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是我国东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树种之一,占据核心位置。而辽宁西部的朝阳市是我国人工引种、栽植沙棘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地区沙棘栽植已经超过6.5万hm2。沙棘的树种粒子比较小,胚芽又比较脆弱,而该地区春季多风少雨,必须多角度优化利用沙棘育苗技术,做好沙棘育苗工作,提高苗木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干旱半干旱区沙棘进行田间育苗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覆膜点播种子,可以提高种子出苗率,延长苗木生长期,防止苗期土壤风干板结。一年生沙棘苗平均高35cm,最高为60cm;8月中旬至9月中旬高生长加快,沙棘覆膜点播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育苗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沙棘是一种适合在干旱贫瘠地区生长的落叶小乔木,在恢复地区生态环境,开展环境治理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沙棘灌木丛资源发展过程中,由于沙棘植物资源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使得沙棘在地区的整体效益并不理想,因此,做好和田地区沙棘植物资源保护研究就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和田地区沙棘植物资源实际,就沙棘植物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固沙造林先锋树种之一,也是经济价值较高和用途较广的经济树种。它具有适应风沙、干旱,耐盐碱、耐瘠薄、耐严寒、耐高温等不良气候土壤条件的特性;又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防风固沙作用大,培肥地力强,营养丰富等特点。本文通过对沙棘植物叶片、果实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叶片、果实的生态作用的研究,为合理利用和开发沙棘资源,繁荣山区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植被治沙造林技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对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速度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极大的提高造林成活率。本文通过对结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的发展规律,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治沙造林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旨在全面提升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治沙造林的不断向前发展,并为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长期稳固发展带来强大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具有丰富的沙棘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棘植株可抵御不良环境,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生态树种。沙棘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作为食品原料广泛应用,还具有抗氧化等功效,因此也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化妆品等。但由于在种植区域内极少发现抗虫植株,沙棘害虫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筛选或培育抗虫性强的优良沙棘品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近年来沙棘抗虫性机制及分子育种工程等内容进行了解析与梳理,并提出以下发展建议:①开展长期野外追踪调查,进而筛选沙棘抗虫植株;②利用抗虫性状寻找抗虫关键基因,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验证,为进一步培育沙棘抗虫品种提供基因资源;③利用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关键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解析沙棘植株的抗虫分子机制;④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多种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抗虫关键基因在调控植株抗虫方面开展生物学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⑤坚持与其他学科交叉分析,将林木遗传育种与其他各学科相结合,从分子、细胞、生态、表型方面综合论述评定,整体上从各个学科相互交融中综合分析林木的遗传机制。旨在为沙棘抗虫基因工程的分子育种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对进一步培育抗虫性质优良的林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气候及土壤等条件,选择小黑杨、沙棘等抗性强、耐干旱适生树种,结合全面整地及高台整地等不同的整地方式,利用成功的造林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创建了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平原地区防、治、用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沙棘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美化环境的特点,是“三北“地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优选树种.为推广沙棘林的营造,抓好沙棘育苗是当务之急,龙江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旱,造林成活率较低,导致造林育苗成本提高,为解决因干旱导致的苗木短缺和给工程建设提供良种壮苗,我们林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棚内沙棘扦插育苗试验,现就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沙棘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辽宁、吉林西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世界上沙棘品种最好的是俄罗斯、芬兰等国家,截至到2005年末全国共通过审定育成推广沙棘品种14个,黑龙江省就育成9个,占60%以上。目前黑龙江省的沙棘开发与利用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系列产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环境保护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导致地区的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植物生长稳定性差、林业资源保存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将目前所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效的搭配使用,这样可最大限度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11.
沙棘是治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土地问题的主要植被之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营造以沙棘为主的混交植被,可以通过植被覆盖来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又被称之为"绿色瑰宝"、"神奇植物"。该文从育苗、平整地块、栽培密度、生长后期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沙棘栽培的技术要点,提升沙棘产量与质量,同时促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与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导致地区的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植物生长稳定性差、林业资源保存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将目前所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效的搭配使用,这样可最大限度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13.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营造沙棘、樟子松、云杉、落叶松等植被的混交林,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水土保持效果,所以沙棘被视为"整治国土的生物武器"。另外,由于沙棘果实、叶片、种子等结构营养丰富、食疗价值和美容价值突出,沙棘又被称为"绿色瑰宝""神奇植物",可见,沙棘栽培技术直接关系到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发挥。提升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沙棘的栽培技术要点展开研究,为提升沙棘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主要通过对菊芋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模式筛选试验、种植密度以及施肥配比效应的分析,提出了菊芋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作为经济产业开发的栽培技术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菊芋宜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的种植模式,首选密度为3000株/667m2,生长期的最佳N、P、K施肥配比为10:7.50:7.50。  相似文献   

15.
沙棘满身是宝,被人们誉为“神奇植物”、“绿色瑰宝”、“整治国土的生物武器”,与樟子松、落叶松、云杉营造混交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绿化荒山荒坡、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最佳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6.
子午岭林区沙棘全膜覆盖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先锋树种,作为配置树种广泛运用到工程造林中,加之当地沙棘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当地群众大面积的栽植,传统的育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地用苗的需求,改进沙棘育苗技术迫在眉睫。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沙棘全膜覆盖育苗具有出苗快、出苗整齐、省水、省工等优点,是适应当地沙棘育苗的一种新方法,可大面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进入21世纪,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已成为了影响人类生存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研究,将生物技术和人工技术结合起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种植大量的植被,是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目前,适用于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资源比较有限,而且经济价值普遍偏低,影响着造林的效果。针对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沙漠化治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正>沙棘,胡颓子科沙棘属,又名酸柳、酸棘,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亚乔木。沙棘,胡颓子科沙棘属,又名酸柳、酸棘、黑棘等,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亚乔木,主干可达10m,常见2m左右。因为它满身是宝,所以被人们誉为"神奇植物"、"绿色瑰宝"、"整治国土的生物武器";与樟子松、落叶松、云杉营造混交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绿化荒山荒坡、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最佳造林模式,同时沙棘也是果汁、果酒制作的优良资源。  相似文献   

19.
沙棘是一种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树种,发展沙棘林前景十分广阔.基于此,本研究对山西半干旱地区沙棘林抚育管理技术要点及其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沙棘良种繁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辽宁省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工作现状,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给出了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