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生态文明理论视角下透视我国城镇化发展,就如何正视当前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如何解决当前城镇化发展至的生态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推动我国新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逐步完善城镇环境保护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考核机制;倡导循环和清洁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谱写城乡统筹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科学发展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和增进民生福利。新型城镇化可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与制度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深入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恪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优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以乡村旅游业及其相关核心产业为基础,与各利益主体部门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结构系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实践。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借鉴巴黎大区创新平台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重点内容和路径,可以从产业的技术创新、政策供给、主体能级提升、要素保障、构建新型乡村旅游业智库和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几个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4.
实现全产业链价值增值,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关键。围绕如何实现农业全产业链价值增值这一核心问题,在对现有价值增值路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产业链及价值网络理论,结合农业产业多功能性和多维价值属性,构建基于价值网络的农业全产业链系统、新型利益关系及"平台生态圈+农业产业集群"的价值增值创新路径,提出重构价值网络体系及价值增值方式、资源优化整合、文化价值融合、知识创新与信息共享、价值网络关系治理、虚拟价值链管理和价值网络创新驱动机制等,以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价值增值和产业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推进城乡发展的两大战略。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衔接的重点是促进城乡规划融合、加快城乡建设体系构建、深化“人地钱”改革、推动“两延伸”和“两提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核心要义是城乡要素之间实现自由流动和双向配置,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152-155
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发展驱动下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地理学综合视角,深入剖析了都市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机制,即都市农业作为乡村发展系统的产业支撑,有利于促进乡村系统发展要素整合、驱动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优化、提升乡村功能与价值,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此外,明确了城市郊区发展都市农业以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提出扩增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提升都市农业产业链、创新连农带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以昆山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昆山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之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39%,并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但也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质量不高、主体"错位"、"争地"矛盾突出、社会资本"下乡"目标"不纯"等问题和挑战。要结合昆山市实际,探索具有昆山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与农业发展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用地保障机制、多元化投入机制,尽快建立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生态型城镇化,核心是三级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生态乡村作为生态型城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普适发展路径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提出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的概念及特征,并依据生态乡村旅游资源核心要素,提出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的发展模式,包括自然生态旅游导向型、观光农业导向型、文化传承与保护导向型,以及混合旅游产品开发导向型。研究结果对把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乡村的发展方向及路径具有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目前日益严峻的农业农村问题,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框架内,通过文献简述了近年来关于城乡关系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的历史演变。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还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民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城乡自由流动面临制度性障碍、城乡融合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等挑战,正在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全面落实的症结所在。因此,必须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两个层面,找到两大战略有机融合的关键路径:一是坚持公平公正,实现城乡各类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三是坚持以土地为核心,推动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四是突出产业优先,利用城市带动乡村内生动力;五是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城乡融合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我省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我省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美丽繁荣、农民致富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基础,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为依托,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将极大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有效地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将有效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快农村民主建设,实现农村全面进步。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现实要求,应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框架下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土地流转为契机配合当地的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在非农产业就业中的比重,从而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有效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去构建企业、村集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从而可持续性扩大农业所能带来的社会价值、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以有农公司为例,聚焦连接土地之上的人及其活动,探索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机制与策略。研究发现:优化乡村振兴机制应探索土地之外的因素,而商业模式设计就是一个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可应用于乡村振兴的商业模式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迭代创新的过程;面向乡村振兴的商业模式调整优化方向在于调动企业、村集体与农户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农副产品利用率低、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等诸多生态问题,走循环农业道路是中国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创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培育循环农业经济主体,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政策引导,将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演变的4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深化期和城乡统筹背景下。当前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投入产出效率较低、财政投入未达到预期效果和投入机制与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财政收支新形势不适应等方面。因此,政府应该加强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协调、完善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机制、创新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方式、健全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监管体系。总之,政府以较高效率增加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这不仅是由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环境作用及我国农村土地兼具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资料属性的公共产品性质决定的,也是解决我国长期并存的二元城乡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发展休闲农业 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开展的供人们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生活的新型经营活动.休闲农业具有乡土风情、自然生物、社会服务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发展休闲农业对于提高农业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休闲农业还存在特色不浓、服务滞后、品味不高和管理不善等问题,提出了发展休闲农业,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的对策建议:即项目论证要从市场定位和区位选择入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6.
社区支持农业(CSA)——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绿色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以下简称:CSA)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及销售模式,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达成合作关系,由消费者提前支付农业生产费用或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农户则保证定期向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双方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CSA提侣有机生产,侣导互助合作,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当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扩张带来的耕地减少、生态破坏、农民失地,产业化生产带来的食品安全、小农生产生存空间被压缩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处理好“三农”发展问题,最终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对于该问题,CSA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来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即:CSA的概念,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CSA模式在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廖军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52-7953,7956
基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指出农业生态旅游的盲目开发严重破坏了资源和生态环境,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化倾向破坏了农村特有的自然景观,针对环境现状研究了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缺乏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管理体制,且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环保意识淡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理清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路,强调应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并且努力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基于耕地多功能理论,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CRITIC-熵权法组合权重模型与TOPSIS模型,定量评价和分析广州市耕地多功能水平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内涵不断丰富,从传统农业生产功能逐渐衍生出农地价值显化后的经济贡献功能、三权分置后对农户仍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全体国民休戚相关的生态安全维持功能、促进城乡融合的景观游憩功能及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安定维护功能。总体变化上,2000—2018年广州市耕地综合功能小幅波动但总体平稳趋势,功能水平稳定在0.442左右。农业生产功能、经济贡献功能保持在较弱等级,社会保障功能呈下降趋势,生态安全维持功能逐步上升并稳定为较强等级,社会安定维护功能呈现“一般-较弱-一般”特征,景观游憩功能呈先小幅下降后大幅上升趋势。总体结构上,生态安全维持、社会安定维护和景观游憩功能为广州市占比较高的三类功能。区域层面上,荔湾区经济贡献、生态安全维持及景观游憩功能为其主导功能,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和番禺区的主导功能为生态安全维持功能,白云区和增城区的主导功能为农业生产功能,南沙区的主导功能为社会保障、生态安全维持、社会安定维护及景观游憩功能,花都区、从化区的主导功能为生态安全维持功能。子功能时空演变上,2000—2018年广州市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布情况较为稳定,经济贡献、社会保障、社会安定维护和景观游憩功能表现出中心老城区地带向外围呈近似圈层结构逐渐递增特征,生态安全维持功能在中心城区、近郊及远郊呈现“低-低-高”分布特点。未来各区可根据耕地主导功能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利用耕地,以提高耕地利用多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乡村生态环境规划是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农业农村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受制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发展的弊端,已成为限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本文通过解构当前乡村环境规划过程中系统统筹所需兼顾的各环节要素,明确当前政策制度的发展导向及目标,深刻理解乡村环境规划的基本内涵,提出包括农业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乡村环境规划理论体系,针对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环境规划目标,分析发现当前实践中存在乡村环境规划衔接不够、科技创新支撑力度不足以及对新发展理念认识不充分等问题,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管理途径,为更好地建设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目标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和发展创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深入分析了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性和艰巨性,相应提出采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三者互动并举、逐步推进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实质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关键在创新,就经营理念、技术路线、生产手段、土地制度、社会服务的创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