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效益、建设题材重复、环保、经营管理等问题日益突出,旧有以自发式为主乡村旅游需要科学规划并转型提高。本文从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入手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和注意问题,并以实例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乡村资源与区位背景,制定不同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开封乡村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缺乏合理的规划、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差、宣传力度不够、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应科学合理规划、重构乡村旅游产品、注重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加强促销力度、加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以乡土旅游为导向的规划建设模式就是把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规划把每一个乡村都转变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景区和载得住乡愁的场所,既保护和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也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利于推广和方便实施的规划建设模式。对近年来参与设计的湖北省远安县新农村规划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4种以乡土旅游为导向的规划建设模式,即古村落保护的乡土人文旅游模式、自然风光开发的风景旅游模式、旅游配套服务模式和城郊农家乐的乡情体验旅游模式,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发展中"反生态化"问题层出不穷,不仅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业的收入、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更影响着乡村建设的发展。优化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新目标。基于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及存在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建议,旨在使乡村旅游向生态化的更高层级发展,促进乡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探索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之路。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发现其通过注重规划、干群齐动、创新模式等,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扶贫景点与线路,有效地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且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针对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同质化现象普遍、扶贫措施不精准等问题,未来应通过加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加强乡村旅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乡村旅游带来的机遇,并从做好乡村旅游工作规划工作,探索合理的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和产品优化升级,研究和利用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市场研究和宣传几方面,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条件下的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面临着结构性问题,亟须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原乡规划思想给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原乡规划思想出发,深入剖析原乡规划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原乡规划思想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原乡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需要达成乡村生态性、文化性、体验性,要完成乡土传承、乡村休闲营造、乡村创新三层建设。以江津区乡村旅游为例,在分析江津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具体探讨了原乡下江津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资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力、社区居民推动力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系统模型。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保持旅游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保持旅游村寨的乡村性,注重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社区参与,注意乡村旅游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以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将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深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以长沙市成功村为例,从该村发展现状及所存在问题、旅游资源分布、旅游发展定位、村域规划建设重点以及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旨在探寻一条适合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走出一条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乡村资源为基础的各种乡村旅游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单一发展、同质化严重、资源浪费等问题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障碍。基于SWOT模型,分析了福建连城梅花山发展乡村旅游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基础,从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加强旅游社区参与和健全旅游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梅花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8.
结合河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情况 ,简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