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恩施市绿地系统现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部分指标(绿地率、优势度指数、景观破碎度、绿地类型分维数),对恩施市绿地系统地进行现状评析,结果表明:绿化整体水平偏低,人均绿地面积偏小;绿地的可游憩性不强;绿地斑块总体较为破碎、景观格局较复杂,此外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宜春市中心城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些景观生态学指数的计算与分析,对宜春市中心城绿地系统规划前后的景观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按生态学原理规划后的绿地斑块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斑块大小分布呈均匀态势,多样性和均匀度有一定的增加,而优势度有所下降,分离度和景观破碎度也有大幅的下降,分维数则有较明显的上升,绿地景观空间格局优化成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为试验区,应用地理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试验区景观格局特征,结合景观中心度指标节点度和紧密度,确定了城镇区核心绿地斑块,并划分为中心节点、关键节点及基本节点3种类型。运用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和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构建了城镇区绿地系统潜在的生态廊道。结果表明:城镇区有53个绿地斑块,构成了城镇区绿地生态网络节点的核心;规划的14条潜在生态廊道能很好地结合绿地资源分布特点,连通城镇区核心绿地斑块,构建城镇区生态绿地网络系统。通过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景观中心度评价等方法,可以定量地评价城镇绿地系统现状,优化城镇生态绿地网络,为城镇绿地生态网络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图5表3参17  相似文献   

4.
贾雁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48-7448,7473
在绿地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绿地系统服务水平的测算框架:绿地生态元标准面积、标准绿地生态场、最短通达性、直接连通度。  相似文献   

5.
以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景观绿地为规划对象,在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理念、景观分区、绿化等专项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对绿地的景观布局和游览线路进行设计,最后对绿地效益进行评价。通过规划,形成"大桥绿心"的绿地系统结构,把大桥绿地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结合起来,建成具有良好生态、经济、景观效益的大桥公园。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高分辨率的IKONOS卫星遥感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聊城市景观格局及其绿地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区景观特色鲜明,为“城中有水,水中有城”格局,主要由建筑、道路、绿地和水体四种景观组成单元构成;绿地系统由斑块绿地和廊道绿地共同组成,斑块绿地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并在城区中呈随机分布,绿地总面积为市区景观的33.71%。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聊城市城市绿化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格局及其生态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eCognition)和乌鲁木齐市QuickB ird数据,从绿地景观着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比分析乌鲁木齐市新城区和老城区的绿地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新城区绿地景观多样性较高,分布较均匀,绿地缀块破碎度小,绿地廊道密度和分维数都较低;老城区绿地景观优势度大,分布分散,较破碎,廊道密度和分维数都较高.还对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生态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适于双城市城市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以公园、滨水和道路3种绿地作为设计实例,对双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实地调研。公园绿地主要强调生产要素和景观要素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滨水绿地主要是为双城市增加景观多样性,打造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短暂停留空间;道路绿地主要是与防护、生产绿地结合,塑造生态性与景观性相融合的城市绿线。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对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城区绿地景观网络不完善,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生态格局缺乏足够的连接,城区内的绿地斑块分布不均,新、旧城绿地建设差距较大,同时城区绿地景观特色不明显,绿地景观异质性不高,绿地景观类型单调。因此在今后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应注重加强城市绿地景观的连续性,合理安排城区绿地斑块,发展不同功能的特色绿地景观,使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形成"城在林中,绿在城中"的城市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0.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遥感信息技术等手段,分别从绿地植被类型、斑块特性及廊道特性3个方面对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绿地系统结构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校园绿地植物种类单一;绿地斑块的形状大都较工整,破碎化程度较小,难以形成特色景观;绿地斑块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缺乏细节设计和统一规划;廊道密度较小,不利于斑块间的物质交流和绿地系统的稳定。针对以上问题和校园绿地系统结构特点,分别从加强校区绿地系统的统一规划建设、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增加绿色廊道的功能及规模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和改建方案,为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绿地系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景观生态校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对三河市绿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生态和景观规划相关理论,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关规范为依据,在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市区绿地系统进行了规划。对该市区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及分类绿地进行规划和控制,提出"一面一带二网多点"的绿地网络结构和"绿、水、城、林、山"交融一体的绿化原则,并对三河市绿地系统特色景观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光明  张延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39-14641
在对兴平市绿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区绿地系统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以"绿、水、城、林、山、田"交融一体的绿化原则,"一环、两带、二网、多点"的绿地结构布局方案。并指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从城市大环境角度出发,构建区域绿地景观安全格局,方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竟  胡向红  林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54-5855
对新疆五家渠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五家渠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绿地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三亚绿地系统中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辨析海绵城市与城市绿地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地位和作用。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海绵城市背景下的三亚绿地系统建设中的优势、劣势及现状做了分析,总结出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当地,科学合理建设城市绿地,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功能,这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绿地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规划的角度构思长株潭(CZT)城市群的绿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CZT绿地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丘陵、江洲、名城",绿地景观构架是"三城一星环二带",结合CZT现状,提出了城市群绿地特色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亦聪  黄赞  李瑶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04-10507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新兴城镇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阐述新兴城镇绿地系统的现状,解析了城镇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以及新兴城镇绿地系统空间布局适用模式,分析其区别于旧城或已发展成熟的城镇绿地系统的特征。结合固安县县城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总结了新兴城镇运用"网络+斑块"绿地系统空间布局模式的优势,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应用于新兴城镇的绿地系统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9年QuickBird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对各种绿地面积及景观特征的研究,对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绿地景观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绿地面积为10.18 km2,城市绿地率29.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很高,但整体绿化率距其规划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绿地景观类型较齐全,且分布较均匀。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分别为研究区城市绿地景观的基底和廊道。居住绿地的破碎化程度较高,防护绿地边缘割裂的程度较高。城市绿地景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分别为1.73、0.75和5.43。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今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俊  刘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08-2809,2817
以南充市文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保护原则、需求原则、系统原则、特色原则的基础上,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态绿地进行绿地系统规划。详细分析了"一带、一面、四轴、五区、多点"的景观系统结构,阐述了景观渗透面、景观轴线、风貌分区的具体设计。探讨在新区城市设计的形象塑造中,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应如何与现状相结合,共同塑造特有的城市风貌,并使得城市、环境、文化三者之间彼此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最终达到城市生态有序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山水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条件相协调是城市特色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山水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在这方面有它独特的代表性。文章对山水园林城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例介绍了佳木斯市如何对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各类绿地进行精心规划和布局,使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山水相契合,形成了佳木斯市独特的绿地系统构架,在城市特色形成中发挥了绿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