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利用贵州省1961—2017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贵州省水稻抽穗灌浆期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7 a间,水稻低温冷害发生频次和站次比分别呈现下降和增加趋势。发生频率空间格局基本呈现中西部较高,东部较低的特点。低温冷害变化存在2个时间尺度周期震荡,21 a是变化主周期。高温热害发生频次和站次比均呈现增加趋势。全省东部是高温热害发生频率高值区。高温热害变化存在2个时间尺度周期震荡,10 a是变化主周期。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西南地区单季稻高温热害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西南地区198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以单季稻关键生育时期(孕穗期至开花期、灌浆期)为研究时段,选用危害热积温指数(Ha)为参数,通过线性回归、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等级高温热害发生的站次比、强度、频率以及气象要素对Ha的通径系数。结果表明:1)单季稻孕穗期至开花期、灌浆期Ha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重庆地区增幅最高,分别为每10 a变化8.3和1.4 ℃·d,四川次之,分别为每10 a变化6.2和1.4 ℃·d;2)孕穗期至开花期、灌浆期高温热害发生站次比总体呈上升趋势,每10 a倾向率分别为3.4%和2.7%,中、重度等级高温热害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3)高温热害发生频率空间上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孕穗期至开花期高值区在四川盆地东北部、重庆大部、贵州东北部和南部以及云南元江地区,最高的站点为重庆的万州和丰都,达到100.0%;灌浆期高值区在四川的东南部、重庆大部以及云南元江地区,最高的站点为四川的叙永地区,达到72.5%;4)影响孕穗至开花期和灌浆期Ha的最大正相关因素分别为最高温度和日照时数,最大负相关影响因素均为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将高温热害风险等级划分与风险指标空间化推算结果紧密结合,实现精细化的新疆热害风险评估,本文以新疆高温热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51—2017年新疆各气温站点逐日最高气温数据,以日最高气温≥35℃连续3 d作为高温热害辨识指标,依据已有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概念模型,计算高温热害强度与频度分指标。通过将热害次强度和次频率升尺度为热害年强度和年频率,将原本松散的热害频强关系突显出来,依据二者之间稳定的函数关系,利用热害年频率等级确定相应的热害年强度等级,从而实现热害风险指标各临界阈值的客观划分。将热害年强度与年频率相乘积构建热害风险指标,以地理因子归一化加合的趋势面+温度趋势面订正的新方法实现站点热害风险指标的空间化推算。结果表明,新疆高温热害发生概率按大的地物划分由低到高顺序依次为山脉<湖泊<绿洲<沙漠<土质荒漠<荒漠盆地。结果经验证,模型模拟热害风险指标值与站点实测计算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两者散点图线性拟合R2为0.97,证明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精确性且对新疆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气候变化对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变化的影响,选取1990—2020年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及同期地面气象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相关性分析和优势主导分析方法,分析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变化规律及其定量气候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90—2020年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出苗-现蕾期、现蕾-开花期、开花-吐絮期、吐絮-停止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分别为15、35、31、77、35和190 d,播种-出苗期、出苗-现蕾期和全生育期均呈现极显著延长趋势,现蕾-开花期呈现极显著缩短趋势。1990—2020年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积温的增加是棉花播种-出苗期、出苗-现蕾期、吐絮-停止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延长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3.07%、34.03%、67.33%、25.54%;积温的减少是现蕾-开花期和开花-吐絮期缩短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3.22%和27.29%。1990—2011和2012—2020年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现蕾-开花期的缩短均以积温的减少影响为主,贡献率分别为48.15%和55.35%。综上,1990—2020年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各生育阶段积温的动态变化是导致棉花生育期呈现延长或缩短趋势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5.
旨在为棉花干旱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及防御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河北省南部8个气象站点1962—2020年的逐月气温、降水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南部棉花生长季(4—10月)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南部棉花全生育期的干旱频率为25%,其中重旱以上发生频率为6.8%;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干旱频率分别为35.6%、30.5%、32.2%、30.5%和32.2%;苗期气候在1976年发生干湿变化突变,1976年后呈显著湿润化趋势;蕾期气候在1968年发生干湿突变,1968年后呈显著湿润化趋势;棉花花铃期气候1982年后呈干旱化趋势,变化趋势越来越显著;棉花吐絮期气候1989年后呈干旱化趋势;棉花全生育期气候1982年后呈现持续干旱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棉花苗期、蕾期气候呈湿润化趋势,花铃期呈干旱化趋势,作物品种培育和栽培技术措施改进应重视这种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典型浓度路径下(稳定路径RCP4.5和高端路径RCP8.5)全球气候模式HadGem2-ES输出的未来2021—2080年气候变化预估结果,采用双线性内插、方差订正等方法进行订正及检验,研究RCPs情景下湖北省中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风险变化。结果表明,RCPs情景数据经过方差订正,可降低模拟数据与观测值的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更加真实反映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未来RCPs情景下,2051—2080年湖北省中稻高温热害强度、频率及风险较基准时段变幅大于2021—2050年,尤以RCP8.5情景显著。高温热害风险增幅最大的为鄂东南大部和鄂西南低山带,该地区高温热害增幅较大,且主要以中度和重度为主;其次为江汉平原和鄂东北,其高温热害主要以轻度为主;鄂西北局部高温热害风险有减缓的趋势,部分地区高温热害频率、强度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随州市2个国家气象站1957—2017年的气温观测数据,通过函数拟合的方式模拟中稻生长季内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发生几率随时间的变化,从而确定中稻遭遇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风险几率较小的抽穗扬花适宜期时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随州市一季中稻抽穗扬花适宜期持续时间呈现增加趋势,每10年平均增加2 d左右。  相似文献   

8.
利用安徽省一季稻主产区1960—2014年24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和1980—2007年一季稻发育期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5年滑动平均、Morlet小波分析及Arc GIS技术,分析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1960—2014年安徽省一季稻主产区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年际变化表现为1993年后高温热害次数呈增加趋势,并且进入21世纪以来,轻度高温热害次数呈下降趋势,中度及重度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增加;(2)进入21世纪后高温热害发生更为频繁,高温热害天数增加,高温热害强度增强较为明显;(3)13年时间尺度为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变化的第一主周期,在该尺度下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将继续偏多;(4)安徽省一季稻主产区抽穗开花期各站年均高温热害发生次数、累积高温日数及累积危害积温总体而言表现为由南向北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沿江地区是高温热害的多发区,因此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防治重点区域在沿江地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大豆结荚期和棉花花铃期持续受渍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EW30值(地下水埋深水于30cm的累积值)增大,大豆和棉花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相比之下,棉花花铃期受渍比大豆结荚期受渍对产量影响更敏感,这表明在产量形成的关键生育期大豆的抗清能力比棉花要强。棉花花铃期受渍对果节成铃分布和果枝成铃分布没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结铃数和成铃数,从而造成棉花减产,随充分受渍持续时间不同,减产幅度在18.34% ̄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北疆机采棉的收花效率,改善采摘质量,特对北疆次宜棉区中早熟棉花品种的生长发育重要环节即不 同打顶时段进行了具体试验,选择一块棉花试验基地,将其设置四个区域,对其分别设置不同的打顶时段,通过调查棉 花具体生长状况来探究不同打顶时段与棉花结铃、吐絮期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使用除草剂防除作物田间杂草是夺取丰收的重要措施,但是,有一些除草剂在土壤中分解速度慢,残留期长,容易对后茬作物产生影响,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