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中双9号和华油杂668号油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抽薹期不同渍水时间对油菜叶片光合参数和实际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7 d,两个品种油菜净光合速率(Pn)变化趋势一致;渍水14 d,中双9号叶片Pn快速下降至9.00μmol/(m~2·s),渍后仍有一定的恢复能力,渍水10 d华油杂668号叶片Pn稍有降低,随后恢复提高,叶片Tr、Gs、Ci的变化趋势与叶片Pn一致;渍水17 d,中双9号叶片黄化早衰,叶片Pn仅有1.02μmol/(m~2·s),叶片Ci明显提高,华油杂668号叶片Pn为18.71μmol/(m~2·s),表现出良好的耐渍能力;随着渍水时间延长,中双9号叶片水分利用率(WUE)明显低于华油杂668号;不同渍水时间处理中双9号均比华油杂668号减产严重;抽薹期华油杂668号的耐渍能力强于中双9号。  相似文献   

2.
《农家顾问》2012,(9):11
湖北省农业厅8月中旬发布《湖北省2012年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公告》,油菜主导华油杂9号、华油杂62、中油杂12、华油杂12、禾盛油555、中油杂7819、中双10号、中双9号、华双5号。小麦主导襄麦25、襄麦鄂麦鄂麦公告同时要求种子企业和种子经销商要确保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省农业厅2016年8月16日发布《关于发布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2016年秋播油菜政府采购推荐品种的通知》:经品质检测、专家会商,省农业厅优选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中油36、中油杂7819和希望528等7个双低油菜品种作为2016年秋播油菜政府采购推荐品种。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广推荐的品种和适宜当地种植的双低优质品种。纳入湖北省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35个重点县(市、区),要加大秋播油菜  相似文献   

4.
中双4号油菜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1995~1998年度3年的栽培实践表明:中双4号较秦油2号、华杂3号、中油821等品种一般可以增产15%以上.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优质、高产、抗病、抗寒、成熟早、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09,(9):10-10
湖北省就2009年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发布公告: 油菜,主导华油杂9号、中油杂11、华油杂12、广源58、中油杂12、大地55、华油杂13号、中双9号、中双10号、华双5号。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就2009年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发布公告:油菜,主导华油杂9号、中油杂11、华油杂12、广源58、中油杂12、大地55、华油杂13号、中双9号、中双10号、华双5号.  相似文献   

7.
通过双低春油菜品种试验的实施,筛选出了适宜和政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油菜品种华油杂62、青杂5号、秦油杂19号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肥料运筹对不同熟期品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不同熟期的油菜品种采用2种肥料运筹模式进行种植,研究其对不同熟期油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的产量、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中熟品种华油杂62和华油杂9号的产量较高;早熟品种青杂7号的产量较低,其单株角果数明显比中熟品种少,但千粒重高。在品质方面,对同一品种,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有所增加,含油量有所降低;同一氮素水平下,不同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差别,青杂7号的含油量较华油杂9号和华油杂62高,华油杂9号与华油杂62的含油量无明显差别。不同氮素水平对同一品种的芥酸含量无明显影响,在同一氮素水平下,华油杂62的芥酸含量最高,华油杂9号次之,青杂7号最低;硫甙的变化趋势和芥酸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9.
在对2015年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的油菜新品种设置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县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的早熟、秆矮、抗倒伏、抗裂角、株型紧凑的高产、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种。通过今年对参试品种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为供试验的8个品种中,蓉油15与宁杂11亩产高于对照,切早熟、秆矮、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各性状表现适宜机械化生产。秦优10号和秦优28株型较高,生育期较长。华油杂62、沣油737、浙油50、油研52各性状综合表现一般。因此建议我县油菜机械化生产以秦优10号、宁杂11两个品种为主,搭配蓉油15号,示范种植秦优28.  相似文献   

10.
比较研究了15个油菜品种的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德邡油1和蓉油13的实际产量较对照高、株型好,建议在此地区推广种植。此外,除了宁杂11号、蓉油11号、蓉油8号和华油杂12号,其他8个油菜品种也可以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杂交油菜华油杂9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油杂9号在长江下游区域试验与湖北省区域试验中,比对照中油821和中双6号分别增产24.57%和16.68%,均居首位.在近几年的生产中,表现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广泛等特点;在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及淮河以南地区种植,大面积增产显著,是目前最具有推广潜力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培育优质、高产油量、多抗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方法]以中双11号为材料,应用化学诱导剂WP2,对诱导剂施药时期、用药浓度和处理次数进行筛选,获取最佳施药次数和浓度,诱导成功中双11A,并应用于新品种选育和杂交种生产.[结果]研究表明,化学诱导剂WP2 0.08 ~0.09 g/L浓度施药2次诱导的雄性不育系中双11A效果最好.以化学诱导的雄性不育系中双11A为母本,选育了杂交油菜新品种赣油杂8号.在2011 ~2013年度江西省区试中,该品种2年平均产量2 256.98 kg/hm2,比对照增产11.29%.2年平均产油量983.33 kg/hm2,比对照增产21.15%.含油量43.50%,硫甙含量为21.15 μmol/g,芥酸含量为0.[结论]研究选育的赣油杂8号不仅产量高,稳产性也好,含油量高,抗性强,在生产上应用推广将能促进油菜生产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油菜(Brassica napus L.)华油杂9号和华双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单株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期及播种期与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华油杂9号比华双5号增产,主要原因是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多;早播有利于直播油菜冬前个体生长,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而不同播种期所要求的最适密度不同,早播条件下低密度更能发挥增产潜力,迟播条件下增加播种密度、加大群体的增产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油杂6号为材料,研究了5种自配壮苗素(SSA)对油菜幼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自配壮苗素中,以T2配方培育油菜壮苗的效果最好,能有效增加油菜的绿叶数和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使株型更紧凑,有利于提高油菜幼苗素质.(2)5种配方对油菜产量有不同的影响且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以T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2 917.60 kg/hm2,比对照增产20.41%;其次为T3处理,产量为2 701.04kg/hm2,增产11.47%;T4产量为2513.86 kg/hm2,增产3.74%.相关分析表明,壮苗素提高油菜产量是通过增加一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来实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4、0.7916.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视角重建技术的作物三维表型高通量获取系统成本低、获取效率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自旋转式拍摄平台易于搭建,但植物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抖动对点云三维重建和表型解析精度有一定影响。为评估旋转式多视角成像在小麦植株三维表型解析中的适用性,基于植物旋转设计了便携式小麦植株三维表型高通量采集系统,选取穗期不同品种的小麦植株作为实验样本进行点云重建,基于Hausdorff距离评价了重建点云的精度误差;并基于人工测量数据,对所提取的表型指标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植物旋转式重建的点云与相机旋转式重建的点云有较高的一致性,点云精度差距基本控制在0.4 cm以下;获取的叶长、叶宽和株高的均根方误差分别为0.79、0.13和0.53 cm,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3.26%、7.63%和0.74%,表明该方式适合穗期的小麦植株表型重建,具有较高的点云重建和表型提取精度,并为小麦植株表型评价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油菜株高的遗传基础,以2个甘蓝型油菜株系DH-7-9(矮杆)×DH-G-42(高杆)杂交后代连续自交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90个家系)为材料,在西宁和武汉2种环境下进行株高性状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株高表现连续变异并且符合正态分布。利用前期构建的遗传连锁图,结合2种环境下株高性状鉴定数据,采用Win QTLcart 2.5软件复合区间作图法(CIM)进行QTL定位和效应估计,结果表明,在2种环境下共检测到11个与株高性状相关的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17%~10.45%。在A10连锁群上,主效QTL(q PH-X-A10或q PHW-A10)在两环境下可重复检测到,可解释10.24%~10.45%的表型变异。将156个拟南芥株高基因与该主效QTL置信区间对应的油菜基因组上的723个基因进行同源比较分析,在主效QTL区域内预测到2个株高候选基因Bna A10g07740D和Bna A10g12020D,其对应的拟南芥同源基因分别为ATGA20ox2、GA5/ATGA20ox1和STA1,均与拟南芥株高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以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21号为材料,采用大面积生产上常见的3种移栽种植和2种直播种植方式,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方式的用工、农资和农机成本,探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结果表明,5种种植方式都能取得高产,平均产量达到3 282.30 kg/hm2,变幅为2 899.50~3 642.00kg/hm2,虽然移栽种植的产量水平和总产值分别高于直播种植429.25和2 189.18元/hm2,但直播种植的生产成本低于移栽种植2 098.81元/hm2,经济效益基本持平。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油菜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占60%以上,其中收获用工成本又占人工成本的50%左右。因此,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应用直播种植、机械收获,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黎兰献  程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35-15637,15679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湖北地区近年应用推广的13个"双低"油菜品种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油112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排序均位居第1,该品种菜薹口感甜脆爽口,鲜薹及菜籽产量高,经济性状优良,可作为"油蔬两用"油菜主导品种应用推广;华油杂62和沣油5103权关联度分别位居第2、3位,加权关联度分别位居第3、2位,二者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油蔬两用"油菜的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长江流域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的萌发出苗特性,选取了23个来自长江中、上游种植区域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了种子萌发出苗试验,并对其主要表征萌发出苗特性的14个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23个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中,隶属函数分析综合排名在前的中双11号和油研10号油菜萌发出苗时的幼苗活力指数、根长、幼苗茎干鲜重最大;综合排名靠后的金皇后和荣华油6号,其幼苗的茎干重和千粒重最小。平均隶属度0.52的7个品种依次为中双11号、中油589、亮油9号、油研10号、油研50、志远油8号和秦油6号,这些品种在萌发出苗时幼苗的活力指数、根长、幼苗茎干鲜重和千粒重等参数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油菜轻简化直播种植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油菜苗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相关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甘蓝型油菜苗期的抗旱性,为甘蓝型油菜抗旱种质的筛选提供可借鉴的指标、方法,同时为抗旱育种、栽培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在遮雨网室对油菜苗期进行干旱胁迫,于胁迫的第0、5、10、15、20、25天分别取样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等的变化。采用综合抗旱系数、抗旱指数、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同类型种质抗旱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被考查的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程度各异,其中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迟钝,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反应敏感;根据抗旱性量度值(D值)的聚类结果,将10个油菜种质划分为抗旱性强、抗旱性中等和抗旱性差3个抗旱级别。抗旱相关指标的变化表现为,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大,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面积下降幅度变大,而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活性相对值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MDA含量相对值与品种抗旱性呈负相关,而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相对值与品种抗旱性呈正相关。10个参试油菜种质中,94005、中双11号和中双9号抗旱性强。【结论】采用综合抗旱系数、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菜苗期抗旱性进行评估,可以较好地揭示指标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油菜在连续干旱胁迫下,其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叶面积可作为油菜抗旱种质筛选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