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研究了连续2年春小麦-豌豆轮作后6种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组成,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比较,免耕可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春小麦-豌豆轮作序列增加了14.9%,豌豆-春小麦序列增加了38.4%,但对土壤微生物组成没有明显改变;覆盖可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春小麦-豌豆序列覆膜增加较多,增加了30.9%。豌豆-春小麦序列秸秆覆盖增加为甚,增加了124%。土壤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
秸秆覆盖对梨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 3种梨园———不灌覆盖园、不灌无覆盖园和灌溉园不同土层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 ,秸秆覆盖后 ,梨园表土层 (0~ 2 0cm)中的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有所提高 ,而下层 (2 0~ 4 0cm)土壤中的含量却有所降低。不同土层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明显增高 ,尤其是速效磷 ,表土层中的含量增加了 3倍以上 ,平均增加约 1倍半。表土层中的速效氮有所降低 ,但下层土壤中的含量却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设置在甘肃农业大学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免耕、覆盖对土壤微生物量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 cm土层和5~10 cm土层中,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P差异显著.0~5 cm土层,NTS、TS与T、P之间差异显著.平均值大小序列为:、NTS>TS>NTP>NT>T>TP.其中NTS高出TS 6.5%、NTP比TP高22....  相似文献   

4.
秸秆覆盖是一项新兴的农田覆盖技术,与地膜覆盖相比较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减缓土壤温度随季节性变化产生变化的优势。探究长期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蔬菜产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设施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连续6年种植越冬茬蔬菜的日光温室,采用番茄—黄瓜轮作方式,设地膜覆盖(CK)、秸秆覆盖2个处理,调查土壤养分含量及蔬菜产量。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丰度(16S rDNA基因拷贝数)、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主要功能种群的丰度在处理间的差异。结果发现,秸秆覆盖处理使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EC值上升,使pH值趋于中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对蔬菜生长发育有利,进一步使蔬菜产量上升;采用塑料地膜覆盖处理,有机质含量基本不变,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上升缓慢,EC值下降,pH值上升。秸秆覆盖处理后土壤微生物的拷贝数达2 305个,地膜覆盖处理达1 985个,经α多样性分析发现,秸秆覆盖处理的Shannon指数达8.9,地膜处理达8.5。β多样性分析发现,地膜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后的微生物群落种类、丰度均不同,说明多年来的不同覆盖处理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两者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影响,为沿海滩涂的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不覆盖秸秆为对比,分析了不同覆盖材料(小麦秸秆、稻草秸秆和玉米秸秆)以及不同覆盖量(2、4和6 kg/m2玉米秸秆)对林下浅层土壤(0~10 cm)养分的影响。【结果】3种覆盖材料均有提高林下浅层土壤养分含量的作用,其中稻草秸秆和玉米秸秆对土壤的培肥效果相对较好,稻草秸秆对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含量影响较大,玉米秸秆对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影响较大。不同覆盖量的玉米秸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效果不同,覆盖量越大,覆盖效果越好。相对于秸秆覆盖对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的作用,对速效养分含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秸秆覆盖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可用于沿海滩涂银杏用材林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6.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覆盖土壤养分、结构和生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4年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可增加表层土壤有机质积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徽生物量也相应增加,从而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旱地玉米抗旱性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连续两年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翻耕、免耕)和不同秸秆覆盖还田量(0、半量、全量)对湖南省旱地玉米抗旱性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秸秆覆盖在正常年份(2004年)促进玉米生育进程,而在高温干旱年份(2005年)减轻高温(干旱)逼熟的影响,延长灌浆期2~4 d。耕作方式对玉米生育进程影响较小,高温干旱下免耕可延长生育期约2 d;②秸秆覆盖提高玉米株高、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且表现全量覆盖优于半量覆盖处理,在覆盖量相同时,翻耕优于免耕处理;③秸秆覆盖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免耕条件下效果更明显,而秸秆不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④秸秆覆盖可提高土壤含水量,且全量覆盖效果优于半量覆盖。可见,秸秆覆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干旱危害,并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而秸秆覆盖结合免耕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陇中旱地少免耕覆盖对提高土壤养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在少耕免耕条件下,地膜和秸杆覆盖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可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协调水、肥、气、热和各肥力因素,增产效果明显,可因地制宜地在半干旱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秸秆覆盖法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在新疆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土样取白秸秆覆盖量不同的小麦地,采用稀释平板法和稀释液加滤纸条法分别测定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变化,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法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其中细菌、真菌数量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变化。(2)前期真菌所占百分比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加。后期真菌所占百分比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基本不变;前期细菌、放线菌所占百分比随秸秆覆盖量增加变化不大,后期细菌所占百分比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加,而放线菌所占百分比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降低。(3)土壤中固氮菌、好气性纤维素菌和嫌气性纤维素菌数量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4)各类微生物数量在0~10cm土层较多。(5)对微生物数量与秸秆覆盖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细菌、真菌相关性不显著;放线菌无相关性;固氮菌、好气性纤维素菌、嫌气性纤维素菌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分析红薯种植过程中免耕覆盖模式对其生长特性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种植模式,保证红薯的品质。以河南省南阳市红薯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选用桂薯13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处理模式,即免耕稻草直接覆盖栽培(T1)、免耕稻草垫底覆盖栽培(T2)、传统栽培(CK),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重复3次,对比3种处理模式下红薯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土壤养分的具体表现。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2种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农艺性状表现更佳,且免耕稻草覆盖模式具有培育土壤肥力的作用,在红薯产量以及品质方面也优于传统栽培模式,差异较为显著(P<0.05),而免耕稻草直接覆盖栽培(T1)和免耕稻草垫底覆盖栽培(T2)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红薯种植过程中,免耕覆盖模式能够优化红薯生长发育特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红薯产量以及品质的提升,因此可以加强免耕覆盖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草原生境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内蒙古不同的草原生境条件下,采用氯仿熏浸提法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进行了测定分析。MB-C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比;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中MB-C的明显减少,而围栏保护和适度放牧有助于该指标的恢复;蘑茹圈土壤的MB-C与其发育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81,自引:1,他引:81  
综述了土壤微生物量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土壤微生物量C、N、P、S在土壤养分转化循中的重要性,并就种植,轮作、施用等农业措施和季节变化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室内培养条件下水稻秸秆配施化肥氮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形成和氮素转化的影响。84mgN/kg标记硫铵和4.5g/kg稻草粉配施淹水培养,结果表明,有25.8%的肥料氮在培养63d时成为生物量及其代谢产物-15N。整个培养过程中生物量-15N无净再矿化现象。将稻草粉换成葡萄糖淹水培养,葡萄糖在培养7d时消耗贻尽,此时生物量-15N达最大值43.1mgN/kg,相当于施入肥料氮的51.3%。在此条件下,生物量-15N有明显净再矿化现象,且净矿化出来的氮遭受损失。稻草粉处理好气培养结果表明,新形成的生物量及其代谢产物-15N较淹水培养处理高得多,达47.0mgN/kg,相当于施入肥料氮的46.3%。在此条件下,生物量-15N亦无明显净再矿化现象。比较不同处理的氮素回收率,可以看出施入稻草粉可以减少肥料氮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免耕与常规耕作土壤肥力的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免耕土壤表层0—5厘米内土体疏松,酸度适中,土壤有机质氮、磷、钙、硼和锌等元素富集,持水能力强。0—5厘米以下土壤紧实,酸度增加,含水量骤降,且碳、氮、磷、钙、硼和锌的含量甚至比常规耕作土壤的相应层次少。此外,免耕土壤0—21厘米内弱酸溶性铜、锰、钼、铅、钴和镍以及活性铝、铁和硅的含量均低于常规耕作土壤。免耕和常规耕作土壤肥力的分异是由于不同的土壤耕作和管理措施,导致常规耕作土壤旱耕熟化和免耕土壤人为生草化过程的结果、因地制宜地改进免耕机具,变免耕表面施肥为划土施肥,并控制其地面残体的数量,或改长期免耕为交替免耕等,将有助于提高免耕土壤常年生产力水平并发挥其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5.
棉蚜年生活周期及其与寄主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蚜虫在花椒上繁殖6~8代,在棉田发生18代。以后又在花椒上繁殖2代,全年发生23~25代,每代平均23.7天。一头棉蚜最长产仔期68天,一生最大产仔量为185头,寿命最长87天;一头成蚜一天最多产仔22头,不同棉蚜寄主,其糖、氮含量比例不同,棉蚜适宜不同比例范围。棉蚜多种“寄主”不是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6.
红壤丘陵区三种土壤生土熟化初期的养分和pH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取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试验站所布置的生土熟化长期试验。三种不同母质的生土经过5年的熟化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土壤和处理的作物产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等养分是不断增加的,受土壤类型、熟化措施及作物秸秆的归还与否等因素的影响。酸性土壤的pH有下降的趋势。紫色土的pH值则随着熟化的进行逐步下降,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酸性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熟化过程中是逐步增加的,而紫色土则是逐步减少。在熟化开始时,作物产量主要决定于土壤类型,但5年后,它不仅与土壤类型有关,而且也与熟化措施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1981~1982年在上海菜区采集了229个土壤和327个蔬菜样品。土壤中镉平均含量比对照医增加2.7倍(最高值为13.5毫克/公斤)、锌增加67.3%、铜56.6%、铅44.6%、铬20.4%和汞22.7%,砷与对照相近。污染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元素同时增高。在土壤元素相关矩阵中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的元素对达95.4%.不论对照区或菜区,多数情况下,菠菜、马铃薯、莴苣各种重金属含量较高;黄瓜,甘蓝和茭白较低。蔬菜中锌、砷、铬、铅和铜的含量一般大大低于暂定容许含量。除砷外,青菜和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显著相关。在研究的七种元素中,土壤中镉的提取百分率最高,富集系数最大,青菜和土壤的相关系数最好。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应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及污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不同光时下荞麦不同品种苗蕾期长短的分析,明确了品种间光反应的差异,提出了最短苗蕾期与最长苗蕾期的光时效应概念,并根据长短差对参试品种进行了初步的光时反应分类。文章还就光时对株高、茎干重、株粒重的影响,作了数量关系的分析,为高产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放牧强度的对内蒙古荒漠草原的土壤水分、养分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牧(LG)处理土壤速效氮、磷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区(CK)、中牧(MG)和重牧(HG)处理。土壤水分表层大致呈现出:CK>LG>MG>HG。而深层土壤水分呈现相反的结果。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地上生物量逐渐下降,群落高度降低,尤其是一些优势种以及杂草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减少,LG对地上植物生物量影响不大。土壤各因子之间及其与生物量之间都有正相关关系,并且大部分指标之间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而生物量与有机质之间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围栏封育和适度放牧有助于土壤水分、肥力和地上生物量的保持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生物能源物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磷素转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是通过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大量的新鲜有机能源物质,激发土壤微生物快速繁殖。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降解有机能源物质转化难溶性磷,保护有效磷,使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