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98-99
[目的]探讨不同园龄、施肥方式、种植模式对渭北苹果园土壤紧实度的影响,揭示渭北苹果园土壤紧实化问题。[方法]在渭北地区的洛川、白水两地分别选取园龄≤10、11~15、16~20、21~25、25 a的苹果园各3个,长期单施化肥和化肥与农家肥配施的苹果园各3个,从未种过苹果树的农田各3块,分别测定0~45 cm土层土壤紧实度,对比分析土壤紧实度差异。[结果]渭北苹果园的土壤紧实度总体上随园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0~30 cm土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园龄土壤紧实度急剧增大;30~45 cm土层,各园龄土壤紧实度变化不大。苹果园和农田的土壤紧实度差异不明显;长期单施化学肥料的苹果园土壤紧实度明显高于化学肥料与农家肥配施的苹果园。[结论]渭北苹果园土壤的紧实化趋势严重,化学肥料与农家肥配施能明显减少渭北苹果园0~45 cm土层土壤紧实度,有利于果树根系的生长和延伸。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土壤容重与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慧  冯佳萍  刘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99-14400,14405
[目的]对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土壤耕作层容重及孔度进行研究。[方法]利用"S"形布点采样法采集不同土层深度土样,并测定土壤容重、总孔度、毛管孔度、通气孔度等指标。[结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设施内不同深度土壤的容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总孔度呈现上升趋势,毛管孔度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不同采样时间对设施土壤耕层土壤容重和孔度数值变化影响不大。[结论]为改善设施蔬菜作物生长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度复垦土壤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友红  李树志  高均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575-8576,8647
为提高复垦质量,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分析不同复垦时间复垦的耕地、林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经过煤矸石充填复垦的林地细菌数量高于耕地,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则是耕地高于林地。随着复垦时间的延长,土壤细菌数量逐渐增加。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在复垦初期逐渐增加,B/F值表明微生物种类趋于平衡;受充填物质、覆土厚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随着复垦时间的延长,林地土壤的放线菌和真菌数量降低,B/F值较高,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失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川东北丘陵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紧实度特征。[方法]以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选取25个测样点,分析丘陵地区土壤紧实度的变化特征。[结果]土壤紧实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植被条件不同,也可能导致其土壤紧实度有所差异;植被覆盖率越高,其土壤紧实度越大;植被垂直结构越好,其土壤紧实度越高;枯枝落叶降低了土壤表层的紧实度。[结论]该研究对川东北丘陵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研究,以及城市绿化的模拟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作者主要阐述了充填复垦的方法及复垦过程中土壤的性质变化,目前充填复垦根据充填材料的不同分为粉煤灰、煤矸石、河湖於泥及垃圾充填,复垦土壤性质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水分、养分、生物活性、土壤生产力、污染物质及其修复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53-1658
为研究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对复垦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和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不同恢复年限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复垦年限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复垦20 a的土壤酶活性优于复垦15,10 a和对照;不同复垦年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作用不同,复垦20 a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高于复垦15,10 a和对照。植被恢复可以促进土壤生态肥力提高,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7.
非充填复垦土壤饱和导水率预报的岭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统计软件SAS9.0,运用岭回归技术,对非充填复垦土壤的饱和导水率与土壤紧实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研究,并建立了饱和导水率的岭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容重、紧实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各因子对饱和导水率的作用依次为非毛管孔隙度〉紧实度〉容重〉有机质含量〉毛管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该模型对研究充填复垦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物菌肥对矿区复垦土壤磷、有机质、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室内盆栽模拟试验,通过研究煤炭矿区1,2,3a复垦土壤中全磷、速效磷、有机质及微生物数量来分析生物菌肥对复垦土壤熟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生物菌肥后,不同年限复垦土壤中全磷、速效磷、有机质及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但对不同复垦年限土壤提高效果不同。总体而言,3a复垦土壤的质量好于2a和1a复垦土壤。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由大田作物转变为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土壤性状变化及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方法]于2007~2009年跟踪调查了上海崇明主要种植制度(露地轮作、温室轮作和温室单作)下农户施肥、灌溉及作物生长状况,并分析了土壤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种植制度显著影响土壤质量。与露地轮作相比,温室栽培下过量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投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碳、矿质氮、有效磷和可交换钾的含量。温室单作和温室轮作分别导致土壤pH下降0.6和0.4,而露地土壤pH变化不大。同时,温室栽培土壤中EC值、NO3-和Cl-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轮作土壤,且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而露地土壤盐分变化不明显。[结论]农户缺乏科学的田间管理指导、一味追求短时期内的高产、过量的施肥灌溉及高复种指数是导致温室土壤严重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奇  王涛  奥岩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55-12758
[目的]探讨由大田作物转变为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土壤性状变化及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方法]于2007~2009年跟踪调查了上海崇明主要种植制度(露地轮作、温室轮作和温室单作)下农户施肥、灌溉及作物生长状况,并分析了土壤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种植制度显著影响土壤质量。与露地轮作相比,温室栽培下过量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投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碳、矿质氮、有效磷和可交换钾的含量。温室单作和温室轮作分别导致土壤pH下降0.6和0.4,而露地土壤pH变化不大。同时,温室栽培土壤中EC值、NO3-和Cl-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轮作土壤,且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而露地土壤盐分变化不明显。[结论]农户缺乏科学的田间管理指导、一味追求短时期内的高产、过量的施肥灌溉及高复种指数是导致温室土壤严重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李彬  温中斌  任凭  李秀珍  刘访兵  周小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89-10290,10302
[目的]揭示各技术措施对提高白夹竹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设施肥、虫害防治、垦复、施肥+虫害防治、施肥+垦复、虫害防治+垦复、施肥+虫害防治+垦复7个处理,以不处理为对照,比较各措施对梁平竹山镇白夹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通过施肥、虫害防治及垦复等低改复壮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新竹数量,但对新竹的平均胸径没有明显影响;与施肥、虫害防治相比,垦复的效果相对较差;虽然白夹竹新竹的产量随着低改复壮措施投入的增加而提高,但其收益与投入不成正比。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施肥+虫害防治处理对白夹竹笋产量的效果最优。[结论]白夹竹新竹的收益与低改复壮措施投入不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夹竹产区林农发展白夹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农业生产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贵州普定典型喀斯特山区3个不同开垦时间(1959、1968、1980年)的0~10、10~20、2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普定县喀斯特山区随着农业用地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养分变化总体表现为有机质、全氮、CEC下降;土壤pH值下降;全磷、全钾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等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普定县喀斯特山区土壤养分随开垦时间的变化主要是受到施肥和微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西沙群岛土壤环境的质量状况和特征。[方法]通过对西沙群岛各岛采集土样的分析检测,分析了西沙群岛土壤环境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西沙群岛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的机械组成以砂粒为主,粉粒和粘粒含量很低。各元素含量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衡。永兴岛机场附近土壤中Cd超标严重,超标倍数达1.00。赵述岛Se超标倍数达5.20,对岛屿的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结论]该研究为南海诸岛的其他海岛土壤环境质量和特征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翻耕蝗区土壤对东亚飞蝗蝗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耕翻土壤对蝗虫产卵的影响。[方法]研究了东亚飞蝗产卵对实、松土的选择性和不同层次土壤蝗卵的发育情况。[结果]结果表明,经过耕翻耙磨土壤后,东亚飞蝗蝗卵能够正常出土的仅占6.1%。[结论]该研究为垦荒种植和蝗区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行模拟农业机械对土壤压实的实验,为研究农业机械对土壤造成的压实破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重塑含水率(级差为3%)和体积密度(级差为0.2 g/cm3)不同的水稻土和黄棕壤,利用土壤固结仪对其进行模拟压实,分析压实对土壤容重、饱和持水率和应力传递系数的影响。[结果]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压实对土壤的影响逐渐加重,且当土壤含水率在16%~22%时压实对土壤产生的破坏较为严重。土壤抗压实能力随体积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含水率和体积密度土壤应力传递系数不变,即传递至土壤底层应力σz与土壤表面施加力σ0呈相对稳定的线性关系。[结论]机械压实会使土壤容重增加,饱和持水率降低。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减少和体积密度的增加,压实对土壤的影响减弱。土壤应力传递系数与土壤类型、含水率、体积密度等有关。对于给定状态的土壤,其土壤应力传递系数不变。  相似文献   

16.
西藏地区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代表性土壤的渗透性能。[方法]从拉萨、日喀则、林芝、山南、阿里等地区采集黏土与砂壤土,测定其基本性质和渗透性能。[结果]西藏3地区土壤的渗透系数变化为0.93×10-3~7.82×10-6cm/s;土壤渗透性能存在着空间上的变异性,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渗透性能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土壤容重、孔隙度及孔隙类型和土壤黏粒含量均对渗透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渗透系数的大小与含水量、土的结构、颗粒组成、密实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连作蔗田土壤的培肥效应,为建立合理的甘蔗施肥制度及提高连作蔗田土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连作甘蔗11年的赤红壤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施肥措施设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等8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碳、磷及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比对照增加.其中微生物量氮增加5.56%~67.13%、微生物量碳增加4.01%~20.40%、微生物量磷增加6.39%~67.02%;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2.96%~35.19%、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8.24%~78.93%、蔗糖酶活性提高3.00%~42.00%、脲酶活性提高1.21%~23.43%;而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养分增加不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量氮、碳、磷、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与速效磷、速效钾、全氮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以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作为连作蔗田土壤培肥的评价指标更加全面和灵敏.  相似文献   

18.
渭北旱塬不同树龄果园土壤营养状况演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明果园土壤质量的演化趋势,探讨果树可持续生产的理论基础。[方法]对渭北旱塬不同树龄果园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磷以及钙的剖面分布特征和变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研究得出,果园土壤深层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8~15龄果树的果园土壤有机质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园龄土壤在40 cm以上土层有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尽管有所增加,但氮和磷的供给能力仍在中下等水平;即使在富钙的石灰性土壤果园里,其土壤上层交换性钙含量变化幅度不大,而60 cm以下土壤交换性钙明显递减,土壤剖面有酸化趋势。[结论]渭北地区果园养分管理的关键问题在于施肥深度欠佳,旱塬地区土壤墒情欠缺的情况下,必须适度深施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半干旱矿区不同作物在不同阶段对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圆锥指数的影响.[方法]在对同一块耕地进行均匀施肥、统一耕作以及灌溉后,划分4个区域,分别种植黄豆、玉米、大豆、绿豆4种作物.分别于作物收割前22 d、作物收割前1 d以及收割后33 d对4种农作物种植区的土壤进行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测定,研究同一作物在不同阶段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以及不同作物同一阶段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结果]种植作物可以增加土壤表层的土壤质量含水率,同时降低土壤圆锥指数;不同作物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土壤质量含水率与土壤圆锥指数的定量化关系.[结论] 该研究为半干旱矿区土壤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