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有蕨类植物24科50属97种。其中,凤尾蕨科、碗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为优势科,优势属为卷柏属、凤尾蕨属、铁角蕨属、毛蕨属、双盖蕨属,构成了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蕨类植物的主体。药用蕨类植物有11科13属13种,观赏蕨类植物有14科15属17种。  相似文献   

2.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蜘蛛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本底,以进一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监测工作,1994以来笔者对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蜘蛛目动物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考察,以积累的3000多号标本为基础,报道其区系27科82属144种,其中有9个茂兰保护区特有种;常见科为园蛛科和跳蛛科;优势种有中华楼网蛛Psechurs sinensis、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等,其发生量较大。蜘蛛群落组成分为森林、灌丛、草丛、农田、洞穴、房屋等类型,喀斯特洞穴系统有利于特有种类的演化。初步认为该保护区蜘蛛区系有种类丰富、数量大、生态分布广的特点,特有种类在种质保存和物种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更新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样地调查为基础,对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更新生态位的研究表明,不同耐荫性的树种占据不同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各树种的优势度随林隙大小和年龄梯度的变化而具有较大差异。不同大小级林隙内的树种以窄生态位树种居多,多数常绿和落叶树种对林隙时间生态资源利用较充分。茂兰喀斯特森林树种的分布重现性低,多数树种以低密度种群的状态存在,表明喀斯特森林是一种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类型。不同树种在利用林隙生态资源上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林隙是茂兰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兰洪波  冉景丞 《湖北农业科学》2014,(7):1528-1530,1534
通过调查和鉴定,从茂兰喀斯特森林溪流采集到蜻蜓63种,隶属11科,其中,蜻科25种,春蜓科4种,蟌科7种,蜓科6种,扇蟌科5种,大蜻科2种,色蟌科3种,溪蟌科4种,丽蟌科2种,隼蟌科4种,山蟌科1种;跳长尾蜓、黑尾灰蜻、黑丽翅蜻、红痣绿色蟌、大溪蟌、点斑隼蟌、白腹小蟌属于贵州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5.
森林湿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燕  于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92-9693,9708
综述了国内外森林湿地和湿地植物的研究进展及研究前景,探讨了保护和研究森林湿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兴义市具有丰富的森林山野菜资源,有可食用或具备引种研究开发价值的森林山野菜资源共计91科153属187种,其中种子植物142种、真菌类蔬菜45种,经常食用森林山野菜有93种,是目前已知全国范围山野菜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贵州省兴义市森林山野菜种质资源及人工引种栽培开发的专项调查研究,以期助推地区森林山野菜种质资源保护和引种开发,推动地区森林康养及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4年4—10月分别对茂兰喀斯特森林溶洞湿地进行土壤动物群落调查,共采集得3786只土壤动物,隶属3门11纲31类。结果表明:鞘翅目、真螨目、蜘蛛目、膜翅目为优势类群;常见类群有蜚蠊目、大蚓类、直翅目、小蚓类、等翅目、盲蛛目、直翅目、半翅目、寄螨目等15类;稀有类群有12个类群;2种沼泽湿地中,均匀性指数差异不大,群落相似性系数差异较小;湿地土壤动物功能群在数量比例关系为:腐食性捕食性植食性。  相似文献   

8.
浙江云和梯田湿地公园的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区,维管束植物计有147科774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39种,种子植物125科735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南方红豆杉1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野荞麦、凹叶厚朴、香樟、野大豆4种。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云和梯田湿地公园野生植物的分类,提出了湿地公园野生湿地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至9月,对茂兰喀斯特森林3种植被类型下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研究,共获5 728只,隶属3门7纲23类.选用类群数、个体数及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标来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蚁科)和蜘蛛目2类,稀有类群为原尾目、石蛃目、等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包含幼虫)、缨翅目、综合纲8类;两个优势类群的个体数占总捕获量的50.93%,3种植被类型的优势度:乔木林大于乔灌混交林大于草坡;均匀性指数差异不大;群落相似性系数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至9月,对茂兰喀斯特森林3种植被类型下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研究,共获5 728只,隶属3门7纲23类.选用类群数、个体数及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标来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蚁科)和蜘蛛目2类,稀有类群为原尾目、石蛃目、等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包含幼虫)、缨翅目、综合纲8类;两个优势类群的个体数占总捕获量的50.93%,3种植被类型的优势度:乔木林大于乔灌混交林大于草坡;均匀性指数差异不大;群落相似性系数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1.
茂兰喀斯特森林地表昆虫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巴氏灌诱法(陷阱法)对茂兰喀斯特森林4种林型的地表昆虫多样性进行研究.共采集昆虫标本9462个,有10目40科,其中鞘翅目(35.64%)和膜翅目(33.15%)数量较多,鞘翅目中数量最多的是步甲科,膜翅目中数量最多的是蚁科;在科级水平上,乔灌混交林的地表昆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2.8604、0.8045),乔木林和乔灌混交林的地表昆虫相似性系数最高(0.8205);4种林型中地表昆虫个体数在季节上呈现夏、秋、春、冬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茂兰喀斯特森林实验区桑园土壤昆虫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8年1-12月,对茂兰喀斯特森林实验区2个桑园样地的土壤昆虫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获大、中、小型土壤昆虫2 800只(包括蜱螨目),分属于11目26科。其中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为优势类群,3目昆虫共占总数的74.25%;蜱螨目、同翅目、鞘翅目幼虫、弹尾目、蜚蠊目、半翅目为常见类群。优势类群是喀斯特森林环境下土壤昆虫的主体;此外,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在季节上呈现夏、秋、春、冬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苗春林  卞晓燕  刘彬  范桂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59-11161,11167
2008年3~12月,通过湿地巡护和监测,对南海子湿地的鸟类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南海子湿地鸟类共93种,隶属于16目32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9种。观察到的鸟类大部分为湿地水鸟,其中夏候鸟41种,留鸟10种;旅鸟40种。按鸟类区系划分,古北界鸟类61种,广布性鸟类31种,东洋界鸟类1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退化喀斯特生态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微节肢动物的变化特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的草地、灌木丛、灌木林和原森林4种不同演替过程的典型样地,采集土壤样品并分离鉴定土壤动物,分析退化喀斯特生态环境的恢复过程中土壤微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共获得土壤微节肢动物121只,隶属2纲3目9科,土壤微节肢动物群落丰富,其中隐气门亚目螨、捕食性螨在不同的恢复阶段处于优势群落的地位。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铵态氮、易氧化碳对土壤微节肢动物营养功能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除均匀度指数)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表明,退化喀斯特生态环境恢复过程对土壤微节肢动物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性均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对于土壤微节肢动物微食物网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茂兰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茂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在1023余种植物中有国家保护种类24科35种;特有种42个;动物2028余种中有国家保护种类18科53种;特有种171个;以茂兰为模式标本建立的模式种13个、新种150个.笔者从物种多样性水平上对茂兰保护区生物物种作了分析和研究;对珍稀、濒危物种及特有种资源面临威胁的原因作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畲乡景宁境内风水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分布地点与面积)、风水林类型及其植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景宁风水林涉及21个乡镇(街道)125个村182处,面积220.1 hm~2,其中村落宅基地风水林88处147.90 hm~2,寺院风水林80处68.47 hm~2,坟园墓地风水林14处3.70 hm~2,涉及乔木树种34科58属70种,最后结合景宁风水林存在的问题,提出风水林的保护管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湖南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南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有种子植物148科506属771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41科496属760种),其中湿地植物24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植物种类以低山丘陵类群为主,石灰岩生境物种丰富。种子植物区系在科级水平上有10个分布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4个分布型,地理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植被类型丰富,森林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8个群系;湿地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46个群系。  相似文献   

18.
方元平  胡章喜  高静  项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55-2056,2062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英山吴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吴家山共有蕨类植物68种(包括变种),隶属于23科、39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分布属为主,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暖温带性质;种的分布以东亚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亚热带至暖温带性质明显.该区应置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范围内,与当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分析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地形条件下,凋落物层现存量和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储量及其释放特征,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关系,为探讨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在贵州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内,从坡地、槽谷和漏斗3种典型地形的地表采集各分解层的凋落物和矿质土土壤样品,测定凋落物层的现存量和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储量、释放率,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土壤理化性质与凋落物层现存量、养分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地形之间以及不同分解层之间,凋落物层现存量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坡地>槽谷>漏斗和已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2)凋落物各分解层养分元素含量及储量均表现为C>Ca>N>Mg>K>P,不同地形之间凋落物养分总储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坡地最高,各养分元素因地形和分解层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释放率。3)凋落物现存量与土壤碳、氮含量、含水量、容重、pH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地形对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养分释放分布特征及分解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坡地森林地表凋落物分解较快,营养元素循环周期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