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丁锐  殷伟  王晨  韩立民 《世界农业》2023,(3):108-119
在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陆域食物生产局限难以突破的背景下,“蓝色粮仓”对保障中国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与头足类五类海产品,以及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两种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在计算2003—2019年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量与海产品营养生产量的基础上,分析“蓝色粮仓”对中国食物营养贡献率的变化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量将保持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和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是需求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2003—2019年,中国海产品营养产量呈现4阶段波动变化,其中海水养殖能量、蛋白质与脂肪贡献率总体呈现阶梯式增长趋势,海洋捕捞贡献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各类海产品中鱼类营养生产量占比最高,其次是贝类与甲壳类,藻类、头足类占比都较小。(3)据预测,未来海产品能量、蛋白质与脂肪贡献率将稳步上升,到2030年将分别达到2.15%、11.71%与1.66%。因而,“蓝色粮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特别是动物蛋白需求有重要意义,未来中国应加快“蓝色粮仓”建设,强化其在中国食物营养中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稳定碳(δ13C)、氮(δ15N)同位素探讨了三峡库区一级支流小江库湾枯水期(2010.7)和丰水期间(2010.12)鱼类食物网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初级生产者颗粒有机物(POM)和固着藻类δ13C、δ15N值范围分别为-23.33‰~-21.05‰、-25.13‰~-24.54‰,3.99‰~6.25‰、4.64‰~4.79‰。POM和固着藻类构成了小江库湾食物网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丰水期间陆生营养物质输入是其食物网能量来源的一种重要补充途径。小江库湾常见鱼类食性可分为杂食偏植物食性、杂食偏动物食性及动物食性3种营养类群。在不同时期(枯水期和丰水期)小江库湾鱼类食物网营养级长度均有三级并且存在4种主要营养路径,表明了在三峡工程运行初期小江库湾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食物网结构。研究为小江库湾鱼类资源管理及生态系统恢复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对2011年9月至11月期间利用浙江千岛湖主要渔具之一的刺网采集的渔获物开展了食物源和营养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鱼类主要食物源的δ13C值跨度范围较大(-29.7‰~-23.9‰),其中浮游植物的δ13C值最高,颗粒有机物(POM)的δ13C值最低。食物源的δ15N值变化范围较小,以浮游植物最高(8.5‰),颗粒有机物最低(5.1‰)。与食物源的同位素值分布趋势相反,消费者的δ13C值浮动范围相对较小(-29.7‰~-21.6‰),而δ15N值的浮动范围相对较大(5.1‰~14.8‰)。消费者的营养级从1.9到3.6,分属于3个营养等级,鱼类的营养级全部分布在第3到第4营养级之间,且与其食性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两种外来种鱼类中的一种草食性鱼类团头鲂的营养级却高达3.4,而肉食性的斑点叉尾的营养级则仅为3.0,说明其在千岛湖的食性均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千岛湖水体中的碳源主要是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4.
上海淀山湖刀鲚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刀鲚为淀山湖鱼类群落优势种,对刀鲚食性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该湖泊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结构。2009年8月-2010年7月在淀山湖收集381个刀鲚有效胃样本,采用传统胃内含物法对该鱼食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刀鲚全年均有摄食活动,夏季饱满指数强度最高、冬季最低,秋季空胃率最高、春季最低。(2)刀鲚食物由13大类、30小类饵料生物组成。聚类分析表明,数量百分比(N%)、出现率(F%)及相对重要性百分比指数(IRI%)在衡量刀鲚食物重要性方面表现一致,而重量百分比(W%)与前三者存在显著差异。N%、F%和IRI%显示,枝角类和桡足类是刀鲚的主要食物来源;W%显示虾类、桡足类和鱼类为刀鲚的主要食物来源。(3)刀鲚食物重量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但其数量组成无明显的季节变化。(4)综合各指数结果显示,淀山湖刀鲚主要摄食浮游甲壳动物、鱼类和虾类。刀鲚食物组成显示该鱼可通过下行效应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推测降低该鱼生物量将有利于淀山湖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
一、未来农业研究的出发点 农业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产业,同时又是最基础的行业。食物是人类得以生存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和重要的可更新资源。人类最大的目标是使作物、牲畜和水产能更稳定地、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食物消费。所以,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生产足够的食物,以满足日益膨胀的全球人口对营养的需要。 土地生产力对地球上的村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房屋、燃料和衣服等都来自于  相似文献   

6.
<正> 1 不利于铜吸收的食物 铜是制造红血球的重要物质之一,又为钙、铁、脂肪代谢所必需。铜多含在动物肝脏内、菠菜、鱼类等食物中,如果把它和含锌较高的食物(瘦肉)混合食用,则该类食物析出的铜会大量减少。另外与番茄、大豆、柑类混合食用后,食物中的维生素C也会对铜的析放量产生抑制作用。 2 容易上火的吃法 牛肉与白酒同时食用容易上火。因为牛肉属于甘温,补气助火,而白酒则  相似文献   

7.
全球每年有13亿口屯食物被浪费,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危害了气候、水、土壤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今后不到37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又将会增加20亿人,我们未来又将如何为自己提供足够的食物?  相似文献   

8.
世界香蕉产业形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芭蕉科(M usaceae)芭蕉属(M usa)植物香蕉及大蕉易栽培、投产早、产量高,是发展中国家除水稻、小麦、玉米之外的第一大食物来源。大蕉70%产于非洲,主要用作食物;香蕉及部分大蕉口感好、营养丰富,作为水果消费遍及全球,其产量仅次于柑桔类水果,在世界水果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9.
徐军  周琼  温周瑞  谢平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5):4658-4664
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有效技术。δ13C可以用来判断食物网中不同生物的能量来源;δ15N主要用于确定生物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位置。通常用δ13C-δ15N图来表征某一特定时间或空间的食物网结构,但是这种方法在比较不同时间和空间食物网结构中功效较差。同时这种定性描述食物网结构也无法满足食物网复杂变化下的假说验证。应用环形统计方法,以太湖梅梁湾鱼类群落为例,定量评价了群落水平食物网能流季节演替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梅梁湾鱼类营养生态位移动的季节特征明显。进一步物种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各种鱼类角度和幅度随季节均有变化。Rayleigh检验结果表明,群落中不同种类在秋冬、冬春和夏秋均有显著的一致的方向变化;而春夏期间不显著。Watson-William检验结果表明,群落水平的鱼类营养生态位移动在秋冬和冬春季节转换中有显著差异。引起鱼类群落水平营养生态位在食物网空间中季节性移动的主要因素为可利用资源稳定同位素的季节变化和不同鱼类种群自身的食性季节性转变。同时,由于梅梁湾食物网鱼类群落杂食性水平高,季节性浮游初级生产力成为食物网能量流动的重要驱动作用。因此,在富营养化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群落水平营养生态位季节波动也暗示了系统稳定性的下降。定量评价食物网变化有助于认识和理解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在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时代将是生物学时代。绿色植物是生物界营养级金字塔的塔基,栽培植物仍将是人类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人口在持续增长,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小,粮食问题日趋严重。植物的健康转而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植物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植保  相似文献   

11.
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食物需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回顾了中国40年食物消费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消费与日本和美国比较的情况,并依据分析结果对2020年总的食物人均消费量再进行初步预测。综合世界不同的消费模式比较及未来食物营养的发展趋势,预计中国的谷物人均消费量还可能持续下降,肉类、蛋类和水产品将缓慢增加,奶类的人均消费将会有迅速的增加。2020年小康社会我国主要食物的人均消费量为:谷物人均消费量为173.5千克,肉类人均消费量为58千克,牛奶人均消费量为27千克,蛋类人均消费量为26千克,鱼类人均消费量为27千克,粮食需求的总量为6亿吨。  相似文献   

12.
罗源湾五种石首鱼类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罗源湾五种石首鱼类的食性,结果表明:它们的食物组成比较相似,但主要食物种类各有不同,棘头梅童鱼(Colichthys lucidus(Richardson))主要食物为磷虾和桡足类;条纹叫姑鱼(Johniusfasciatus(Chu,Lo et Wu))的为毛虾和磷虾;叫姑鱼(J.belengerii(Cuvier et Valenciennes))的为多毛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的为毛虾和鱼类;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Houttuyn))的为长臂虾和鱼类。五种石首鱼类的胃饱满指数除白姑鱼为65.76‰外,其余都在4.58‰~16.12‰之间,摄食强度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五种鱼类都属低级肉食性鱼类,营养级为2.3~2.6。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作为21世纪人类最有价值的食物营养来源,是新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随着科技进步,马铃薯生产将得到快速的发展,马铃薯生产在世界农业生产结构中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马铃薯的种薯及各种加工产品已成为全球经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铃薯淀粉因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纺织、石油等重要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正>鱼类是全球超过一半人口的重要食物来源,5600万人口从事或依赖渔业相关产业。但一项刊发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受到气候变暖的显著影响,全球渔业生产力正面临挑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科研人员领衔的一个研究小组就38个  相似文献   

15.
赵东升 《农业考古》2007,(1):231-234
自从人类诞生,人类就以捕获野生动物作为自己食物来源的一部分。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生存于大猛兽之间,对动物的恐惧心理(或者其他什么心理)比较重,他们主要以采集植物的果实、坚果、根等作为食物,对肉的需求也只是小型动物或者偶尔拣到野外死去的动物腐肉,他们过着一种茹毛饮血的生活。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知道了用火,这是人类在进化史上的一次革命。但采集仍是食物的重要来源,同时,随着最初武  相似文献   

16.
<正>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在推动食物与营养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这是《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鲜明特色之一。《纲要》明确指出应"加强对食物与营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研究,为我们今后开展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抓住食物生产、食品加工、食物消费与营养改善四个关键环节,大力开展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在食物生产环节,要加强食物新品种培育与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  相似文献   

17.
张小强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5):193-195205
食物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行为,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文章从三方面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变迁和现状进行了论述。针对当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中存在的食物生产结构不够合理,食物质量、安全与卫生存在隐患;食物消费结构和饮食行为缺乏有效的引导;食物工业落后,加工品种类不多、食物消费的差距在拉大等主要问题,专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提出了促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今提供人类90%食物来源的仅有20种农作物,其中75%的食物来源于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而世界玉米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转换为人类必需的畜禽食品。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应用,玉米已成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黑龙江省是我国春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粮豆总面积的30%。  相似文献   

19.
根据食物与营养、食物与农业的关系,简述重视农业对改善人类营养的作用,强调应从营养学角度指导农业,调整食物结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食物结构调整原则,应立足于贵州省情,提出了本世纪末贵州食物结构设想、存在的困难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5月13日发表一份报告,指出甲壳虫、毛虫和蜜蜂等昆虫数量众多、营养丰富,"可以作为人类食物来源之一,有助于缓解全球食品和饲料短缺现象"。报告虽然对昆虫的营养价值、开发价值提出了依据,但是侧面也看到了,目前全球范围内食品是短缺的,也就是说农业行业未来依然会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全球60亿人需要吃饭,就算不是直接吃粮食,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