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棉田食蚜天敌对棉蚜控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8到1981年,作者在陕西武功查清了棉田食蚜天敌主要有12类,分属8目、16科、39种。采用将食蚜天敌个体捕食或寄生寄主的功能反应与大田中食蚜天敌的数量反应相结合的方法, 以统一的天敌单位数表示各类天敌作用的大小。四年平均每年每亩食蚜天敌约100万头次,折合天敌单位数为42071。各美食蚜天敌按其作用大小依次为:瓢虫、蜘蛛、蚜霉菌、食蚜蝇、草蛉、食蚜绒螨、花蝽、姬猎蝽、蚜茧蜂、食蚜盲蝽等。不同季节天敌种类不同,瓢虫和蜘蛛是季节稳定种,食蚜绒螨和蚜霉菌是季节发生种,以上均为棉蚜关键性天敌。棉蚜的种群数量水平,明显的受食蚜天敌的自然控制。在棉花苗期,由于天敌的作用,无蚜期可维持15至20天。八月份如多雨潮湿,蚜霉菌可完全控制伏蚜为害。  相似文献   

2.
转Bt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1995~1996年在田间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品系93-4在单作和麦套2种种植方式下,对主要棉花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作和麦套条件下,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棉造桥虫幼虫均有良好的抗性,残虫量均低于防治指标;在单作条件下,转Bt基因棉田比常规棉田的棉苗蚜、棉伏蚜和叶蝉分别增加20.30%,21.38%和67.62%,红蜘蛛、棉蓟马和白粉虱分别减少58.42%,39.62%和39.06%;在麦套条件下,转Bt基因棉田的棉苗蚜和棉蓟马分别减少5.88%和79.46%,棉伏蚜、红蜘蛛、白粉虱和棉叶蝉分别增加14.62%,75.48%,48.22%和58.54%;在单作和麦套条件下,转Bt基因棉田比常规棉田捕食性天敌略增加,寄生性天敌减少,天敌总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伏蚜发生猖獗,使棉花中期生育受到很大威胁,不少棉区因伏蚜危害造成棉株卷叶、落叶、落蕾、落铃、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我们1976年在偃师县缑氏公社裴村大队试验观察,伏蚜防治两次的比不防治的成铃高1.15倍。现根据我省各地四年来对伏蚜消长规律的研究观察结果,提出棉田伏  相似文献   

4.
对新疆南部喀什地区莎车县恰热克镇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寄生性天敌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寄生性天敌在棉田中共有14科,荒漠过渡带共有21科.在棉田中蚜茧蜂数量最多,占总数的19.86;;荒漠过渡带中无后缘姬小蜂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4.93;.荒漠过渡带的寄生性天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比棉田高,均匀性指数总体来说比棉田低.棉田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和相邻荒漠过渡带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关系密切.荒漠过渡带为棉田提供了丰富的寄生性天敌资源.  相似文献   

5.
盲蝽蟓、棉花红蜘蛛、棉蚜是我省各棉区棉田的主要害虫。目前主要采用农药喷雾进行防治,这种传统的防治方法成本较高,且大量杀伤天敌昆虫,破坏生态平衡,往往引起害虫再猖獗。1988年我们在太康县基点进行了氧化乐果、久效磷滴心防治盲蝽蟓、棉花红蜘蛛和棉蓟马及追施铁灭克防治伏蚜和盲蝽蟓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棉蚜是新疆棉田常发性、重发性的害虫,棉花伏蚜期棉田天敌的种类多、数量大,药剂喷雾防治效果差,且对棉蚜主要天敌杀伤力大。利用20%康复多通过滴灌的形式,促使棉花植株吸收、传导,棉蚜吸食棉株汁液引起中毒,从而控制棉蚜的危害。一、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农2师32团连作棉田,试验地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1%~1.2%,pH 为7~8,试验药剂为20%康复多,棉花品种为 K-8。试验设每667米~2滴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定量评价新疆棉田重要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害作用,为有效发挥捕食性天敌在棉田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提供支撑。【方法】田间系统调查棉蚜种群数量,运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定量分析的捕食性天敌中肠棉蚜检出率并分析相关性,以棉蚜检出率为依据研究新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基于棉田和邻近苜蓿条带采集捕食性瓢虫的中肠对棉蚜和三叶草彩斑蚜的检出率分析捕食性瓢虫的取食偏好习性。【结果】2019~2021年,棉田棉蚜种群数量和捕食性天敌中肠棉蚜检出率均密切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和0.839;多异瓢虫是新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2019年当捕食性瓢虫采自苜蓿条带时,三叶草彩斑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52.50 %、73.70 %和27.95 %,棉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0、21.10 %和38.71 %;当捕食性瓢虫采自棉田时,棉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18.11%、75.52 %和49.53 %,三叶草彩斑蚜在6月、7月和8月的检出率分别为92.12 %、29.60 %和5.61 %。当棉蚜种群数量较少时,捕食性瓢虫以取食苜蓿条带的三叶草彩斑蚜为主,当棉蚜和三叶草彩斑蚜同时发生时,捕食性瓢虫以取食栖息生境的蚜虫种类为主。【结论】利用DNA分子检测技术可以定量评估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害作用。邻近棉田的苜蓿条带可以为捕食性天敌提供替代食物,对其具有重要的保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虞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133-134
本研究采用定期目测棉叶上棉蚜种群,用扫网法同步监测天敌种群动态,探索和比较了2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棉蚜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滴灌地和枣棉套作棉田中棉蚜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差异明显。对棉田发生的害虫基本上能有效控制;不同天敌的田间消长动态存在差异,瓢虫和草蛉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9.
对于棉花伏蚜,用叶面喷雾法虽有一定防治效果,但持效期短,且有90%以上的药液落于地面,浪费很大。1984年我们在铜山刘集试用涂茎法代替喷雾防治伏蚜,结果表明,此法省工省药,农本低,操作方便,并能保护天敌,减少机械损伤,延长药效期,经济效益显著。特别是远离水源的棉田,可大量节省运水用工,缩短备料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更受棉农欢迎。  相似文献   

10.
刘永建 《农村科技》2007,(11):26-26
天敌是棉田有效控制害虫的一种天然的生物手段.不同植物群落,为天敌提供不同的栖息环境.小麦与玉米是棉田天敌重要的天敌库,不仅为棉田提供了丰富的天敌;也为天敌的越夏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探讨不同作物布局对棉田中天敌种类与数量的影响,对棉花害虫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疆棉区蚜虫危害以棉蚜、棉黑蚜为主,多年来我区形成了以依靠蚜虫天敌"以害养益、以益控害"为主的防蚜植保体系;由于棉田天敌种群数量发展时显滞后,蚜虫"超前"危害后显著影响棉花正常生长发育,该植保体系虽然能控制棉田蚜虫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消灭棉田蚜虫,但致使棉株现蕾、开花、结铃、成熟期滞后,棉花有效铃及比例降低、晚熟而减产。因此,只有通过有效措施控制棉花生长前中期蚜虫的危害,才是实现植棉高产、高效、安全、优质的关键。一、棉田蚜虫暴发规律新疆棉田益虫苗期以七星瓢虫为多见,仅见少量食蚜蛛,草蛉6月初田间零星可见到,7月上旬达高峰。七星瓢虫是"以益控害"的主要天敌,一头七星  相似文献   

12.
蚜茧蜂是棉蚜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棉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摸清我区棉田的蚜茧蜂种类及蚜茧蜂对棉蚜的控制效果,1983年我们从5月10—17日,四次从棉田采回僵蚜,放在保湿的培养皿内,在室温情况  相似文献   

13.
198l--1985年,在河南省各不同类型的棉区,对棉蚜的天敌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棉蚜的天敌62种,分属于8个目,20个科。其中以瓢虫、蜘蛛、草蛉、食蚜蝇、蚜茧蜂和姬猎蝽类的发生数量最大,在棉田持续的时间也最长。在不同类型的棉田,棉蚜天故的种类大致相同,但发生的数量和时问有差异,其抑制棉蚜的效果因棉田环境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之各地棉田利用棉蚜天敌时也应注意选用适应本地棉田生态条件的天敌加以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田埂边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条带对棉田内捕食性天敌发生及其控蚜作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中田埂合理保留保育天敌的功能性杂草、促进棉田天敌保育与害虫自然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调查田边苦豆子条带及棉田天敌与害虫种群,罩笼评价天敌控害功能。【结果】 苦豆子与棉花上捕食性天敌种类基本相同、群落结构相似,苦豆子条带上各类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棉田。处理棉田(棉田边有苦豆子条带)中瓢虫、草蛉、蜘蛛密度分别为对照棉田(棉田边无杂草)的1.3、3.4和4.5倍,发生高峰期较对照棉田提前一周左右。6月上旬和8月,处理棉田的捕食性天敌和蚜虫之间的益害比显著高于对照棉田。处理棉田捕食性天敌对棉蚜控害指数显著高于对照棉田。【结论】 苦豆子杂草带对有益天敌具有明显保育作用,能促进棉田捕食性天敌的发生与生物控害。  相似文献   

15.
阜阳棉区棉蚜于4月下旬至5月初迁入棉田,5月中旬至6月下旬进入苗蚜为害盛期,7月份是伏蚜为害高峰期,伏蚜为害程度重于苗蚜。受气候、生态环境改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棉蚜在阜阳棉区发生为害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棉花害虫天敌的发生规律及控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棉田天敌种类很多,计有28科120余种,包括蜘蛛、食虫(?)、捕食性蓟马、瓢虫等。其中蜘蛛占首位,为天敌总数的26.0—44.6%。棉田天敌数量也很多,7、8、9月百株棉花分别有167.8—475.2、200.2—787.7、124.0—724.0头。通过5年系统调查,明确了棉田主要天敌的发生规律,为合理用药、保护利用天敌提供依据。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如棉铃虫、烟蓟马、棉叶螨、棉黑蚜、棉长管蚜、榆叶蝉等一般可控制在经济阈值之内。因此,新疆棉区喷药防虫可由目前的4—10次降至1—2次,甚至更少。  相似文献   

17.
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生境条件下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对农田害虫的生态治理和持续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择不同类型的棉田,系统调查棉田中棉蚜及其周围生境中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新疆南部棉区非棉田生境中的天敌种类多、数量大、发生期早。在同一地区、同一年份不同类型的棉田棉蚜发生的总趋势大致相同,但其进入棉田的时期、发生量有较大差异。主要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进入棉田的时间最早的是类型I,最晚的是类型Ⅳ。食虫蝽类最早进入类型Ⅱ,类型Ⅳ最晚。调查期内各类天敌的总数,瓢虫数量最多的是类型I,最少的是类型Ⅳ;草蛉、食蚜蝇、食虫蝽和蜘蛛总量最多的是类型Ⅱ,最少的是类型Ⅳ。由此可见,非棉田生境是影响棉田天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新疆棉蚜的生态调控理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桃蚜(Myzus persicae Salzer)过去在棉花上未造成危害。1989年它在喀什地区严重发生,主要集中在叶背吸食汁液,使棉株发育受阻。在喀什地区,桃蚜除以成、若蚜在温室或大棚蔬菜上越冬外,还可以卵在室外桃树芽腋和裂缝处越冬。越冬卵3月下旬孵化,4月底5月初有翅蚜产生并迁入棉田,6月上旬蚜量达高峰,小麦收获后田间天敌迁至棉田,蚜量急剧下降。当棉田桃蚜单独发生且数量不大时可不防治;高温时节人工抖动棉株可使其落地烫死。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和2001年我们应用48%乐斯本乳油防治棉田害虫,对棉铃虫、棉花伏蚜、棉盲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夏型棉蚜对棉花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89年在河南新乡七里营研究了高产棉田中棉蚜夏季生态型Aphis gossypii Glover(按国内习惯,下统称伏蚜)的数量消长和为害损失。结果表明:整个6月份棉田蚜量一直很少,自7月初伏蚜产生,其后数量急剧上升,至7月20日前后进入数量高峰期。此期棉株对伏蚜为害反应敏感,造成有效真叶大量脱落、株高降低、果节减少、蕾铃脱落率增加等,而使产量受到损失。7月份单株三叶蚜量x与产量损失率y关系式为y=68.5-70.6878×0.9993#+x±1.28。文章提出7月10-15日为防治适期,以此期高产田伏蚜为害指数达到34或单株三叶蚜量达到66头作为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