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建设提出了很多振兴政策,其中倡导实施"农村现代化"对日本农业农村的建设与振兴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研究日本农村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重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努力促进城乡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借鉴美国、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演进的经验,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改革的对策.笔者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应是建立国家所有农民永佃的土地所有制,同时,应把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山东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探索城乡经济发展出现差距的原因。从城乡居民收入、财产状况和生活水平3方面介绍了其发展差距,从城乡区位条件、城镇化水平和农业产值比重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山东省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深化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城乡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确权登记颁证是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有利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规范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减少和化解农村土地纠纷,为推进我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5.
确权登记颁证是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有利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规范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减少和化解农村土地纠纷,为推进我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指出应科学、全面地评价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从质和量两方面认识农村城镇化水平,划分农村城镇化阶段,评价农村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但与此同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也变得更加鲜明起来,因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城乡差距的拉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力。本文旨在针对江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消除城镇化的思想、体制和政策障碍,实行以大城市为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搞好城镇规划。  相似文献   

9.
论战后日本农户的兼业现象及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兼业现象在日本的长期存在,与日本对农业的过度保护政策紧密相关。为了解决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日本政府的基本思路是在逐渐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大背景下鼓励支持专业农户的发展,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日本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而言,对农业的保护要适度,农业的基本出路是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规模化经营;政府要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58-160
西藏"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而城乡物流一体化有利于打破城市和农村的隔阂,实现城乡物流效益最大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西藏城乡化的发展进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藏物流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西藏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开拓当前农村市场、拉动内需的首要问题。推进农村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县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为依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上层次、上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体系,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和发展,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发挥好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就地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与乡村振兴战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具有较好的耦合性。在现阶段,就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在城乡协调发展中应有作用的发挥。本文在探讨就地城镇化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优化路径,希望能对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协调性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只有解决“三农”问题,经济社会才会稳定,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只有使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大量吸纳和转岗农村富裕劳动力,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乡村城镇化管理,缩小城乡差距,才能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日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历程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农民利益、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战后高度重视并较早建立起了覆盖全体农村劳动者和农村人口的、在许多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人类社会分工开始,通过分析城乡差别、分离与对立,指出乡村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主张加快农村发展,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安徽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大量的人口转移到了城镇地区,使得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安徽省政府面临最为突出的问题。安徽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将从根本上改变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农地入市将纳入规划,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为进一步推动安徽省农地市场化流转,为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带来根本性改革,从而打破当前城乡二元体制的土地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农业金融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城镇化与农业金融发展直接存在密切的关系,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金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城镇化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失衡、"大城市病"等社会问题,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追求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乡村生产要素集结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核心。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受区位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向内涵提升,人口回流趋势明显。在就近迁移、就地改造两个方面,安徽省形成了大城市扩容、中小城市产城一体化、中心集镇建设三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