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立地条件一致的前提下,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7-8月份是绝林土壤养分急剧变化的时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林龄无关;而混交林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较稳定,与纯林相比,各养分含量明显增加。落叶松人工纯林确实存在地力衰退的事实,并与林龄相关。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近10年来国内有关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性质有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土壤密度、孔隙度、结构、持水量、酸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元素(N、P、K、Ca、Mg等)含量及有效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等一系列肥力指标质量的下降和某些条件下第二代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的衰退。从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循环特点、落叶松凋落物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营林生产活动的干扰等多方面分析了地力衰退的原因。最后,对调整群落结构、合理轮作、林地施肥及土壤改良等一系列防止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10年一国内有关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性质有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土壤密度,孔隙度,结构,持水量,酸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元素含量及有效性,土壤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等一系列肥力指标质量的下降和某些条件下第二代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的衰退。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因子的变化规律,采用标准地取样,室内常规分析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林龄的落叶松人工纯林、阔叶林、原始红松林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密度增大,孔隙度减少,毛管持水量明显增高,通气性能减弱;随着林龄的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养分含量下降;土壤质地和土壤酸度变化不显著;但阳离子代换量变低,土壤保肥、供肥能力相对减弱,落叶松人工林的潜在地力呈现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草原人工林地潜在的地力衰退趋势,本文采用典型样地调查、土样采集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家河牧场境内两种不同草原人工林地的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除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增加趋势外,其余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杨树人工林下的A、B两个样地的土壤有机质、全N和速效N含量在2 cm土层中较高;落叶松人工林下的C、D和林缘G 3个样地在各土层中速氮值均较低,而全磷值较高;8个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在60 cm土层中受人工林的营造影响较小;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受不同人工林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以冀北山地6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边缘不同距离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等化学性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中密度条件下华北落叶松林分边缘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较高。华北落叶松林分边缘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和速效养分含量并未随林缘距离的增加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7.
多年生樟子松人工纯林生长衰退及地力衰退原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章古台地区不同林龄樟子松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证实多年生樟子松人工纯林存在生长衰退及地力衰退问题。应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法,找出影响樟子松树高和胸径生长的主导因子分别为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最大持水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对40年生樟子松纯林和樟子松杨树混交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混交林中樟子松生长量和林地土壤肥力均较纯林高,因此营造混交林是防治樟子松生长衰退及地力衰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循环过程与潜在地力衰退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通过对东北东部帽儿山区人工落叶松纯林土壤肥力和养分循环过程的研究,揭示出落叶松人工林潜在地力的衰退趋势;从物种多样性原理和系统养分循环特点出发,浅析了地力衰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改造树种单一、结构简化的大面积针叶纯林为多物种、多层次的混交林,或小面积块状混交和不同树种林分间的轮作。通过生物自肥过程,实现系统的自我调节,从而维持长期稳定的土壤肥力和生物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槟榔种植地土壤质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对海南岛东部自然区不同种植年限的槟榔种植地土壤菌类和数量及其土壤养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槟榔种植地中土壤菌类区系发生变化、微生物活性降低和土壤地力发生退化。  相似文献   

10.
华北落叶松不同代际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代际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细菌变化有助于了解地力维持机制。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不同代际人工林(一代林(17和37年生)、二代林(14年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代际林及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异规律及土壤养分与细菌群落的耦合关系。结果(1)在0 ~ 10 cm和10 ~ 20 cm土层,一代林(17年生)和二代林(14年生)的速效钾和有效磷显著高于一代林(37年生)(P < 0.05),但一代林(17年生)和二代林(14年生)间差异不明显(P > 0.05)。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各代际林土壤养分均呈现降低趋势。(2)在门水平上,3个林分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酸杆菌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个林分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呈迅速下降趋势。(3)一代林(37年生)的ACE和Chao1细菌丰富度指数在3个代际林中最低,且在0 ~ 10 cm和20 ~ 30 cm土层代际林间差异显著(P < 0.05)。在3个土层深度,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在一代林(17年生)和二代林(14年生)中相对较高,而在一代林(37年生)中相对较低。(4)相关分析表明,速效钾与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显著正相关,而与硝化螺旋菌门显著负相关(P < 0.05)。随着有效磷含量的增加,变形菌门数量呈显著增加趋势(P < 0.05)。结论华北落叶松二代林在早期发育阶段不存在地力衰退问题,随着林龄的增加,应加强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调控,并重视特定细菌群落的变化以维持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因子的变化规律。采用标准地取样,室内常规分析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林龄的落叶要公人工纯林、阔叶林、原始红林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密度增大。孔隙度减少,土壤质地和土壤度变化不显著;但阳离子代换量变低。土壤保肥。供肥能力相对减弱、落叶松人工林的潜在地力呈现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毛白杨、刺槐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人工造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人工林丰产管理及地力衰退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土高原8年生毛白杨、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SPSS分析,比较了2种人工林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人工林对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速效磷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毛白杨人工林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含量较同等条件刺槐人工林低,而速效磷含量较刺槐林略高。表明营造2种人工林后,毛白杨林整体肥力明显低于刺槐林,并表现为土壤质量中度退化,距树干基部越近这种差异性表现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一、苗圃施肥的作用 1、改土培肥。森工苗圃经过十几年的苗圃调整布局,形成了母圃(新播集中的大苗圃)与子圃(换床圃)的格局。由于多年育苗,圃地地力衰退严重,苗床上的矿物养分入不敷出,如不及时补给肥力,地力必将随之减退。从这个意义上说,施有机肥就是“施地力肥”。由于有机肥篱用量大以及有机肥本身的特点,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容量、孔隙度、结构性、水分常数、热性质等,提高了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哈工大微纳米复混肥是一种高科技新型复混肥料,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植物抗病抗逆性、改善农产品品质、疏松土壤和培肥地力的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哈工大微纳米复混肥2016年在安达市玉米种植试验的详细情况,通过对试验前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对比和玉米各生育时期调查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哈工大微纳米肥在安达市玉米栽培中的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近20 a来农民使用较多的百草枯农药进行辣椒盆栽喷施试验,测定土壤养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百草枯的土壤pH值比清水对照增加1.07%,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4.93%,6.91%和5.63%,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比清水对照有所降低。表明喷施百草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微生物活性,促使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同时,作物对养分吸收加快,导致有机质消耗增大,造成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技术研究,综合小麦玉米耕层有机质周年提升技术、周年高效耕作技术、周年高效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后病虫害防治技术内容,集成并制定了小麦玉米轮作区耕层地力周年提升技术规程。通过本技术实施可持续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供肥能力,提高肥料养分利用效率,达到作物高产稳产、土壤养分供需平衡、耕层地力持续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是一种高效的秸秆利用方式,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微生物活性等。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介绍了国内外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天然阔叶林与杉木连栽林地土壤肥力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天然阔叶林林地土壤具有比杉木林林地良好的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分别比杉木林增加2.82%和4.15%;0.25mm以上和5.00mm以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杉木林高6.56%和9.86%,而土壤容重、结构破坏率和分散系数却比杉木林低。天然阔叶林土壤养分贮量较杉木林丰富,表层土壤有机质比杉木林高1.07%。因此,应注意保护和发展阔叶林,控制杉木纯林营造规模,尽量采用与阔叶树进行混交或轮栽,以便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所造成的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8年以来在庆城县耕地范围内采集的4000个耕层土样主要养分和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的化验分析,并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用养分分级的方法,判断庆城县耕地土壤机质贫乏、全氮极缺、有效磷偏低、钾较丰、微量元素普遍不足的养分现状。并提出了以增大土壤有机肥投入为前提,增氮稳磷调钾、补微加麯活土的配方施肥技术路线和土壤养分调控策略,为开展科学施肥指导和进一步培肥地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天然阔叶林林地土壤具有比杉木林林地良好的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分别比杉木林增加2.82%和4.15%;0.25mm以上和5.00mm以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杉木林高6.56%和9.86%;而土壤容重、结构破坏率和分散系数却比杉木林低。天然阔叶林土壤养分贮量较杉木林丰富, 表层土壤有机质比杉木林高1.07%。因此, 应注意保护和发展阔叶林,控制杉木纯林营造规模,尽量采用与阔叶树进行混交或轮栽,以便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所造成的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