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3月30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张秀荣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芝麻种质基因库的构建、发掘与育种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为我国芝麻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资源,实现了全基因组精准发掘和分子育种技术重大突破,使我国在芝麻研究领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全国芝麻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张海洋一直致力于我国芝麻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先后主持国家"973""863""948"、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等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芝麻课题30余项,主持开展芝麻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遗传育种及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等研究工作。近5年来,在芝麻遗传基础与基因组学、优异基因挖掘、抗病耐渍种质创新、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张海洋组织全国主要科研力量完成了芝麻基因组  相似文献   

3.
水产动物基因资源和分子育种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各种组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促进了基因资源发掘和分子育种技术的跨跃式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水产动物基因组项目相继启动,水产动物基因资源和分子育种研发也随之进入快车道,为实现水产资源深度发掘利用和经济动物的批量快速育种奠定了重要的组学基础。我国在水产养殖动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基因资源的利用及分子育种技术的研发仍存在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农业领域分子育种及基因资源研究的国内外形势,展望了我国水产动物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油所)建于1960年,主要以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及其他特种油料为研究对象,设有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功能基因组、基因工程、栽培生理、植物营养与施肥、植物保护、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品质化学分析、质量监测和产品加工10多个学科专业,是我国从事油料作  相似文献   

5.
科技短波     
《新农村》2017,(8)
<正>我国芝麻研究跃居国际领先最近,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完成的"芝麻种质基因库的构建、发掘与育种应用"项目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团队历时30年,构建了覆盖全国30个省市和世界五大洲42个国家、编目信息达30多万条、全球数量最多的芝麻种质库,率先完成芝麻全基因组测序,注释基因2.7万多个,构建了首张精  相似文献   

6.
DNA分子标记技术可应用于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定位、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芝麻主要DNA分子标记(SSR、EST-SSR、ISSR、RAPD、AFLP、SRAP等)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今后开展芝麻品种溯源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芝麻渍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湿害对芝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芝麻耐渍性的适应机制、遗传多样性,耐渍性的评价方法等。指出今后应重点建立芝麻耐渍分子育种技术,深入研究耐渍基因,为发掘和培育耐渍性芝麻种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包含着小麦族中一半以上物种,含有小麦育种中需要的大量抗病和抗逆基因,为麦类作物的改良和育种及提高牧草品质提供了很好的基因资源.从属间和属内关系看,小麦族中含有St基因组的植物的系统学关系存在争议.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进化地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存在问题、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进展.目的是为理清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复杂的分子系统学关系以及进一步揭示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的杂交-分化和进化模式提供基础和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正>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秀荣主持完成的"芝麻种质基因库的构建、发掘与育种应用"项目,日前荣获201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评审组认为,该成果实现了全基因组精准发掘和分子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使我国在芝麻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跃居国际领先行列。  相似文献   

10.
南朝鲜的主要油料作物是芝麻和油菜,芝麻的育种工作始于1954年,油菜育种始于1964年。他们非常重视种质资源的搜集。目前已搜集芝麻种质资源797份,其中来自国外9个国家和地区的有253份。油菜种质资源634份,其中国外资源525份。 利用多种多样的种质资源改良品种已获成效。直至目前已选育出具有各种性状的芝麻品种几百个。其中含油量高于55%以上的品种4个,亚  相似文献   

11.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突破传统育种的盲目性和低效率仍是花生育种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花生基因组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四倍体野生种、栽培种及其二倍体祖先种基因组序列相继发表,大量SSR和SNP标记开发利用,花生遗传图谱标记密度不断增加,高通量表型鉴定和基因分型技术广泛应用,越来越多重要农艺性状相关QTL被挖掘定位,以全基因组选择为代表的大数据驱动的多组学育种技术崭露头角.丰富的花生基因组资源促进了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加快花生分子育种的发展,育种家已通过分子辅助技术成功选育了具有目标性状的花生种质.花生传统育种的关键在于表型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育种过程缺乏对基因型的充分鉴定和利用.而花生基因组资源、常规育种及分子育种的结合与并行发展必将推动基因组学在花生育种中的深入应用,使基因组学研究成果真正进入田间和市场,充分体现基因组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单片段代换系是进行基因分析特别是QTL分析的理想材料。建立单片段代换系,不仅可以挖掘和利用新的基因资源,大大提高QTL定位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而且使基因鉴定、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这些不连续的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还可以实现植物分子育种从个别基因利用到基因组的综合开发利用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为基因聚合育种工程积累丰富的基因资源。鉴于其在水稻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育种中的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水稻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和应用现状,提出应进一步扩大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规模,充分挖掘其作为育种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二倍体马铃薯(2n=2x=24)中存在大量优良抗性及品质性状基因,发掘和利用这些优良基因对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二倍体马铃薯基因组简单,易于进行遗传分析,因而被广泛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二倍体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现状及其在染色体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功能基因组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专业特长:植物分子遗传学(基因定位、数量性状遗传作图、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功能等位基因发掘和复杂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及其在水稻育种、遗传和进化中的应用。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年会植物分子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种质资源团队在芸薹属基因组进化方向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成功绘制白菜与甘蓝的三维基因组图谱,发现基因组三维结构与其同源基因保留机制存在密切联系,为芸薹属物种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大豆育种研究受到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简述了基因测序的主要方法及全基因组重测序在大豆育种、遗传转化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了目前全基因组重测序从发现突变位点、揭示进化关系、挖掘功能基因等基因功能和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大豆育种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为今后基因测序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图位克隆是鉴定特定表型变异遗传基础的经典有效策略。棉花功能基因图位克隆,对育种工作者创新利用种质资源、培育和定向设计新品种、提高育种效率有重要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雷蒙德氏棉、亚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等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不断完善,基因的物理位置信息已知,省去了筛选基因组文库和构建候选区段物理图谱的过程,棉花功能基因图位克隆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利用正向遗传学方法首次图位克隆了陆地棉显性无腺体Gl2e(GoPGF),目前已有20个质量性状基因和5个数量性状基因通过图位克隆策略鉴定。本文从基因符号、名称、染色体定位、候选基因等方面系统综述棉花纤维、腺体、蜜腺、叶型、株型、植株颜色、育性等性状相关图位克隆基因;并从图位克隆作图群体和集团分离分析法测序(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sequencing,BSA-seq)应用等方面系统综述图位克隆策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升级、测序成本的降低、BSA-seq等新方法的应用,图位克隆发展更加快速准确。利用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对基因功能开展全面系统的鉴定评价,将为棉花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加快棉花遗传改...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芝麻油体表达体系这一新型植物生物反应器,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含有胰岛素基因的双元表达载体PBI121质粒转入冀黑芝1号芝麻。对转化株后代进行卡那霉素筛选、PCR扩增及PCR-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显示:胰岛素基因已整合到受体芝麻的基因组DNA中,并获得了T_5转化株,胰岛素基因可以遗传到第5代转化株。说明芝麻花粉管介导胰岛素基因的遗传转化油体表达体系可行。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和重要性状形成基因是分子育种工作的两个核心要素。相对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分子育种的迅猛发展,马铃薯还处于常规育种向分子育种的转型阶段,尤其需要构建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挖掘并充分利用重要性状调控基因在辅助育种中的作用。简要总结了近5年上述两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重要成果,简要分析了我国马铃薯分子育种面临的瓶颈问题,以期为马铃薯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的由来和原理,阐释了不同的基因分型平台(GBS、DArT和r Amp Seq)和技术对实施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影响。此外,还介绍了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所采用统计模型中的四大类算法,以及全基因组选择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