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基于SBE法的城郊森林公园森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原理(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城郊森林公园的森林林内景观的美学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15个评价指标中,季相与色彩、林木密度、树干形态、林下植被整齐度、郁闭度、林下植被高度、通视性对景观美学质量的影响较大,而树种组成、平均胸径、胸径变异系数、树干排列、林下植被覆盖度、枯落物、枯树倒木、意境美等因素影响较小。据此建立了景观美学质量与各景观因子类目之间的评价与预测的多元回归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该评价模型的建立对城郊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太白山森林公园主要林型林内景观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太白山森林公园的林内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为公园内森林景观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太白山森林公园秋初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原理和数量化理论-I统计学方法,对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在选取的10个评价指标中,枯枝和倒木、林下层高度、乔木枝叶整齐度、林下层整齐度、郁闭度以及树干形态6个因子对美景度的影响较大;而林下植被覆盖度、林木形态、地形变化以及胸径变异4个因子的影响较小。据此建立了林内景观评价模型,F检验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可行的(F=7.758>F0.05(38)=2.35)。【结论】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的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对公园的景观质量管理,特别是制定不同林型的管理措施,以及对不同区域森林景观利用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为评价对象,共收集32个具有代表性样地的近景景观图片和对应植物群落的相关资料,采用美景度评价法( SBE)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分景观的美景度值,然后利用多元化理论模型I建立美景度与景观要素之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影响红树林近景景观的主要因子有6个,即林分郁闭度、树干形态、树种组成、树干排列、林下层总盖度、平均林下层高度。得到淇澳岛红树林美景度与这6个因子间的线性模型,其复相关系数为0.759,F检验结果显著( P=0.019<0.05)。分析表明:树干通直、树干自由式排列有利于提高景观的美景度;林分郁闭度、树种组成、林下层总盖度过高或过低均会给景观美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些景观要素的特征提出了红树林景观营造的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角蛋白相关蛋白9.2基因(KAP9.2)和Hoxc13基因在羊绒生长不同阶段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对产绒量的影响,为羊绒生长的调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陕北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以奶山羊作为对照,利用qRT-PCR方法,检测羊绒生长期和休止期高产、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KAP9.2和Hoxc13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对于KAP9.2基因,在羊绒生长期高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P<0.01),而在羊绒休止期高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的相对表达量却显著高于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和奶山羊(P<0.05);对于Hoxc13基因,在羊绒休止期高产和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奶山羊(P<0.01)。高产和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KAP9.2和Hoxc13基因在生长期、休止期平均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生长期极显著低于休止期(P<0.01)。【结论】KAP9.2对绒毛生长有抑制作用;Hoxc13对KAP9.2基因的表达可能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石漠化区域植被群落及土壤物理特征,为石漠化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植被恢复重建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黔西南石漠化典型区域,选取重度、中度、轻度和无石漠化4个等级的样地,测定样地中植被盖度与生物量,计算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采集0~10,10~20,20~30 cm土层的土样,测定土壤体积质量、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后分析了6个土壤物理指标与植被盖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1)随着石漠化程度的改善,草本生物量下降,灌木及乔木生物量均显著上升,植被总生物量和盖度均显著上升。2)随石漠化程度的改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总体上升,其中无石漠化样地以上3个指标分别为2.26,10.50和1.01,显著高于其他等级石漠化样地(P<0.05);而重度石漠化样地优势度指数达0.39,显著高于其他等级石漠化样地(P<0.05)。3)随着石漠化程度的改善,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平均值均增加,而土壤体积质量则下降。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生物量、盖度分别与土壤体积质量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与土壤体积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优势度指数仅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丰富度指数与各土壤物理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贵州省黔西南州石漠化演变过程中,植被、土壤物理特征均产生了显著改变,地表植被的演进对土壤物理特性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创制可以稳定遗传的黄籽甘蓝型油菜种质,为黄籽油菜材料的创制与利用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方法】以甘蓝型油菜BnaTT2基因为研究对象,以甘蓝型油菜K407为受体材料,构建相应单靶点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载体转化入油菜植株,测定获得的黄籽油菜基因编辑材料TT2-Mutant的籽粒色度和千粒质量,并用红外分析仪测定其脂肪酸组分相对含量和含油量。【结果】对甘蓝型油菜T1代转基因株系靶位点的序列检测和突变类型分析结果表明,BnaTT2基因靶位点被成功编辑,编辑类型为单碱基的插入或缺失。获得的T2BnaTT2基因缺失油菜材料籽粒千粒质量(4.74 g)相比对照材料K407(3.62 g)增大;种子颜色变黄,黄色度等级为4.8;籽粒中的含油量极显著升高6.10%,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对含量分别极显著提升3.13%和4.99%,芥酸相对含量则极显著降低1.53%。【结论】BnaTT2基因敲除后可导致相应功能缺失,从而改变油菜籽的种皮颜色,并对其脂肪酸组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腐植酸(HA)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光合参数与内源激素的影响,为燕麦的抗旱种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燕麦品种‘燕科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75%)、中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45%)、重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30%)3个水分条件下喷施HA,以喷施等量清水的处理为对照(CK),研究干旱胁迫下喷施HA后燕麦株高、单株叶面积、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的变化。【结果】干旱胁迫下燕麦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喷施HA后燕麦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均显著增加;叶片PnGsTr显著提高,而Ci显著降低;IAA、GA和ZR显著增加,而ABA显著下降;上述指标均以重度干旱胁迫时喷施HA效果最优。PnTr分别与IAA、GA和ZR极显著正相关,与ABA极显著负相关;Ci与IAA极显著负相关;Gs与ZR和GA极显著正相关,与IAA显著正相关,与ABA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腐植酸可以通过调控叶片光合参数和内源激素含量,延缓燕麦衰老,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欧拉型藏羊解偶联蛋白2(UCP2)和解偶联蛋白3(UCP3)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为运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提高欧拉型藏羊的生长性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39头成年欧拉型藏羊为试验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检测UCP2和UCP3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并将其与体质量、体高、体斜长和胸围生长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在欧拉型藏羊UCP2基因上筛选出2个SNPs位点,分别为g.52130414 C>T和g.52130584 G>A,其中g.52130414 C>T位点产生TT、CT和CC 3种基因型,g.52130584 G>A位点产生AA、AG和GG 3种基因型;在UCP3基因上筛选出1个SNP位点g.52157335 C>T,产生CC、CT和TT 3种基因型。基因多态性分析表明,3个SNPs位点均为错义突变位点,属于中度多态,且均符合Hard-Weinberg平衡适应性检验(P>0.0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UCP2基因g.52130414 C>T位点TT基因型欧拉型藏羊体质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g.52130584 G>A位点AA基因型欧拉型藏羊体质量和体斜长均极显著高于AG和GG基因型(P<0.01),AA和GG基因型欧拉型藏羊胸围均显著高于AG基因型(P<0.05);UCP3基因g.52157335 C>T位点CC基因型欧拉型藏羊体质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欧拉型藏羊胸围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3个多态位点基因型组合分析发现,5个发生频率较高的双倍型中,D5型欧拉型藏羊体质量极显著高于D1、D2、D3型(P<0.01),体高显著高于D3型(P<0.05),体斜长显著高于D1、D3、D4型(P<0.05)且极显著高于D2型(P<0.01)。【结论】UCP2和UCP3基因多态性与欧拉型藏羊的部分生长性状显著相关,UCP2和UCP3基因可作为欧拉型藏羊生长性状选育的候选基因。D5双倍型为优势基因型,可在选育工作中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香榧(Torreya grandis var. merrillii Hu)树干液流与主导环境因子在不同季节的时滞效应及使用白昼数据与全天数据进行时滞效应分析的差异性,阐明树体水分状态变化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特性。【方法】以生长于皖南地区的17年生香榧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法测定树干液流密度,使用生态定位观测法获取观测期内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PAR)数据,并依据气温、空气相对湿度计算饱和水汽压差(VPD)。基于2年的观测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及错位对比法,分析香榧树干液流密度和主导环境因子VPD、PAR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在1 d和0.5 h观测时间窗口下树干液流密度对VPD、PAR响应的时滞特性。【结果】VPD和PAR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变化趋势。春季和夏季的树干液流密度与秋季和冬季相比具有更好的集中趋势,且其树干液流密度均值与秋季和冬季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1 d时间窗口下的树干液流密度对VPD、PAR的响应不存在时滞效应。在0.5 h时间窗口下,使用全天数据进行时滞效应分析时,树干液流密度在春季、冬季对VPD响应的时滞分别为15 h(相关系数(r)=-0.142)和14 h(r=0.144),对PAR响应的时滞分别为12.5 h(r=-0.097)和12 h(r=0.124);使用白昼数据进行时滞效应分析时,树干液流密度在春季、秋季、冬季对VPD响应的时滞分别为-7 h(r=-0.177)、-5 h(r=-0.272)和-14.5 h(r=0.206),在春季、冬季对PAR响应的时滞分别为14 h(r=-0.141)和-14.5 h(r=0.179);其他情况下树干液流密度对VPD、PAR的响应不存在时滞。【结论】树干液流密度对主导环境因子VPD、PAR的响应存在-14.5~15 h的提前或滞后;仅使用白昼数据进行树干液流密度与主导环境因子的时滞效应分析,可以获得更好的响应性;进行树干液流与主导环境因子的时滞效应研究,应考虑季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青步甲属(Chlaenius)昆虫为研究对象,对甘肃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干扰程度不同的生境类型中青步甲属物种的组成和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揭示物种对环境的依赖性和指示作用。【方法】采用巴氏诱罐法诱捕昆虫,研究子午岭次生林区干扰程度不同的7种代表性植被类型,对青步甲属的物种多样性与物种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不同生境类型共采集青步甲标本776头,隶属于10个种,其中毛青步甲(Chlaenius pallipes Gebler)、黄缘青步甲(Ch.spoliatus Rossi)、后黄斑青步甲(Ch.posticalis Motschulsky)和黄边青步甲(Ch.circumdatus Brulle)是该地区的常见种,个体数量之和占该属个体总数的77.4%。生境类型影响青步甲属物种的丰富度和数量分布,其数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油松林、天然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杂木林、灌丛和草地,其中丰富度(S)指数依次为8.63,8.39,8.29,6.33,5.27,4.39,4.21;物种多样性指数(H′)由高到低依次为针阔混交林(1.867)、人工油松林(1.829)、阔叶混交林(1.701)、天然油松林(1.637)、杂木林(1.591)、灌丛(1.533)和草地(1.099);均匀度指数(ED)的变化趋势与物种多样性指数(H′)基本一致。人为或自然干扰程度影响青步甲属物种的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分布,严重干扰减少物种种类和数量;在轻度干扰的情况下,物种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在几乎没有人为干扰的生境中,个体数量有下降趋势。【结论】青步甲物种多样性及物种数量和分布受生境类型及生境受干扰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林分密度、灌草盖度和树干形态是影响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本文从色彩斑块景观指数变化特点角度,对北京油松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形成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林内景观画面的色彩斑块结构特点解析,研究了林分密度、灌草盖度和树干形态变化对林内景观指数的影响。结果林分密度对斑块分裂指数(SPI)有显著影响,SPI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灌草盖度对聚集度指数(AI)、景观形状指数(LSI)有显著影响,随灌草盖度增大两个指数均增大;树干形态对辛普森均匀度指数(SIEI)有极显著影响,对LSI有显著影响,LSI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SIEI在树干通直时数值较大;林分密度与灌草盖度的交互作用对LSI、SPI、SIEI有显著影响,3个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灌草盖度的增大而增大。林分密度与树干形态的交互作用对LSI、SIEI有显著影响,两个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LSI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SIEI在树干通直时数值较大;灌草盖度与树干形态的交互作用对SIEI有显著影响,SIEI随灌草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结论林分密度、灌草盖度、树干形态及其交互作用均对林内景观指数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结构要素的变化引起视域内斑块数量以及形状的改变从而引起斑块指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理论研究多、评价指标体系不通用等问题,构建区域性通用的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林内景观分级标准,为城市森林结构优化、经营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方法  以城市公园风景游憩林、郊野公园风景游憩林、居住区城市森林、城郊山地风景林等为研究对象,在林分尺度上筛选评价指标,以因子分析法构建林分结构质量综合指数,采用Topsis法结合聚类分析对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等级进行划分。  结果  (1)4种类型的城市森林筛选出15个评价指标用于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评价,将林内景观分为优、高、中、低4个等级。(2)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核心指标包括乔木树种丰富度、林下物种丰富度、林型、林分整洁度、胸径分化度、郁闭度、观赏器官多样性、色彩季相多样性、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冠径比等。(3)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最优景观的指标特点不完全相同。城市公园风景游憩林:相对枝下高最小,径高比较小,冠径比较大,林分整洁度高;居住区城市森林: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最大,相对枝下高最小,冠径比较小,季相丰富度高。郊野公园风景游憩林: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树高分化度和径高比最大,乔木树种种类最多,观赏器官较多样,多为混交林。城郊山地风景林:郁闭度适中、灌木相对高度最低、林分垂直层次和林下物种较丰富、林分整洁度高。  结论  总体上看,树种组成丰富、适度混交、林内整洁、胸径分化度和郁闭度都适宜的林分和观赏器官较多样,季相富于变化的景观更受人们的喜爱,不同类型城市森林的林分密度和冠径比的最优范围不同。在城市森林经营管理中,建议适当丰富林木树种种类,注重彩色植物和多季相树种的配置,适当调整林分密度,及时修枝、割灌,清除林下杂乱的枯落物和生活垃圾,保持林分整洁,并根据城市森林类型适时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措施,以提高其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13.
北京山区侧柏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北京山区低山厚土中龄侧柏游憩林的合理构成,采用SBE法对侧柏游憩林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喜好度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和预测模型,并由此分析得出定量化的抚育技术模式。研究表明,应当通过定量化的清枯枝、修活枝、割灌和间伐等抚育措施提高游憩林的景观质量,将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750株/hm2左右、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层高度和盖度分别在1.0 m和50%以下、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有一定变化的高景观质量林分;将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000株/hm2以内、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高度不超过0.5 m、盖度在30~50%之间、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较统一的高景观质量林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扁桃棉花间作对棉花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大田棉花为对照(CK),与22年生扁桃树下间作棉花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扁棉间作降低了树冠附近棉花的品质,棉花的棉纤维长度、整齐度、强度、伸长率、可纺系数和成熟度指数6个指标CK树冠外侧2 m处垂直树冠处树冠内侧第一行,距离树干越近,棉花各指标数值越小;棉花短绒指数和马克隆值2个指标CK树冠外侧2 m处垂直树冠处树冠内侧第一行,距离树干越近,数值越大。【结论】扁桃棉花间作系统中扁桃树冠对棉花品质影响显著,距离树干越近,影响越大,测试的8个指标中扁棉间作对棉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和马克隆值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莉莉  王智  梁凤超  杨敏  师庆东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5):1047-1051,F0003
【目的】通过对温泉地区近年来景观格局动态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分析,探讨在人为及自然因子驱动下的干旱区县域生态环境变化,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及生态保育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在RS、GIS的支持下,利用1990~2005年研究区三期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生成三个时期下的景观类型图,结合Fragstats分析研究区内15年间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参考前人研究成果,计算出各景观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总值,从而分析其生态环境动态情况。【结果】1990~2005年间所有类型斑块数量减少而斑块面积增大,景观破碎化程度逐年下降,而景观的结构组成复杂化趋势则逐年加快。其中乔木林地、灌木林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有所降低,而农田、高覆盖度草地、冰川、城镇及工业用地、沼泽地、荒漠的生态服务价值有所增加。【结论】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景观的破碎化逐年降低,草原不断退化,荒漠化程度加重,各景观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明显变化,研究区总的生态服务价值下降,生态环境状况应该受到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干旱区山区森林景观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分布特性,景观中特征的不同梯度分布,制约着景观的各种生态过程。将景观生态学方法引入到森林资源定量分析及科学评价,可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评价工具。【方法】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景观指数法,通过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天山北坡沙湾林场7种景观类型的格局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包括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周长、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海拔、坡度、坡向等。【结果】沙湾林场景观类型丰富度较低,且各景观类型拥有的斑块数分布很不均匀。从面积来看,以未利用地面积最大,为林场森林景观的基质;针叶林景观、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景观是沙湾林场的主要森林景观类型,是沙湾林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面积分别占13.95%、8.71%;并且受地形因子影响,各类型景观分布很不均匀。【结论】景观生态学可以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为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供有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阔叶红松风景林单木景观质量评价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科学进行天然风景林的抚育经营,以长白山地区松江河林业局板石河林场内的天然风景林单木为研究对 象,共调查了913 株单木的外部形态指标,拍摄913 张单木景观照片,筛选获得87 张针阔叶树种景观照片并进行美 景度评价,并对其景观要素进行分解,进而建立了针叶和阔叶树种单木的美景度模型,最后对99 株单木的景观质 量进行了预测以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1)影响针叶和阔叶树种单木景观美景度的景观要素差别较大; 2)影响针叶树种单木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树干挺拔度、轮廓清晰度、枝条混乱度、树冠完整度和枝条密度;3) 影响阔叶树种单木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树冠形态、轮廓清晰度、树冠均匀度、叶片密度、枝条舒展度和树干挺 拔度;4)基于单木景观质量影响要素,风景林经营应以培育树干通直的针叶单木景观和树冠饱满的阔叶单木景观 为目标;5)本文建立的针叶和阔叶单木景观美景度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单木景观美景度,可以应用于单木景观质 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油松人工林的生态水文过程和影响机理。【方法】基于2006-05-10的21场降雨和气象及林分结构资料,用修正的Gash林冠截留模型对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结果】北京密云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量、树干茎流量和穿透雨量的模拟值分别为57.33,1.03和229.51 mm,林冠截留量和树干茎流量的模拟值分别比实测值减小12.6和0.39 mm,相对误差分别为18.02%和27.46%,穿透雨量模拟值高于实测值13.17 mm,相对误差为6.09%;累计林冠截留量模拟值小于实测值,累计林冠截留量相对误差最小值为6%,最大值为32.64%,相对误差在20%~30%的占76.2%,平均累计林冠截留相对误差为25.2%。【结论】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北京密云油松人工林的累计林冠截留量,但模型在本试验区域油松林中应用时,模拟出的累计林冠截留量应加上25.2%的实测林冠截留量值加以校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广西国营七坡林场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为创造适度发育的林下植被环境及完善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七坡林场第2代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对其丰富度、Simpson、Shannon-Winner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定量计算,找出桉树林下的优势种。【结果】 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Simpson、Shannon-Winner和Pieloa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样地1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32和11,样地2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34和8。【结论】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稀少,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干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  相似文献   

20.
森林资源减少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确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关键森林景观因子对深入了解森林景观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森林景观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方面选取11个指标,通过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森林景观指标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所选用的表征森林景观的指标,除平均树高外,均与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相关(显著水平0.05),与森林密度(每公顷株数)的相关性最好;区域生物多样性对平均胸径变动的敏感程度最强,森林景观分布均衡度次之,有林地面积最弱;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在多因素综合影响下,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指标作用大小为:活立木蓄积量每公顷株数平均胸径森林景观分布均衡度林地面积。研究结论为科学管理森林景观,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