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伟平 《农业考古》2012,(3):348-351
明清以来,江南乡村的社会经济结构经历了四次比较大的变迁,先是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开始经济繁荣,乡村中的传统稻作农业逐渐被商品化更高的棉、桑种植取代。乡村中与稻作农业相关的信仰发生转变,市镇乡村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使其取得了当地祭祀中心的位置。清末直至民国时期乡村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受到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实质上是对乡村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对我国城乡关系的重塑,在政策驱动、市场主导与资本逻辑的相互配合下,乡村振兴却忽视了乡村内部的社会资本复建与乡村外部社会资本的重构。以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归宿的乡村振兴,亟需突破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困境,试图运用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期望以社会资本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江南乡村具有典型的水乡景观,但是随着城乡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江南乡村的景观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挑战和冲击.文章从分析江南乡村景观生态特征和现存问题入手,从生态规划的角度,对江南乡村景观环境更新的生态化策略讲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93-195
由于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迁,推动了乡村会社结构的变迁。此现象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结构理论、乡村社会结构的特征、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影响等方面对乡村社会结构与变迁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并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中的探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一词出现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虽起源于西方,但就其内容而言,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几千年来,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乡村社会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社会资本,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乡村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资源,将会对中国乡村社会继续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乡村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特征的分析,来说明乡村社会资本对中国乡村社会发展以及乡村现代化可能产生的各种效应,以便对乡村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个可能的解决视角。  相似文献   

6.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理解乡村治理的变化,必须研究乡村治理理念的转变。中国乡村治理理念的变化并非无关联性,传统的治理理念对近现代的治理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政权建构的实践正在影响着中国乡村的治理理念,中国乡村的治理理念的继承性又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国家政权的建构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政府推动下的乡村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冲突,应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坚持优先发展和融合发展两大原则,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从法律制度上通过健全治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关键作用、加强文化建设等规范乡村社会治理,从而实现以村民权利表达为中心的乡村社会治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乡村社会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通过对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本文以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会治理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为研究对象,对乡村社会治理内容进行阐述。从4个方面分析影响乡村社会治理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构建完善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强化治理工作水平,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村民自治意识,规范管理村级组织、优化基层工作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政府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乡村社会林业外溢性和乡村社会林业的弱质性只有通过政府的积极有效干预,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政府干预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方式与政策选择应结合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现实阶段和山区经济的实际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以江南乡村居民的空间感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村民的乡村意象,基于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学历进行乡村意象感知差异分析,并从认知地图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群体的差异进行分析。寻求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意象要素进行合理的保护,保留并挖掘乡村文化特色,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为乡村的开发与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唤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