滩平地中等以下肥力田块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磷、钾配施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磷、钾肥增产幅度分别为27.49%、6.29%、3.15%。肥料行端(边)边际效应对肥料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此类田块氮、磷、钾肥行端(边)边际效应幅度为-5.37%~5.97%。夏玉米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推荐配方施肥(OPT)为2 471 mg/株,氮素对增加子粒产量贡献最大,表现为氮素钾素磷素;茎叶氮、磷、钾养分吸收量OPT为7 502 mg/株,钾素对增加茎叶产量贡献最大,表现为钾素氮素磷素。玉米每100 kg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表现为土壤肥力越低其吸收量和利用率越高,OPT玉米每100 kg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为8.84 kg,其中N 4.25 kg、P2O50.73 kg、K2O 3.86 kg;氮、磷、钾肥当季回收利用率分别为65.43%、14.49%、27.74%;OPT氮、磷、钾协同利用率为63.85%,当地常规施肥氮、磷、钾协同利用率为48.66%,表明推荐施肥量N 204 kg/hm~2、 P2O572 kg/hm~2、K2O 72 kg/hm~2为适宜施肥量。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氮、磷、钾等元素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种植产量与质量,本文就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规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亚洲百合小鳞茎膨大发育过程中养分吸收与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周径为4~6cm的亚洲百合(Lilium cv.Asiatic hybrids)品种普瑞头(Prato)的小鳞茎为试材,研究了常规栽培条件下,小鳞茎膨大发育过程中的养分吸收规律和分配特点。结果表明,苗期以前,以消耗鳞茎中的养分为主;苗期后,百合对氮、磷、钾的吸收持续进行。生长季中,有两个吸收养分的高峰期,即苗期至现蕾期,历时38d的吸收氮和钾的高峰期,N、P2O5、K2O的吸收比值为1.00∶0.20∶1.77;半枯期至采收期历时37d的吸收氮、磷和钾的高峰期,N、P2O5、K2O吸收比值为1.00∶0.32∶1.20。氮磷钾在各器官的分配方面,现蕾前后以茎叶为主,各养分含量水平在苗期达最高;现蕾24d后养分分配以鳞茎为主。氮磷钾的吸收累积与百合植株的生物量、鳞茎的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百合植株的生物量与鳞茎的生物量之间也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2015年,中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马铃薯的种植技术的提升,将非常有助于该战略的顺利实施。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要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以及品质,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施肥以及管理。因为很多因素都会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在马铃薯吸收和利用养分方面以及养分的供应方面,都会对马铃薯块茎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氮、磷、钾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有较大的需求量,所以有必要对氮、磷、钾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吸收以及分配规律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特早熟夏玉米不同时期追施氮磷钾三要素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山西省晋中盆地麦收后直播特早熟夏玉米冀承单 3号 ,不同时期追肥对氮、磷、钾三要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要素的吸收数量和平均吸收强度均以大喇叭口期追肥为高 ;追肥时期不影响三要素的吸收趋势 ,氮、磷的吸收趋势均符合Logistic曲线 ,钾的吸收均符合一元三次曲线 ,且吸收强度均出现两个高峰 ,但大口期追肥处理则使氮、磷的第二个吸收高峰推迟出现。成熟期 ,氮多集中于籽粒中 ,钾多分布于秸秆中。特早熟夏玉米每生产百千克籽粒需吸收氮 3 2 6~ 3 33 ,五氧化二磷 1 84~ 2 33 ,氧化钾 5 1 8~ 5 1 9 。  相似文献   

8.
探讨鲜食玉米品种整株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动态累积与分配特征,为制定高产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湖北省鲜食玉米新品种泰美甜3号的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吸收量随着生育期延长而发生变化,抽雄期前,鲜食玉米对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变化较为相似,即阶段吸收量和日均吸收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逐渐增大;而抽雄期后,植株对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吸收趋势出现显著差异,即干物质和磷吸收持续增高,氮吸收基本不变,钾吸收迅速下降.干物质和养分在各器官体内的分配特点体现在干物质、氮和磷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而钾向生长中心的转移变化不明显.在生产上应根据需肥特性及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施肥措施,氮肥和磷肥要多次分期施用,抽雄后还应适量追肥;钾肥应适量种肥,拔节期追肥,抽雄后不追肥.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配施对鸦胆子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鸦胆子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鸦胆子叶、茎、根氮浓度,其中叶氮浓度最高,但对磷和钾素的吸收影响不显著。土壤氮亏缺时,植物将较多的氮、磷和钾素分配到根部。供磷和供钾水平对鸦胆子氮、磷和钾素的吸收分配规律的影响均不显著,氮磷、氮钾和磷钾施肥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叶片氮、磷、钾浓度的大小受氮肥施用量的变化影响较大。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鸦胆子植株对磷的吸收量最多,钾次之,氮最少,其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平均为1∶1.4∶1.2。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用盆栽方法研究茄子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的规律。结果表明:茄子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均按 Logistic 函数变化,随着施肥量增加,曲线陡度加大,拐点后移。干物质迅速积累与养分旺盛吸收的时间出现在株龄76~144天左右。单株生产1515g 果实需要吸收纯氮6.84 g,纯磷1.97 g,纯钾5.03g,其氮、磷、钾比为1.36:0.39:1.00。单株生产量最高条件下全生育期叶片的最佳营养指标为氮3.87~5.77%,磷0.85~0.11%,钾2.24~3.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