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阐述了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态势和潜力,指出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在增产、提质、加工和市场四个领域,前景较好,潜力巨大。我国经济林产业现在迎来了发展机遇,经济林的产业建设已经进入了持续、良好以及健康发展的阶段。在上述背景下,只有抓住我国的经济林发展的各种机遇,充分发挥其潜力,才能为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经济林产业建设是我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兴林富民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经济林产业的快速发展,经济林病虫害的发生日益加剧,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发展。阐述了我国经济林资源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经济林病虫害的特征,并针对经济林有害生物的防治提出了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各领域各行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林产业,更是起到了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民增收以及生态工程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就我国当前的经济林产业来说,虽然在多方的长期努力下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制约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因此有必要积极探讨我国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建设,以此尽可能消除经济林产业发展中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4.
关于经济林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经济林标准体系发展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和生产过程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加入WTO的新形势,论述了经济林标准体系应包吉的范围,阐述了经济林标准化系统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经济林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依据(其中我国经济林科学技术水平是重要的依据)以及原则,即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市场优先、提升产业;引进创新、国际接轨.旨在为我国经济林标准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经济林标准制定的规范性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云南临沧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依托退耕还林、速生珍贵用材林基地、干果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林业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保护并扩大森林资源不仅能够促进林业经济的向好向快发展,还可以修复和完善生态环境。我国是林业大国,植树造林从来都没有间断过,经济林的造林工程项目更是遍地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对林下经济和经济林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林业发展结构,研究探讨符合时代需求的林下经济和经济林产业发展方向。一、林下经济与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针对云南山区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林种植条件,但经济林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下的问题,以耿马县新和村的核桃产业发展为例,分析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为促进云南山区农村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临沧市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依托退耕还林、云南防护林、速生珍贵用材林基地、干果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核桃、木瓜、澳洲坚果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广阔道路.截止目前全市特色经济林累计种植面积突破27万公顷,实现产值达15亿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滦平县委、县政府立足地理位置、交通、经济林资源、自然条件等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仅2013年,就开工建设四个重点有关经济林项目,投资3 000多万元,建设规模之大,投资数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为把经济林产业打造成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海东地区近几年在特色经济林建设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对策,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12.
《Science (New York, N.Y.)》1993,260(5111):1071
  相似文献   

13.
《Science (New York, N.Y.)》1992,258(5084):895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阅读方式是读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对读者阅读方式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了解阅读需求及规律。传统的阅读方式与当代的阅读方式的含义与特征是各不相同的。从传统与当代阅读方式的含义入手,分析其内涵及特征,并着重提出了图书馆应实施传统导读与网络导读并举等5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Roy R 《Science (New York, N.Y.)》1987,238(4834):1664-1669
The use of solution mixing followed by gelation to make ultrahomogeneous glasses and ceramics of various oxide compositions for laboratory experimentation, with first organic and later principally colloidal inorganic, precursors was developed over 30 years ago. Major technologies that use the solution-sol-gel route have been developed to make nuclear fuel pellets, ceramic fibers, thin coatings, and abrasive grai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arly history and summarizes presen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particularly new processes aimed at achieving xerogel precursors of maximum heterogeneity with respect either to composition or to structure. Such nanocomposites provide major advantages in lowering sintering temperatures, refining microstructure, and controlling morphology and final phase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