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87-6989
乡村旅游即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乡村风貌、农村生活与农俗风情为主要载体,以农业和乡村为旅游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镇江市客源市场充裕,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田园风光,为镇江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动农业旅游的开发,不仅能推动镇江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改善镇江的旅游产品结构,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简析了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镇江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开发深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同时资金投入不足,旅游项目缺乏,宣传促销不到位。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镇江市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系列对策,即,做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味,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突出当地旅游品牌特色,打造精品线路,规范管理,加强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发展与移民工作问题复杂,倍受多方关注。本报告通过实地调查,在客观了解三峡库区移民生活和生产现状基础上,指出影响库区发展的"瓶颈"就是移民的教育培训与就业问题,而解决这个"瓶颈"就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按需培训、注重实效"这六大原则,根据移民特点分类进行"职业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新型农业劳动者培训",从而努力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带动一家"的培训效果,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和"努力使库区的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的"三有一新"总目标。  相似文献   

3.
体验经济时代云南省发展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娟  叶文  宋文姝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79-7982
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度假成为旅游发展的趋势,以山地资源为依托开发休闲度假旅游,是云南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旅游发展模式由观光向度假转型的必然选择。笔者根据云南省自身的资源禀赋状况以及旅游发展现状,从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的特征出发,对云南省发展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的一些策略方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洁  黄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51-22453,22460
后靠移民参与库区旅游开发有利于移民安置与致富发展,有利于库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后靠移民在参与库区旅游业时面临的观念、旅游业基础、参与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提出了促进水库后靠移民参与旅游业的对策:科学的观念革新和示范推广是前提,高效的库区旅游开发质量是基础,良好的移民参与能力和参与层次是关键,完善的配套政策与扶持是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杨仙岭旅游资源特征、旅游者的感知和认知、区位条件和空间竞争、旅游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将杨仙岭旅游形象定位为以风水文化为主导,以山林乡村生态环境为依托,集观光游览、运动健身、休闲度假、会议疗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郊山地旅游区.并按照TIS概念,围绕着“中国风水第一山“的核心理念,精心设计杨仙岭的旅游形象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国反贫困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高原山地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山地高效农业正成为高原地区最大的发展特色。高原山地的山多平地少的地貌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山地高效农业就是以山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条件,来加强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虽然在高原山地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自然物种,但是其生态环境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本文就主要对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对山地高效农业的特点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山地高效生态农业复合产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峡库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农村贫困化现状以及移民安置容量进行分析,阐明了三峡库区农业手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的紧迫性,同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提出了山地高效生态农业的构建及其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特色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特征,认为其存在主体动力不足、建设水平较低、小城镇功能特色不突出、规模效益较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根据城镇类型分类步骤,将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可选择模式划分为4类:①生态建设推动型,通过生态移民,解决城镇化人口要素,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和吸纳能力;②特色农业拉动型,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以政府为后盾,营造良好的特色农业外部发展环境;③以精品旅游产品为依托型,科学规划,使旅游与城镇协调发展,打造出精品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名镇;④商贸加工拉动型,通过布局调整,提升对外贸易能力,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城镇商贸设施。这4种模式均立足于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可为黑龙江省特色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9.
马剑平 《农技服务》2011,28(1):82-8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将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结合起来的一种休闲方式,对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以贵州桐梓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例,阐述桐梓县立足"三农"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74-9977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分析了重庆农业旅游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指出重庆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处在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过渡的时期,还存在"小、散、差、弱"等问题和结构性问题,产品缺乏鲜明的主题、尚未形成完整的农业旅游产品体系。该研究在分析重庆农业旅游产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重庆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发展生态产业是库区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库区后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的现状,分析了三峡库区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对三峡库区、重庆和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并以秭归县农业产业变化状况为例,构建了以蔬菜、柑橘、生猪、沼气等产业为主的生态产业链循环体系。提出了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沟通信用、风险共担等稳定机制,保证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发展生态旅游途径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发展意义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峡库区生态旅游途径和建立相应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四化”同步推进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三峡库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库区"四化"同步发展存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和工业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理念加快推进库区城镇化,以特色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新型工业实现库区工业生态化,并同步推进信息化的"四化"同步发展途径。从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大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科学选择工业主导产业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三峡库区农业发展的供给侧改革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需解决的问题、改革的重点、存在的问题、改革的途径5个方面。基于三峡库区农业发展的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以下3个方面对库区农业发展的供给侧进行改革: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发展竞争力;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农业。  相似文献   

15.
以三峡工程主体所在的重庆市三峡库区22个区县为评价单元,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5个方面选取20项指标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多因子加权法计算各区县生态文明指数,并运用ArcGIS 10.5软件的自然断点分级法对各区县生态文明发展程度进行空间分级及可视化,分析近10年来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初步揭示库区各区县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短板.研究发现:①2006-2016年,重庆市三峡库区各区县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但各区县增速差距较大.生态文明指数均值由2006年的0.135增长到2016年的0.413,增幅为205.93%,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江北增幅为370.53%,最小的武隆增幅为150.49%.②2006-2016年,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高低集聚格局基本稳定,但以生态经济为主导优势的新型高值区正在形成.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以巫溪、巫山为集聚中心的库区东北部,以石柱、武隆为集聚中心的库区东南部,以及正在形成的以渝中为中心的主城区;而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大片区域.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成库后,库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产业空心化日益突显;随着库区移民投资的逐渐减少,库区城镇化动力已显不足。本文分析了库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建设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以ARCGIS9为工作平台,应用多级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度评价并进行了协同性等级划分,针对各等级提出了城镇化和生态的发展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陈桂芳  张宏  田艳  杨远亮 《农林科学实验》2013,(23):266-267,269
通过调查三峡库区典型区县(万州、开县)库岸不同生态环境的植被和土壤类型,收集库区气象和社会经济情况资料.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因素变化与血吸虫病传染源输入、钉螺孳生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环境适合钉螺滋生,钉螺和传染源输入可能性也极大,存在血吸虫病发生流行的潜在性危险,应加强血防监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要做好三峡区的扶贫,移民工作,必须加大开发力度,通过合理开发土地,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开发农副产品,达到库区贫困人口增收;通过开发高新技术,促使库区工农业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注重人才开发,提高库区人民的素质,是开发土地,农副产品,高新技术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栎类天然次生林是三峡库区重庆市典型的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首先综述了重庆栎类天然林经营现状,介绍了先进的培育珍贵大径材栎类林、促进栎类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和技术方法,为三峡库区栎类等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与参考,对于促进库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陡坡地饲草玉米生物篱的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地水土流失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构成双重压力.生物篱技术是一条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潜力的坡地改良利用途径.本研究以饲草玉米为纽带营建坡地生物篱模式,经4 a定位试验探讨了其生长状况和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饲草玉米生物篱能有效改善陡坡地土壤性状、固持土壤、截持径流、减少养分流失,对减少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保持和提高坡地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