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蜂王浆水分含量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秀阿贝折射仪法和手持糖量计法,对100份蜂王浆的折射率和因形物含理进行测定,得出回归议程和对照表,利用回归方程或对照表,以阿贝折射仪法或手持糖量计法,测定1份是王浆样品的水分含量,仅需10min左右,比目前常用的减压加热干燥法快约60倍,测定结果与减压加热干燥法比较,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波加热法快速、便捷、加热均匀、成本低的特点,采用不同微波加热功率、不同加热时间,对不同含水量、不同粒度的苦杏仁进行含水量测定,并与国标“低恒温烘箱法”进行比较,以期得到微波加热法测定苦杏仁水分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法”"测定苦杏仁水分含量的最适条件为:当水分含量≤8%,粒度1/4粒时,采用微波炉解冻档(259 W)加热,加热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直接干燥法测定大豆粉中水分含量的条件,使试验结果更快捷、更准确。[方法]依据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直接干燥法测定大豆粉中水分含量,根据测定值与指定值计算出Z值,进行能力验证考核,分析比较该试验的最优条件。[结果]考核样大豆粉水分含量指定值为6.81%,标准偏差为0.12%,而通过试验得到的水分平均值为6.92%,Z值0.91。试验最优条件为称量瓶质量小,烘烤时间3 h,称样的质量3 g左右。[结论]该研究可为大豆粉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分含量对近红外测定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分含量对近红外测定小麦蛋白质含量结果的影响。[方法]以全籽粒小麦为研究对象,研究近红外品质分析过程中水分含量对小麦蛋白质含量预测结果的影响。在连续改变样品水分含量的条件下采集小麦的近红外吸收光谱,并用预测模型测定它们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水分对近红外光谱吸收及预测结果有很大影响。小麦水分含量的升高使其在整个近红外区域的光谱吸收都明显增大,直接影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测定误差随样品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小。当样品水分与建模样品水分含量相近时,样品水分差异引起的测定误差可以忽略不计。[结论]在用近红外测定小麦蛋白质含量时,应使待测样品保持合适的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采用微波加热技术测定大豆等油料作物种子水分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最适测定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升温时间8min,标准偏差在0.028%-0.040%之间。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节能省时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曾兰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91-3191
利用微波加热法测定腊肠中的水分含量,研究表明:将微波功率调到500 W,腊肠样品取5 g,加热时间5 min,所测定的腊肠中水分含量与恒重干燥法测得的水分含量一致,而速度却提高了36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一种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大米中水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卡尔费休水分仪测定大米中的水分含量,并将其测定结果与国标的检测方法直接干燥法测定大米中水分含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表明,卡尔费休法测定的大米中水分含量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重现性好、操作方便快捷,可用于大米中水分的分析检测。[结论]研究可为大米中水分的日常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GB5 4 97- 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中 ,两次烘干法的测定原理是试样在1 0 5± 2℃中烘干 30~ 40min后称重 ,但高水分的玉米在 30~ 40min内不一定能够使其中水分降到 1 6%以下 ,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卡尔费休法快速分析烟用香精中水分。[方法]经自动预滴定和卡式试剂的标定后,采用卡氏试剂对4种烟用香精中的水分含量进行滴定,并滴定环境中的水分以消除背景干扰。同时根据加标前的测定量、加标量和加标后的测定量计算回收率。对烟用香精进行6次平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结果]卡尔费休法对烟用香精中水分分析结果理想,相对标准偏差在1.65%~2.54%,回收率为93.46%~106.15%。采用该法对4种烟用香精水分进行测定表明,不同香精的水分含量有明显差别,水分含量在1.49%~5.74%,结果满意。[结论]用卡尔费休法分析烟用香精中的水分具有灵敏、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为烟用香精中的水分测定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组织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1代杂交种、本地意蜂,从2009年的野藿香和2010年的石榴、鬼针草3种植物的不同花期生产蜂王浆,研究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含量差异.结果表明,2个品种蜜蜂所产的蜂王浆中10-HDA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本地意蜂>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1代杂交种.同一个品种的蜂群所产的蜂王浆中10-HDA含量不随花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根据蜜蜂营养原理,设计了一种螺旋藻营养添加剂,经饲喂蜂群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螺旋藻营养添加剂能使蜂群提高王浆产量19.82%,能延缓15日龄工蜂王浆腺退化。  相似文献   

12.
从产浆框上哺育蜂的分布、蜂王浆产量、幼虫接受率等方面研究产浆框两侧不同巢脾的排列对产浆的影响,试验证明:在蜜粉源比较丰富、群势较强的条件下生产蜂王浆,产浆框两侧排列任何巢脾,对产浆框上哺育蜂的分布和幼虫接受率都基本无影响;产浆框两侧分别排列大幼虫脾、封盖子脾、蜜脾,粉脾、空脾,产浆量差异不显著(P>0.05);浆框两侧分别排列3种子脾,产浆量差异不显著(P>O.05),因此。在产浆过程中不必调整产浆框两侧巢脾,这对指导蜂王浆生产中产浆群的管理,以及人工育王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工蜂营养转化及王浆腺发育的机理,设计组合了4种蜂王浆增产剂,经试验表明:3号蜂王浆增产剂为最佳。与对照组相比,饲喂3号蜂王浆增产剂组,蜂王浆产量能提高23.62%~27.15%,能延长工蜂王浆腺发育盛期至少3d。  相似文献   

14.
对蜜蜂幼虫移虫后72h,55h,48h3个取浆周期及1日龄、1.5日龄、2日龄、2.5日龄幼虫与王浆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2h,55h,48h取浆周期,分别采用1日龄、2日龄、2.5日龄幼虫的王浆产量比较高。其中以72h,1日龄的幼虫组合王浆产量最高,与其它2种组合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西方(ApismeliferaL.)采用1和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的王台接受率和不同时间取浆浆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率(80.67%)极显著高于1日龄(49.33%)(P<0.01);(2)1和2日龄幼虫产浆的台平均产浆量最高峰分别在各自移虫后第84h和第72h,浆量较高时段分别在移虫后第78—90h和第68—78h.2个日龄幼虫产浆最高浆量之间及浆量较高时段的浆量均无显著差异,但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的比1日龄幼虫的提前12h达到台平均产浆量高峰和浆量较高时段.(3)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其总产浆量可比采用1日龄的增加56%.通过试验认为,西方蜜蜂产浆采用2日龄幼虫,并在移虫后第66—78h内取浆最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取浆时间(48 h和72 h)对蜂王浆产量和成分的影响。以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利用免移虫蜂王浆生产技术生产蜂王浆,测定48 h和72 h取浆时单个王台中的王浆产量和单个幼虫重量以及10-HDA的相对含量、挥发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72 h取浆时王台中王浆产量和幼虫重量都显著高于48 h,但两者10-HDA含量差异不显著;两者都含有21种相同挥发性成分和15种相同脂溶性成分,但48 h取的王浆含有更多的特有挥发性成分,而72 h取的王浆含有更丰富的特有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组试喂不同营养添加剂,观察营养物对王浆增产的作用,试验证明,可提高王浆产量21.18%。同时,通过解剖工蜂王浆腺,从生理学角度进一步证实营养对王浆增产的效果,并探索了王浆增产的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营养不良的ICR纯系小鼠的幼鼠,分别以含王浆R型和Y型851口服液,按2.6-6g·kg-1体重剂量连续灌胃15d.结果显示,2种口服液均可显著地促进生长,增强体力以及心脏的耐缺氧力.以4—6g·kg-1给SD纯系大鼠连续灌胃30d,可明显地降低其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升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升高SOD/LPO比值.这些结果提示,含王浆851口服液可以加速脂质过氧化物清除.含王浆Y型851口服液可减轻硫代乙酰胺(TAA)诱发的转氨酶(SGPT)升高,提示有保肝作用.对抗癌药环磷酰胺(CT)诱发的荷瘤鼠白血细胞(WBC)减少症,大剂量(6g·kg-1)组含王浆R型和Y型851口服液亦呈现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使WBC数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9.
过滤处理对不同厂家蜂王浆中10-H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厂家生产的蜂王浆为材料,通过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蜂王浆中10-HDA含量,并对其中10-HDA含量最高的蜂王浆进行不同孔径的滤布过滤处理,对滤液进行10-HDA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蜂王浆中10-HDA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经不同孔径的滤布过滤,会显著影响蜂王浆中10-H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蜂王浆中不同活性组分对大鼠降血脂效果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新鲜王浆经过180目滤网过滤,滤液再逐步经过0.5 μm、0.1 μm和0.05 μ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分别得到5种蜂王浆活性组分.试验用健康雄性Wister大鼠,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后第9 d,大鼠眶静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值.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蜂王浆及各活性组分实验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分组后连续6周灌胃蜂王浆及各活性组分,同时继续给予高脂颗粒饲料喂饲,之后各组大鼠取血测定TC、TG和HDL-C.结果表明:42 d后,新鲜王浆(A组)、经180目滤网过滤的滤渣(B组)、经0.5 μm陶瓷膜过滤的滤渣(C组)和再经0.1 μm陶瓷膜陶过滤的滤渣(D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含量;A、D组和经多次过滤后的滤液(F组)都有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含量的作用;在提高HDL-C含量方面,A组、经0.05 μ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的滤渣(E组)和F组都起作用,其它各组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