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一种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实施,在统筹小农经济要素,发挥农业规模化效益;保护农民土地产权,保持土地政策的稳定性;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其他非农收入;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吸引外部资本注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现状以及实践调查发现,现阶段农业生产托管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发展困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发展,并针对存在的困境,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持续壮大托管组织,积极发挥示范效应;积极完善相关制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劳动力再就业,增加农业增收渠道;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引导资本下乡。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托管因素等外部特征及经营特征等内部特征对粮农生产托管决策的影响,运用Logit模型及解释性结构模型,基于11省44县市2 060份粮农生产经营数据,对粮农选择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及层级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耕作面积、种植收入占比、服务价格及示范作用等11个因素均显著影响粮农托管决策,其中,服务认知、示范作用对托管选择有显著正向作用,服务价格则与托管选择负相关,不同经营特征、家庭特征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托管选择;2)分层结果表明,表层因素有4个,包括种植收入占比、服务价格、兼业情况和服务认知,中间间接因素有2个,包括土地耕作便利性和示范作用,深层根源因素有5个,包括耕作面积、经营主体类型、土地细碎化程度、家庭人口数和经济发达程度;3)各因素通过3条路径发生作用,其中,示范作用在提升粮农认知、促进托管决策中至关重要,且以土地特征为主的经营特征作为主要根源和间接驱动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要素配置、家庭收益结构及托管成本,优化粮农生产决策。因此,应通过强化标杆示范引领、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与政府双调节机制等,提高农户托管认知,规范服务价格,有效促进托管市场的供需匹配与托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托管是一种新型经营服务模式,被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当中,因此,获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甘肃省甘州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农业托管服务模式进行研究并优化,以利更好地开展农业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哈尔滨市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3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绩效,包括生产玉米、大豆、水稻3种生产作物。通过建模分析得出3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绩效存在明显不同,龙头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另外两种经营主体。对于玉米生产,主要原因包括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于大豆和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差异是主要原因。生产技术的提高对于专业大户和农业合作社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19,(24):242-245
农业生产托管作为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对于整合农村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宁晋县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在不断强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粮食产业联盟+服务产业园+市场化运作"的"垄上行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对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的组织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管理机制等成功因素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推广和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并针对土地托管协会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助力土地托管协会转型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优化耕地产权配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385户粮农调查数据,利用SFA与Probit模型,按照耕地产权是否从弱生产能力主体转移给比较优势主体以减少租值耗散的思路,探求全程托管是否优化了耕地细分经营权配置,利用PSM模型探求全程托管对耕地利用率的积极效果。结果表明,全程托管优化了耕地管理权和操作权在农户间的配置,有效解决了由于政策、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农户对土地保有个人偏好等原因,导致的耕地在不同生产能力农户间配置的扭曲和效率损失;在对耕地细分经营权再配置效果影响方面,全程托管不论相对于服务完全内化的经营形式还是接受分散环节外包服务的经营形式,都会优化耕地投入产出,弱生产能力农户将耕地管理权与操作权转出的越彻底,耕地投入产出得到优化的程度越大;全程托管对种植玉米耕地投入产出的优化程度大于对种植大豆耕地投入产出的优化程度。因此,应防止托管组织垒大户,构建“安心机制”降低弱生产能力农户参与托管所遇阻碍,引导大豆托管服务规模扩大和服务技术提升等。  相似文献   

7.
徐娜 《中国农资》2021,(4):14-14
与南方地区土地细碎化现象不同,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托管方兴未艾。在第六届现代农业(农资)产业创新模式南北对话高峰论坛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宁逵表示,对于黑龙江省来说,农业生产托管是一个突破,也得到了相关农业部门肯定。新形势呼唤经营模式创新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据突出位置,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年播种面积2.1亿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已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8.
土地全程托管种植模式是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变、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变和农民收益主体不变的前提下,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新探索,能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托管合作社与农户共赢的一种新型生产服务方式。2011年兴化市陶庄镇试行土地全程托管种植模式,不仅有效避免了因土地流转带来的矛盾,而且全新的种植模式得到托付农户的首肯,在其他农户中也产生了强烈反响。为了更好地推行土地全程托管种植模式的成功实践,加快土地全程托管种植模式在更大范围的推广,笔者通过座谈、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分析了土地全程托管种植模式的主要做法与成效、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推进土地全程托管种植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地方政府加快落实。本文旨在通过多角度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带领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经营规模,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提出中肯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聚焦2014、2015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其次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推广既不改变农户承包关系,又保证地有人种的托管服务模式,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其三要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和作用,扎实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服务外包和契约选择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河南省3 305份农户调查数据,以服务外包为研究视角,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河南省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样本农户小麦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7,土地的产出弹性最大,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小;2)服务外包程度越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越高;3)服务外包中,农户签订空合约、口头合约等非正式契约比书面合约更能提高其生产技术效率,农户与服务提供方关系的远近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因此,鼓励农户参与服务外包;鼓励农业服务组织提高服务质量,甚至通过纵向合作实现服务规模化;当前不应强推生产的合约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土地流转体制改革和规模经营等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大量的农业产业工人、农民经纪人、新型农场主等将应运而生,为农村培养急需人才和新型农民已迫在眉睫。但目前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与现代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加快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职能;启动农业职业教育立法;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招收半农半读学生;强化农业产业就业准入制度,加快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大支持力度,制定实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振兴计划,扩大农业类专业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基于2019年7—12月在甘肃省内调研的农户微观数据,立足不同土地规模下农户生计分化的视角,采用二元Logit和PSM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以及土地规模在上述影响路径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土地规模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绿色生产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土地规模负向影响农户无公害农药施用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对农户地膜处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不显著。2)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不同类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均能显著抑制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悖离。3)在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商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路径中,土地规模因绿色生产类型不同而发挥的调节效应方向不同,在无公害农药施用环节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在地膜处理环节发挥负向调节效应。4)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够显著缓解小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其中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影响力度最强,商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次之,农村合作社最弱。因此,为了推动农户绿色生产意愿转化为行为,应进一步加快农地流转,针对不同绿色生产行为,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强化自身统筹协调能力,商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完善绿色农产品交付检验标准,政府应重新整顿农村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内标准化管理。应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定制适合农户绿色发展的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运用制度形成原理及产权理论解释了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形成的困境,地方集体组织与政府、农户之间相悖的利益关系以及农户残缺的农地产权是农地流转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地方集体组织利用职权通过对农户农地产权的侵蚀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依靠政府的力量变革农村中的部分生产关系、削弱地方集体组织的权利是农地新制度形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中上游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战略区和发展相对滞后区。经济林是落实国家对黄河流域中上游生态目标和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背景下,黄河中上游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带来的劳动力不足,成为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经济林生产为例,探讨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决策机理,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课题组的专项调查数据,利用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生产环节外包选择和程度的行动逻辑。结果表明,经济林种植户选择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和程度均较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大部分家庭经营资产对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和程度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劳动替代效应,家庭农机数量抑制了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选择行为;家庭兼业化程度则可能因影响农户经济林种植模式而降低了生产环节外包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劳动力流动、服务外包及二者的交互项等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以河南省2 058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为例,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小麦种植户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CLAD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样本农户平均技术效率为0.707,且农户之间技术效率具有较大异质性和不均衡性;2)劳动力流动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近距离流动下的粮食技术效率大于远距离流动下的粮食技术效率;3)服务外包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种收全部关键环节外包的技术效率大于不外包或者部分关键环节外包的技术效率;4)劳动力流动和服务外包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链接关系,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推动服务外包程度,服务外包又反过来能够刺激劳动力流动,并能够抑制劳动力流动对粮食技术效率带来的损失。鉴于此,提出发展地方产业增加就近就业机会、加大关键环节外包程度和土地流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农业机械服务外包现象入手,基于相关理论分析,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OLS)、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广义矩估计(GMM)等计量方法,分析农业女性化对农业机械服务外包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农业女性化程度加深会明显促进农户选择农业机械服务外包。(2)当户主为小学学历、青年或中年,村庄处在西部或中部地区时,农业女性化对农户选择农业机械服务外包的影响更显著,且中年群体的激励效应大于青年,中部的激励效应大于西部。(3)农业女性化通过扩大农业劳动力约束和增加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来影响农户的农业机械服务外包选择。据此,提出加强对女性农业劳动力的技能资本投资,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缓解农业劳动力约束,使机会成本转换为发展红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空心化伴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经营的代际传承成为当前乡村产业兴旺面临的重要问题。农地三权分置实现了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方式化解代际断裂困境。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面临土地碎片化、流转成本高昂等困境,进而掣肘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作用发挥,亟须进行农地制度创新。基于S县G镇实地调研发现“意见筛选机制”“用途划片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有机组合极大盘活了农地资源,形成集中连片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村产业兴旺奠定了基础。提出尊重主体差异性、建设集中型农地流转市场以及组建农地流转中介机构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市栾城区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农户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探究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增大,单位面积均资本投入和均毛收入增加,而单位面积均劳动力投入和均净收入减少,说明扩大耕地经营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土地由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不同种植类型的规模效应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粮食作物和核桃在中等规模型(0.67~3.33hm2)生产效率最高,而草坪种植则在小规模型(0~0.67hm2)生产效率最高。3)影响不同种植类型的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不同:户主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与粮食作物、草坪生产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是否从事其他工作与粮食作物、草坪生产效率均呈显著负相关性;化肥农药投入与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呈负相关性,与草坪生产效率呈正相关性;年龄对草坪、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影响均不显著。因此,适当推动土地流转、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加大农业先进技术投入等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首先必须将农业的生产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其次是要减少农业人口,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和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而中国目前要完成这一转变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耕地资源稀缺;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业科技进步缓慢等,都成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而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历史和制度,又有思想和资源原因以及产业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