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夜光遥感在渔业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概述了夜光遥感应用于渔业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夜光遥感数据特点、渔业灯光提取方法、渔业信息拟合及应用,重点介绍了DMSP-OLS数据和VIIRS/DNB数据及其优缺点,渔业灯光识别及渔船信息提取,以及夜光数据在灯光渔业中的应用,为夜光遥感数据应用于灯光渔业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遥感数据空间结构信息快速获取,该研究以Matlab为平台,开发研制了遥感数据分形和地统计分形软件系统(FGARS).该软件系统具有良好的图形用户界面,且易于修改扩充.通过高光谱数据分形测量、城市空间结构多重分形分析和森林空间异质性分析等3个实例,表明利用该系统进行分析能正确的表达不同区域的空间结构信息.这为利用分形、地统计这两个新的工具从遥感数据中提取空间信息带来了很大便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分析近30年太原市建成面积扩张方式、特点及驱动因素。[方法]利用改进归一化差异城镇指数(NDBI)分别提取1987、1996、2006年TM遥感数据和2016年OLI遥感数据中城市用地信息,结合人工目视解译提取不同时期太原市建成区边界,并采用分形维数模型进行建成区空间动态变化的定量研究。[结果]1987—2016年建成区面积扩张显著,但不同时期扩张的特点和结构的合理性不同。1987—2006年受到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影响,建成区以向四周扩展为主但不规则程度较高、结构不合理;2006—2016年在地形和政治经济双重因素影响下,南部成为建成区扩展的主要方向并将长期保持向南发展的趋势,同时由于城市规划作用的增强,该时段建成区表现出线性扩展的特点,扩展的方向性较强,结构较为合理。[结论]受地形、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建成区扩展方式和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4.
利用TM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数据,结合地面调查与GIS技术提取广西都安县的石漠化空间分布信息,选取该区域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土地利用程度、离民居点和道路的距离等因素,定量研究了喀斯特石漠化发生率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人口密度超过一定阈值时,人口密度对石漠化强度有较明显的影响;经济密度对石漠化的产生具有普遍影响;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对石漠化的影响明显;离民民点和道路越近,人类活动强度对石漠化的影响越大。强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分布面积在离居民点和道路距离的第一个缓冲区内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5.
陈旭  何宽  常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73-975
在RS和CIS的支持下,对武汉市3期遥感影像图进行分析处理,提取该市建成区范围信息,得到建成区扩展演变图;再利用空间分形模型对该市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状况进行分析,发现1991~1995和1995~2005年的空间分形维数均增加,说明2个时段内武汉市城区的扩展以外部扩展为主,其边缘不规则程度增加,向外扩展的稳定性降低,随意性变大,且有进一步复杂化的趋势。最后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演变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制度和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人口因素是其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尺度区域卫星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法提取乌蒙山区2015年建设用地信息,利用分形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乌蒙山区建设用地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区域差异规律,应用灰色关联法对分形特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乌蒙山区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高,面积大于10 km2的斑块仅有1个,为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908 km2;(2)建设用地分维数D排序为云南片区四川片区贵州片区,各片区稳定指数SK介于0. 392 0~0. 421 3之间,乌蒙山区建设用地空间结构稳定性总体较高;(3)乌蒙山区38县(市、区)建设用地分形特征差异明显,普格县空间结构最复杂,稳定性较低,赫章县空间结构最简单,稳定性较高;(4)建设用地分形特征主要受平均形状指数的影响,斑块数对建设用地分维数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水边线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最活跃和开发利用强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快速而准确地监测海岸线的动态变化对于海岸带及近岸海域使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大尺度、全天候、快速、高频度动态观测和低成本等突出优势。综述了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的瞬时水边线自动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阈值分割法、边缘检测法、数学形态学法、神经网络分类、小波变换法、分形理论法等方法自动提取瞬时水边线,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探讨了水边线提取技术研究在近海水产养殖增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志鹏 《乡村科技》2019,(5):118-120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为研究区域,提取2002年和2016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软件进行预处理、裁剪等,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将庆阳市西峰区土地资源分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6类。然后将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监督分类,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庆阳市西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域是近15年较为稳定的土地类型,面积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殷小菡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3):81-82,130
基于多元遥感数据,以2001—2015年15年为研究的时间尺度,对莱州湾地区湿地景观时空演变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5年间,随着人类活动(如卤水开采)的增强,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2.5×104hm2,其中有43.63%转移为人工湿地(盐场和养殖区);(2)卤水开采和盐场建设等人类活动是影响莱州湾地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最大因素,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地破坏了区域内自然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0.
东江湖、水府庙水库和大通湖是湖南典型水库,以上述3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结果、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研究区水质变化驱动力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大通湖流域以耕地为主,水府庙水库流域内耕地和林地比例差异较为相似。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对3个水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东江湖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因素、林地及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水府庙水库的水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因素、建设及耕地面积比例的变化。大通湖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变化。湖泊受污染情况是大通湖水府庙水库东江湖。  相似文献   

11.
吴光理  董士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31-20232,20274
以密云水库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形特征的ETM+遥感影像提取水体信息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双层地毯法计算像元的分形信号,并对其进行水体信息特征分析;其次选用下分形第4尺度进行水体信息提取,利用水体指数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提取精度为98.12%。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水体信息,为以后水体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化和空间化表达是评价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从人类活动基础、人类活动方式、人类活动结果3个方面构建人类活动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空间叠置法等方法 ,综合运用统计、遥感、地形和交通数据,对宁夏中部典型生态脆弱区人类活动强度进行空间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人类活动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明显,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3.
森林类型识别技术是遥感分类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是实现森林类型分类的新方法。资源3号遥感影像可为森林类型提取提供新方向。以资源3号遥感影像作为基础研究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选择分形网络演化法进行多尺度分层分割,并结合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以及植被指数,构建了适用于森林类型提取的决策树模型,并与分割尺度不同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层分割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分类精度高于单层分割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6.1%和12.5%。说明建立多层分割的决策树分类方法适用于森林类型的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1987年和2002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ENVI 4.0平台下提取曲阜市1987~2002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信息,利用FRAGSTATS 3.3软件提取研究区的斑块指数、形状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研究区建设用地、林地面积增加,农用地、水域面积减少;斑块数量、密度增加,形状指数降低。这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应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并进行合理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植被物候参数遥感提取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遥感方法提取植被物候具有宏观、高效、便捷的特点,利用遥感提取植被物候结果可以从较大尺度上研究整个植被生态系统的物候特征。【方法】文章以植被物候遥感提取的过程为线索,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植被物候参数遥感提取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系统描述了植被物候提取的遥感数据资源,包括遥感专题指数和遥感数据来源;归纳了植被物候遥感提取的技术方法,包括时序植被指数重构技术和植被物候参数提取方法;总结了植被物候遥感提取结果验证途径和误差来源,地面物候观测数据和模型模拟数据是直接验证的途径,他人研究成果和植物生理参量的地面观测数据提供间接验证的途径,误差来源于遥感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以及植被物候提取技术方法。最后,针对当前植被物候遥感提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研究对象、数据来源、技术方法和结果验证这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论】尽管植被物候遥感提取的大量研究在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方面都取得明显进展,但在研究对象、数据来源、技术方法和结果验证这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关键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土地盐渍化、沙漠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研究土地盐渍化与沙漠化遥感解译标志,为防治盐渍化、沙漠化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TM影像数据为信息源,提取遥感影像特征信息,建立土地盐溃化与沙漠化遥感解译标志.[结果]根据土地盐渍化与沙漠化遥感解译标志以及区域地形地貌、人为活动,将哈密盆地土地盐渍化与沙漠化分别分为轻度盐渍化、中度盐渍化、重度盐渍化以及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等类型,并分析其综合变化情况.[结论]通过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初步分析了哈密盆地盐渍化、沙漠化变化情况,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省为例,基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3)》各项数据,研究省域内部农用地经济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农用地质量的区域分异明显,等别表现出由北部黄淮平原区、中部江淮台地平原区、南部丘陵地区逐步递减的规律。探讨农用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发现农用地经济质量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控制,人类活动进一步扰动其分布格局,使其更加复杂和多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形理论的哈巴河县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提取基于遥感影响的哈巴河县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通过分形模型,计算2008年的土地类型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并进行分析,为实现哈巴河县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择SPOT-6卫星高精度遥感影像,以人类工程活动区域为解译范围,以RGB彩色合成图像作为解译的标准图像,经图像校正与增强、图像融合与图层叠加处理后,对景谷县自然地质环境、人类工程建筑等地理要素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了遥感解译.结果表明,景谷县3大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山体陡峭区域,主要受植被破坏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类活动加剧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破坏。通过检索和分析近40年关于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素的文献,发现大熊猫栖息地主要干扰因素为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竹子开花、竹子病虫害、放牧、旅游开发、道路建设、采伐、采矿等。通过文献梳理,指出现有研究区域集中,未来应拓宽研究范围,加强从人地关系视角研究大熊猫栖息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指出现有研究中,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素以定性研究为主,未来应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探索大熊猫栖息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建立影响因子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干扰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