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宁远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宁远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深入剖析当前茶叶产业存在的茶园基础设施薄弱、龙头企业对茶农增收缺乏带动作用、茶叶销售网络和茶叶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宁远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思路,主要包括创建标准茶叶基地(园区),促进规模化生产;加强市场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标准化水平;发展茶叶中介组织,提高茶产业组织化程度;培育优质品牌,开拓茶叶市场;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等对策,以期促进宁远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黔南州的茶农为调研对象,从个性特征、家庭特征等4个因素对茶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绿色发展背景下茶叶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状况。结果表明:黔南州茶农是否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取决于茶农对该项技术的了解程度,了解程度越高则越容易采纳,反之亦然。因此,在今后的茶叶生产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加强对茶农的技术培训以及完善相关的政策等。  相似文献   

3.
沈薇  梁晔 《农技服务》2023,(7):108-110
茶产业是桐梓县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对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桐梓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从产业规划布局、基地建设、宣传推介方面分析桐梓县茶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投入高、茶叶加工企业实力弱、财政支持不足、区域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从优化产业布局、夯实基础设施、加大技术培训与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龙头茶企培育、强化招商引资与政策扶持、加大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扩大茶叶出口,是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危机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20年的茶叶贸易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权重指数对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比较,并以双重双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影响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中国茶产业的国际市场在不断拓展,目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与其他出口大国相比相对较弱;从茶产品来看,绿茶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产品,尤其是小包绿茶长期保持绝对优势,但红茶的比较优势明显不足。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制约因素主要有劳动力成本上升、茶叶技术创新能力弱、出口茶叶质量低和农药相关标准不完善等。因此,提出增强茶叶技术创新能力、推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0—2016年统计数据,从云南茶叶生产、茶产品种类、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等方面探讨云南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借此分析云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通过加强云茶营销能力和品牌建设,建立投融资长效机制,加快茶叶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与技术推广,提升茶农整体素质,加快标准化茶园建设,促进茶产业融合来促进云南省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贵州金沙县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对该县茶产业在生产和品牌建设上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发展中存在的茶园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茶园标准化管理程度有待提高、品牌整合和宣传推介不够等主要问题,并从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升茶园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宣传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2)加强茶农使用农药知识技术培训;(3)创新茶产业组织模式;(4)大力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5)建立茶叶绿色生产补贴制度;(6)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茶叶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茶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涨、国际绿色壁垒设置、节俭政策出台等不利因素,茶叶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产品库存积压,茶农积极性受到挫伤,造成设备闲置,大面积停工停厂,甚至出现茶园抛荒迹象,茶叶产量下降、质量下滑。加快转变茶产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特色茶产业将成为时代潮流。笔者对安砂传统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发展现代特色茶产业具体措施,为茶叶相关部门及茶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理念是指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5大基本理念之一,发展绿色农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茶农+种植合作社"模式下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并结合4家茶叶种植合作社的案例分析了该模式下的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绿色生产激励、绿色生产监督、"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绿色生产成本及败德行为收益是影响茶农绿色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提高绿色产品收购价格、完善监督惩罚机制、构建信任合作机制、加强质量信号传递、降低交易成本能够有效作用于以上影响因素,从而提高茶农绿色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运用SWOT分析法,对信仰茶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指出信阳茶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茶产业链短、集中度低、茶园基础差、营销理念落后、茶农绿色生产观念不高等。同时具有地理位置、品质和品牌优势,提出信阳茶产业发展应延长产业链条、加强茶叶产业化组织建设、优化茶树种植结构、转变生产和营销观念,推动信阳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泾县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对茶树病虫害进行安全、有效地控制,保障了茶叶的质量安全,提升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茶农收入,促进了泾县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茶产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叶是江苏丘陵山区的优势特色产业,是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本文阐述了茶产业在江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针对江苏茶园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江苏茶叶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促进江苏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南涧县是大理州茶叶主产县、云南省重点茶叶基地县及全国茶叶百强县。文章基于南涧县2021年底的茶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剖析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品牌弱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困难和短板,提出推进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和专业村建设、提升茶叶绿色加工能力、实施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双推进、构建新型营销网络等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南涧县茶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农业局分别在朱村、河坑、雾溪乡建立了茶叶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区,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法来控制茶园病虫害,以期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使云和县茶叶的产量与质量得到提升,茶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茶农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促进云和县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泰顺县是全国绿茶优势产区和重点产茶县,2013年茶叶种植面积7.1万亩,茶叶总产值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3,茶产业是该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泰顺县茶农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栽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就整体而言,茶叶生产仍存在农残超标的质量安全隐患。探讨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发展无公害茶产业,生产绿色、安全、健康的无公害茶叶是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5,(12):34-35
茶叶是我国开发利用较早的绿色饮品。茶叶的种植在南安市的广大农村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种植水平不高、产业化程度不足、品牌树立不够等问题。因此,认真调查研究,客观分析原因,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办法,对进一步推进南安市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茶叶是江苏丘陵山区优势特色产业,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是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本文针对江苏茶园现状、目前存在的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江苏茶叶绿色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促进苏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民的收入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三农问题关注的核心,茶叶有史以来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我国种植茶叶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茶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地区生产种植者的生存问题,从近几年茶业整体的发展态势来看,茶叶产量持续增加,茶产业发展的走势是比较稳定,但我国绿茶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茶叶单价不高,然而茶叶生产成本却不断攀升,茶农的毛利润不断挤压,这导致茶叶生产者的种植动力开始下降,尤其中青年劳动力在比较利益的趋势下抛耕弃种,本文从茶产业发展整体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天台县三州乡的茶农的实地调查,探索地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茶产业中影响茶农收入增长的因素,为提升茶农收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茶叶产品销售提供了新途径。基于互联网+,以贵州省为例,分析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基于供应链协同,搭建茶产业的平台,形成联系茶农与消费者的互联网+茶产业系统,并提出了基于供应链协同的互联网+茶产业系统业务组织与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20.
汉中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以来,陕西省汉中市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影响、阻碍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包括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产工艺停滞不前、科技力量投入不足、茶叶品牌多乱杂等,导致汉中茶叶生产效率低下、名优茶总量小、品牌优势不明显、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单一、产品缺乏竞争力、效益难以提高,因此,面对重大发展机遇,汉中黍产业要取得更大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如增加科技投入、适度扩大规模、整合茶叶品牌、加大投资力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