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氮素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营养研究的现状,从氮素营养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群体质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籽粒产量及粒重的调控、氮素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性等方面阐述了小麦氮素营养研究的进展,并概述了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素营养机理和调控措施,进而表明了氮素在小麦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麦稀植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小麦稀植栽培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稀植栽培对小麦的生长发育、灌浆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与调控。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冬小麦分蘖与小麦苗情和产量息息相关。文章在简要概述冬小麦春季分蘖的调控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冬小麦春季分蘖调控对产量的影响以及调控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营养研究的现状.从氮素营养对小麦生理特性、群体质量与叶片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粒重的调控、小麦籽粒品质、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性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小麦氮素营养研究进展,并概述了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素营养机理和调控措施.进而表明氮素在小麦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麦矮多穗营养液不同浓度及喷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省小麦高产区存在后期倒伏,影响产量的问题,进行了小麦矮多穗营养液在小麦上不同浓度及喷期调控效应试验.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小麦高产适宜的产量结构,并根据小麦栽培理论和生产实际及自然资源条件,探讨了实现小麦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中、弱筋小麦适宜的磷钾肥配比,以期给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栽培提供参考,研究了不同磷钾肥配比对中、弱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相对固定的基础上,在一定磷肥用量水平下,施用与磷肥用量等量的钾肥能够提高中、弱筋小麦的有效穗数、千粒重,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但施用过量的钾肥会降低籽粒产量;中筋小麦以处理M-P+E-K的产量最高,弱筋小麦以处理L-P+E-K的产量最高。在一定磷肥用量水平下,钾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数来调控中筋小麦的籽粒产量、通过影响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来调控弱筋小麦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8.
小麦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氮素对小麦光合能力、生理活性、库容量、群体质量、籽粒产量及粒重的调控 ,氮素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性等方面介绍了小麦氮素营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商洛主要农作物之一,小麦产量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的总耗水量有所增加,但耗水系数却相应减少。不同生育期耗水量不同,对土壤墒情要求就不一样。本文通过分析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小麦科学管理,合理调控水肥提高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方强农场45年(1969-2014)小麦生产年度的积温记录和近24年小麦大田调查资料及产量构成,研究生育期内积温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合理调控措施,为小麦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影响小麦耕作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人为生产措施的影响,小麦品种的影响,以及浇水、施肥等都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不过气象因素的影响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气候因素主要包括光照、温度和水分等。通过对甘肃省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从光照、温度、水分等方面阐述了甘肃省影响旱作小麦工作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省地处华北平原,是生产中、强筋优质小麦的主产区。发展我省中、强筋优质小麦,除要因地制宜选好优质专用型品种外,还要在栽培管理方面多下功失,肥料的配比与合理运筹,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方面。生产上,只有根据不同品质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吸肥规律进行科学施肥,才能达到预期的栽培效果。优质中、强筋小麦的保优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较高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品质的保优和提高,使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调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麦秸秆碳氮比调控施用对烟叶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秸秆碳氮比调控施用对烟叶氮磷钾吸收的影响。[方法]2008~2009夏种季节,于云南省曲靖市板桥镇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探讨小麦秸秆及其碳氮比调控后施用对烤烟产量、产值及上、中、下部烟叶对氮、磷、钾含量及累积吸收量的影响。[结果]小麦秸秆无论单独施用,还是碳氮比调控后施用均能促进烟叶产量、产值显著提高,同时,烟叶钾含量、钾和氮的累积吸收量也均有显著增加,而且小麦秸秆进行碳氮比调控后施用更有利于烟叶钾的吸收。与不施用秸秆相比,小麦秸秆单独施用、小麦秸秆+苕子、小麦秸秆+油枯、小麦秸秆+尿素进行碳氮比调控后施用,烟叶产量分别提高6.59%、3.58%、5.98%、8.80%,烟叶钾含量分别提高3.85%、7.76%、8.82%、11.21%,烟叶钾的总累积量分别提高10.71%、11.62%、15.32%、21.01%,烟叶氮的总累积量分别提高9.76%、1.22%、8.14%、14.00%;而不同处理之间烟叶氮含量无显著差异,烟叶对磷的吸收降低。[结论]在烤烟生产中施用高碳氮比小麦秸秆,即要注意补充氮素调节碳氮比,也要考虑磷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小麦生产是河南省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维持粮食供应和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小麦产量进行准确预测可以为农业经济调控、政策制定提供重要性信息。为提高小麦产量预测精度,综合考虑影响小麦产量的相关因素,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特征变量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选取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模型解决小麦估产中的复杂性、非线性及小样本等问题。引入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对SVR模型的惩罚因子(c)和核参数(g)进行优化,提高SVR模型的预测精度。以河南省1978—2019年小麦产量数据及其特征变量数据构建数据集,并与BP、Elman等神经网络模型及优化模型进行对比仿真试验。结果表明,PSO对SVR模型的优化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神经网络,PSO-SVR模型预测结果的4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模型。其中,PSO-SVR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87%,与SVR模型相比误差降低了57.4%、与PSO-BP模型相比误差降低了64.8%。PSO-SVR模型能够提高小麦产量预测精度,稳定性好,可为小麦产...  相似文献   

15.
优质专用小麦氮磷钾不同用量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产量高低主要受品种特性、生态环境和系列农艺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品种自身因素可人为进行调节,其它农艺因子也可得到有效调控。本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对优质专用小麦氮磷钾肥投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解析,得出最佳氮磷钾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地下水位埋深和气象要素构建的小麦受渍程度特征量不足的问题,构建小麦受渍指数WI(Waterlogging index),为小麦产量预报和减灾抗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小麦种植品种“扬麦11”和“郑麦7698”为材料,通过小麦不同品种受渍处理盆栽试验,利用APSIM模型中土壤水分低氧胁迫对小麦根系影响的特征量作为小麦受渍日指数,结合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土壤水分低氧胁迫、受渍程度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结果】(1)小麦受渍时长与小麦产量增减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小麦受渍时间越长,小麦产量增减率越低。对比不同受渍时期小麦产量增减率,开花至成熟期对小麦进行受渍处理产量影响较大;(2)累计WI与小麦叶片SPAD值呈显著负线性关系,即小麦受渍越严重,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活性越低;(3)当WI≤5.3(“扬麦11”)或6.0(“郑麦7698”)时,WI与小麦产量增减率呈正相关,WI越大小麦产量增减率越高;当WI>5.3(“扬麦11”)或6.0(“郑麦7698”)时,WI与小麦产量增减率呈负相关,契合小麦受渍害影响机理。【结论】基于土壤水分构建的WI可定量表达小麦受渍...  相似文献   

17.
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钧杰  宋敏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Z3):138-141
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在相同的调控措施下,随播种期推迟,小麦产量呈下降趋势;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晚播与早播相比,晚播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籽粒的总体加工品质有所改善。在一定土壤条件下,小麦不同播种量对品质有一定影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因不同专用小麦品种类型而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在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采用适宜播种量,既可提高小麦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提高小麦的产量与质量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小麦种植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冬小麦种植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不同因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那氏778调控剂具有增加光合速率、强化代谢、双向调控、抗光氧化作用和抗旱耐涝、抗寒防冻、抗病防虫、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特殊功能。为了探讨该调控剂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2007~2008年在小麦生产上进行了拌种与不拌种以及不同叶面喷施次数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那氏778母液3 L/hm2对水4.5~6 kg/hm2拌种,再在小麦起身期和扬花期喷2次的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小麦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性、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三个方面,群体密度是影响小麦产量主要栽培因素之一,不同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5],但对垄作小麦垄上行间不同密度的研究较少,我们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本地区的主栽品种——龙麦26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