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预处理对板栗总酚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褐变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酚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褐变又是制约板栗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板栗总酚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采样时间、水冲洗时间处理板栗离体组织.测定了其总酚音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月25日所采样品,其总酚古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降到最低值;板栗叶片经水冲洗1h后,其总酚音量、多酚氧化酶活性降到最低值.因此,在进行板栗的组织培养时。采用4月下旬所采样品会有效地减轻外植体的褐变;采回的叶片先用水冲洗1h后再进行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将会减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Polyphenol Oxidase Activities and Phenol Contents in Tissue Cultur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研究了阿月浑子、枣树和葡萄组织培养苗生长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组织培养材料的褐变指数相关性不明显,总酚含量与材料褐变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褐变严重、褐变指数高的材料多酚含量特别高.说明褐变发生的条件是复杂的,不只是多酚和多酚氧化酶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组织培养过程中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该文研究了阿月浑子、枣树和葡萄组织培养苗生长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组织培养材料的褐变指数相关性不明显,总酚含量与材料褐变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褐变严重、褐变指数高的材料多酚含量特别高.说明褐变发生的条件是复杂的,不只是多酚和多酚氧化酶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产生机理及克服方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结合近几年研究所的新进展,从多酚氧化酶(PPO)的定位、性质及其底物出发,论述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的机理,认为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酶促褐变,即由多酚氧化酶催化多酚类物质生成褐色物质所致,褐变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酚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讨论了褐变的影响因子,提出了克服褐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几种橄榄材料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橄榄不同材料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比较了AC和PVP等附加物质对橄榄PPO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芽的PPO活性比较高,与对比材料茶叶新梢相比,其PPO活性要高出2-5倍;AC和PVP的配合使用对抑制橄榄材料的褐变有协同作用。本试验结果为组织培养中橄榄外植体材料的选用以及抑制褐变物质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驱蚊香草不同外植体的多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褐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多酚含量、PPO活性与其褐变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不同pH培养基、不同温度处理在驱蚊香草褐变控制中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驱蚊香草不同外植体的多酚含量及PPO活性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多酚含量、PPO活性与褐变率存在着显著相关性,不同pH培养基、不同温度处理对褐变抑制的最佳条件为pH值6.0.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7.
荔枝褐变的主要原因是多酚氧化酶的酶促褐变,以及多酚氧化酶引起的其它次生代谢物而使其发黑变质。另外,在果实衰老过程中,因膜脂过氧化破坏膜结构,为酚类物质的酶促褐变创造了条件,加速了酶促褐变。JianSun等通过硫酸铵盐析分离纯化荔枝多酚氧化酶(PPO),利用内源性底物表儿茶素和外源性底物儿茶酚比较分析了荔枝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其结果表明,内源性底物和外源性底物对荔枝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激活效应不同,底物中添加乙二胺四乙酸钠时,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均表现为最弱.  相似文献   

8.
就植物组织培养而言,污染和褐化现象较为常见,是影响组织培养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污染主要由真菌和细菌导致,褐化则主要由外植体中多酚氧化酶激活导致。笔者从2种问题的根本成因入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污染和褐化防治措施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析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变是由于植物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在褐变过程中,酚类物质被氧化后产生醌类物质,这些物质呈棕褐色,它们会逐渐扩散到培养基中,抑制其他酶的活性,毒害培养的材料,使组织和培养基变褐甚至变黑。在木本植物,尤其是热带木本植物及少量草本植物中,此现象较为严重。一褐变的影响因素褐变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随植物品种、外植体的部位、及生理状态等的不同危害的程度也有不同。(一)植物品种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不同品种间的褐变现象是不同的,由于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上的差异,有些植物品种组培难以成功,有些…  相似文献   

10.
<正>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发生褐变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问题经常成为影响外植体分化,甚至存活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克服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影响外植体褐变的因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以及再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测定了9种不同品种/基因型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的多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的活性,对其与柑橘愈伤组织褐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柑橘品种/基因型间多酚含量和PPO活性有明显不同;多酚含量高的宽皮柑橘类胚性愈伤组织容易褐化,葡萄柚与甜橙类的次之,说明柑橘胚性愈伤组织褐化与多酚含量成正相关;PPO活性与柑橘愈伤组织褐化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大叶栎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大叶栎多酚类物质含量对初代培养外植体褐变的影响情况。[方法]将大叶栎外植体接种在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和抗坏血酸的MS培养基上,观察其褐变致死情况。同时对大叶栎不同年龄、不同部位试样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对初代培养外植体褐变的影响,初步研究降低大叶栎初代培养外植体褐变的措施。[结果]大叶栎不同器官、不同部位的试样多酚类物质含量不同,多酚类物质含量与大叶栎初代培养外植体褐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99),在培养基中添加1.0~3.0 g/L活性炭和0.1~0.3 mg/L抗坏血酸有利于降低大叶栎初代培养外植体的褐变,活性炭的效果略优于抗坏血酸。[结论]大叶栎初代培养外植体的褐变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烤烟品种CB-1各部位不同采收成熟度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CB-1不同部位烟叶无论成熟度高低,在整个烘烤过程中PPO活性均高于对照K326。整个烘烤过程中上、中、下3个部位不同处理在46℃左右时PPO活性达到一个高峰,而此温度点正是酶促棕色化反应的敏感期,54℃之后烟叶中PPO活性基本消失,不同部位及成熟度之间差异不大。整个烘烤过程下、上部烟叶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曲线变化规律,而中部叶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因此,下部叶适当早采降低烟叶采收成熟度、中部烟叶适当提高烟叶采收成熟度、上部烟叶采取适宜的成熟度,有利于抑制棕色化反应,提高烟叶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4.
甘蔗嫩叶鞘外植体褐变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甘蔗品种嫩叶鞘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甘蔗品种、取样季节和光照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褐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基本培养基中,以N6培养基的外植体褐化率最高(35.44%);当蔗糖浓度为40g/L时,外植体褐变程度最大,而当蔗糖浓度为30g/L时,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最高;不同甘蔗品种之间的外植体褐化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以Badila的最高,福农81-745的最低;在冬季取样,6个品种外植体褐化率极显著增加,而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则极显著降低;与全暗培养相比,光照培养(12h/d)的外植体平均褐化率(35.44%)显著增加。因此,在春季取样、采用适当的基本培养基和蔗糖浓度,在暗条件下对甘蔗嫩叶鞘进行离体培养,可显著减少外植体褐化率,并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文祥  王金荣  李珺  赵秀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399-17401,17415
对导致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总结并简述了防止和减少褐化的相应途径以及非酶促因素对组培中外植体褐变的影响,旨在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最后对褐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产业化构想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6.
枣幼胚培养中褐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建立枣幼胚离体培养体系时品种、外植体、活性炭、接种方式和基本培养基对褐化的影响,其中,外植体是枣幼胚离体培养时褐化的关键因素。取出早脆王胚珠,剥去珠被接种可以有效防止褐化。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珠褐化不同,其结果与品种及接种方法有关。完整接种的早脆王胚珠随其成熟度的增加褐化加重,但切开远胚端接种金丝丰和冬枣的幼嫩胚珠更容易褐化。加倍的MS培养基可以促进早脆王幼胚褐化,附加活性炭可以减轻早脆王完整胚珠褐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抑制条件对梨汁褐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不同抑制条件对梨汁进行处理,分析梨汁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褐变程度。结果表明:在实验所涉及的温度区域、酸试剂和抑制剂浓度范围内,对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褐变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以8个牡丹品种为试材,对外植体多酚含量、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及其与褐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牡丹间的各个生理指标及其褐化率之间差异显著,同一品种同一部位的不同外植体间各个生理指标及褐化率之间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叶柄的总酚含量、POD活性与褐化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292<0.05,P=0.0186<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256,-0.7942.叶片的MDA含量与褐化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202<0.05),相关系数为0.79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