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但粮食"十连增"的背后仍潜伏隐患。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2013年,我国粮食出现了"十连增",但"十连增"的背后,掩藏着粮食安全的危机,中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可以说是切中时弊。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粮食产量创造了自2004年起"十连增"的新纪录时,"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口号却再度响起,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举国上下的普遍关注。由此可见,"十连增"不只是个简单的符号,其背后还隐藏着很多问题。最近十年来,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内容都始终紧扣农业和粮食的主题,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保障粮食安全更是被推为2014年的六大任务之首,粮食安全成为国家的"一号战略"。  相似文献   

3.
12月13日,具有我国经济风向标意义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在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六大任务中,"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居首。时隔两周,在24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了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回首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了6亿吨大关,顺利实现了"十连增"。然而在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如此强调"粮食安全",显示了中央政府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战略态度,同时也给人们提出了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次思考——为什么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十年增,但粮食安全问题仍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4.
<正>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为了构建粮食安全战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从国家层面制定了保障体系。一是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二是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三是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四是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五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虽然我国粮食已经实现"十连增",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农业现代化滞后等问题,种粮的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最担心自然灾害造成种粮的损失。农业政策性保险是我国继取消农业税,实施良种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虽然实现了"十连增",但是三大谷物(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的进口量也再创新高,充分表明我国粮食现状是产不足需,且缺口在不断扩大。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4年经济六大任务,"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位居首位。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已无悬念,而在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强调"粮食安全",显示了中央政府未雨绸缪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中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未来必须要围绕着尽快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做好任务落实、长远规划等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则将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作为首要工作加以部署.为什么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年增和当前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低迷的背景下如此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如何理解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怎样才能实施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2014年是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第一年,是粮食"十连增"基础上高位护盘的关键一年。全国种植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农业部的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信心促发展,攻坚克难求实效,务实创新抓落实,战胜了局部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的生物灾害、多变的市场环境等多重考验,种植业生产保持发展的好势头。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2013年,我国粮食出现了"十连增",但"十连增"的背后,掩藏着粮食安全的危机,中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可以说是切中时弊。1粮食"十年增"的性质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表面风光的背后,暗藏着危机,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恢复性。当前的粮食增产,一半是在恢复产能,一半才能算得上增产。实际上,我国早在20世纪80~90年代,粮食已经达到4亿t。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历史性达到了4.073 2亿t;1991~1994年这4年粮食产量在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是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第一年,是粮食"十连增"基础上高位护盘的关键一年。全国种植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农业部的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信心促发展,攻坚克难求实效,务实创新抓落实,战胜了局部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的生物灾害、多变的市场环境等多重考验,种植业生产保持发展的好势头。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0.
科学施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关系到"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论述了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分析了科学施肥技术推广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1月16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农办农[2015]1号),现全文刊发。望各级各地农技人员认真学习,加强宣传贯彻,全力为促进粮食和种植业生产稳定发展作贡献。2014年是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第一年,是粮食"十连增"基础上高位护盘的关键一年。全国种植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信心、科学谋划、积极应对、狠抓落实,战胜了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粮食作为特殊商品,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增长较快,实现了"十连增",2013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粮食产量达到6004.1万t,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越式提升,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也为加快黑龙江省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13.
<正>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深化农村改革、保障粮食安全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韩长赋表示,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了"十连快",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农业工作的总思路和总目标就是要坚持  相似文献   

14.
正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也是应对各种不确定风险,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压舱石。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际形势日益严峻,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成为重中之重。近年,安阳市认真履行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定不移地采取各项措施,稳定粮食面积、优化粮食布局、提升科技兴粮水平,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粮食生  相似文献   

15.
<正>在实现粮食"十连增"之后,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依然高度关注粮食问题,这是中央高层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把握和战略远见,就是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过去10年,尽管我们取得了历史上极少见的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但也应该看到,除了少数年份外,大部分年份都是需求大于供给,粮食进口数量也年年增加,粮食供求依然是紧平衡。这说明我国粮食的供求形势是严峻的,必须把粮食安全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摆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认真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快对主要品种进行战略平衡的研究预测,研究确定粮食生产优先顺序,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提出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粮食安全工作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去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二连增",但随着粮食供求宽裕、库存增加和财政压力加重,粮食"过关论"和"包袱论"有所抬头,加之促进粮食生产的各生产要素边际效应递减、资源环境压力趋紧,粮食连年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进入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在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背景下,生物有机肥行业地位日益凸显,发展迅速。业内人士这样评价,"生物有机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更有专家预测,"今后十年,我国将迎来生物有机肥料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前提.本文以粮食安全为主题,阐述农作物种子国家安全观,种子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定位和国家掌握种子的重大战略意义、战略选择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农业发展提出"要健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表示,政策是好的,关键靠执行,要把科技、政府、市场结合起来,最终依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朱英国认为,我国粮食实现了"十连增",但"十连增"背后,一方面隐含着不合理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