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制订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要任务,当前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描述模糊、淡化知识性考量、对学生主体关注不够、特色不够显著等问题,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变革要求,运用自由高等教育理念对此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新时代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责任、产业变革推进新农科发展和关注新时代农林院校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从学科到课程提倡交叉、开设批判性课程、开放学习以带动实践、制订目标评价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与综合大学和财经院校差别不大,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优势。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与一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不能只是简单的"工厂式"订单人才培养,应该面向重点培养专业通用能力、专门能力和综合能力,把银行、保险、证券三个行业证书的要求和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紧密联系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高等农林院校的政策优势,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人才和农业保险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科教基地是农林院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集科研、教学、实践为一体的重要场所,也是农林院校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提升农林院校科教基地管理水平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探讨农林高等院校校外科教基地管理方式,以充分发挥科教基地的优势,为农林高等院校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4.
高等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专业是新农科和新工科相互融合的学科专业,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本科院校是高等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的先行者、引领者和示范者。通过对3所不同办学层次的高等农林本科院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从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发展布局、教学组织模式、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核心课程与实验实训环节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对当前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面临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进人才分类塑型,推动教学组织创新,深化通专教育融合等农业院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林院校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必要在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在"哲学"与"农学"、"知识"与"能力"、"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内在关联与逻辑之中寻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目标,继而在尊重历史与现实、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从培养主体、培养平台、培养过程、培养方式等方面对农林院校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林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结合都市型农林院校发展实际,围绕动物医学特色专业建设,从传统与现代动物医学结合进行人才培养以及"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越兽医师计划、人才培养成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等农林院校机械类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分析了当前高等农林院校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反馈评价系统、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教学实践环节的系统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内容的高等农林院校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框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等农林院校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与运行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推行大众化教学理念,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渠道,需要积极转变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目标。以农林院校的测量学课程为人才培养的探究对象,介绍该课程的发展现状、模块化内容体系构建,总结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农林院校测量学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以为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林院校的法学教育,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就业倾向等方面,应该依托农林院校专业特色,发挥法学教育在不同专业领域中的比较优势。从农林院校的背景、农林行业对于具有法学知识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体现出农林院校在法学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农林科多样性人才培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个性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日益发展趋势,如何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多样性人才已成为环球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农林院校如何面对这一形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林科多样性人才,是亟待研究和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科人才培养的实践,在对农林科多样性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创新管理制度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探讨,以期在建立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一、正确认识农林科多样性人才培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