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深得张爱玲的喜爱,她曾在近三十年间多次精心修改这部作品。在张爱玲的写作生涯中,《色·戒》无疑是最为特殊的,它是张爱玲晚年最精彩的创作小说,也是在她的作品中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的小说。本文通过对"色"与"戒"的意义进行分析解读,指出小说中传达出来的人物的孤独与无奈。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园林艺术中, 江南园林以它特有的风貌呈现出来, 小巧与玲珑是它的基本特征。它能在窄小的方寸里, 以小见大, 咫尺山林, 曲折蜿转, 对比变化, 即以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空间幻境。江南园林在粉饰 上深受传统道学思想的影响即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乱目 等, 审美上最终选择了最本质的色彩黑、白、灰, 使它在色彩 和造型 上取得了素雅和典朴的统一。参3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张爱玲凭着自己的作品展现出了过人才华。而在张爱玲小说中,她擅长在各个方面用比喻来剖析人物微妙的心理,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也用比喻来渲染气氛,适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张爱玲的比喻与众不同,这些比喻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画面。在她笔下构筑起一个鲜活灵动的“动感世界“,从而反映文章的深刻主旨并形成她小说独特、巧妙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杨彦 《河南农业》2012,(2):62+64
沈从文是中国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清新、朴实、自然.特别是关于湘西乡村风情的小说,以表现人性为中心,传递出作者原始古朴的人生审美理想.对善良淳朴的民风民情等人性美的讴歌、对美的刻意追求和作品中展现出的浪漫色彩是沈从文乡土小说中重点表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小说中出现的母亲大多是有悖于伦理常识的形象,她们构成张爱玲式的"巫母群像",这种母亲形象表现出张爱玲对传统母性观的批判。此倾向的形成,与张爱玲对其母亲的情绪记忆密切相关。同时,张爱玲对母性的批判也暗含着她对女性及人性层面的理性思考与感性期待。  相似文献   

6.
牌坊是一种中国独有的建筑符号,文化内涵丰富。徽州文化源远流长,积聚着徽州审美文化意蕴美和传统形式美。徽州牌坊凝聚着徽州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与装饰艺术,用独特的建筑艺术传递着徽州区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向人们反应了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呈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及其徽州人独特的艺术审美方式,同时也表现了特有的建筑艺术价值。从意蕴与形式的角度对徽州牌坊的建筑装饰艺术进行了分析,赋予了徽州牌坊本身不一样的意义,凸显徽州牌坊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的创作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借鉴与创新表现在许多方面,而以下三个方面很值得研究者进行关注和探讨:一是对古代小说故事结构与传奇特色的创造性运用;二是在写作技巧上借鉴西方心理描写方法并与传统巧妙结合;三是在语言运用上主动向古代小说学习,提高了语言表现力。文章重点对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小说中始终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结构,因受到他人的制约,其笔下的人物难以完成自我建构,个体甚至因他者的入侵而走向异化或毁灭,这与拉康哲学中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论述相契合。借助拉康镜像论、凝视论、他者论来解读张爱玲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深入发掘其笔下人物的自我建构过程,细致辨析张爱玲运用的“窥视”笔法,通过《传奇》增订版等具体个案分析他者欺凌与自我毁灭的二元构成。从拉康式精神分析的视角观照张爱玲创作,有利于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分析色彩与心理的相互作用,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征,认为老年人对环境色彩需求的规律表现为多运用暖色调、高明度对比色调以及五行色,且根据不同类型功能的场合使用兴奋色、沉寂色、前进色、后退色。实地考察了中国古典风格和现代风格两种不同形式的老年活动场所,分析其附属休闲绿地的色彩运用现状,并针对其缺陷提出一些具体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老年公寓、老年社区以及老年公园的绿地建设提供指引,以期为老年人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户外休闲场所。  相似文献   

10.
五彩缤纷的色彩不仅能够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还能装点我们的生活,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余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而将色彩运用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也是社会发展中对精神文明需求的一种表现。因而,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鲜艳的色彩能够给人的视觉感官以巨大的冲击力,而美的事物更能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放松的心情。因此,在时代的脉搏下,需要利用不同形式的色彩来进行不同于传统的构图模式的园林设计,汲取传统构图模式的精华,推陈出新,让园林景观更符合时代的气息,更满足与当代人审美的要求。怎样更好地将色彩运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才能更好的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艺术效果。本文将针对如何运用色彩使园林景观更具有活力和特色这一话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宋代以降,中国传统水墨文人画形成所谓“墨分五色”、“运墨而五色具”、“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色彩观,水墨写意画以一种排斥色彩的态度,使中国画呈现出冷静的理性主义。20世纪西方写实性绘画及科学色彩法的的引入,给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带来变革与难题,即在水墨中如何运用色彩。本文立足社会文化的背景.从画家的画面出发,对现代水墨...  相似文献   

12.
五色草花坛是以五色草为主,和一些低矮的1~2年生草花或盆花及修剪整齐的灌木等,配置在一定的几何图形中,组成色彩鲜明的图案,具有风格独特、造型别致、色彩明快、形象动人诸多特点的图案花坛。近年来,五色草花坛大有进一步发展之趋势。五色草花坛的图案设计除了立体式绘制立面图外,一般只按一定比例画出平面图和彩色效果图即可。  相似文献   

13.
在张爱玲作品中,描写了大上海里各式各样的小人物,尤其以女性居多,张爱玲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各种穿衣打扮和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是其他作者不会着重笔墨的细节,可谓是十分琐碎的俗事。但是,在张爱玲的文字背后,她特有的文学腔调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使得读者通过这些所谓的俗事,感受到了她冷眼旁观似的隔离和孤独,显现出了一种特有的雅致感。  相似文献   

14.
五彩缤纷的色彩不仅能够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还能装点我们的生活,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余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而将色彩运用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也是社会发展中对精神文明需求的一种表现。因而,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鲜艳的色彩能够给人的视觉感官以巨大的冲击力,而美的事物更能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放松的心情。因此,在时代的脉搏下,需要利用不同形式的色彩来进行不同于传统的构图模式的园林设计,汲取传统构图模式的精华,推陈出新,让园林景观更符合时代的气息,更满足与当代人审美的要求。怎样更好地将色彩运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才能更好的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艺术效果。本文将针对如何运用色彩使园林景观更具有活力和特色这一话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这位曾风靡上海文坛的才女作家,以其自己的切身经历,再加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丰富的意象,细腻的心理刨析以及如火纯青的语言技巧,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当读者跟随小说中的人物共历生活时,一些疑问不免产生。本文仅以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中的女性形象做一探究,供热爱其小说的读者们笑谈。  相似文献   

16.
色彩作为审美重要的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充分利用好色彩的作用可以创造出出色的园林景观设计。本文主要是从色彩重要性、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应用的原则以及不同物体的色彩应用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四大块来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阎连科的小说在极端化的情境描写中呈现出酷烈的风格,这不仅体现在特殊的表现对象中,更表现在融贯于小说中的绝望情绪和悲剧色彩上。这种极端化的情境预设一方面成就了作家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也成为小说创作向前发展的屏障。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里,人物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更没有爱,有的只是因利益而联系在一起的男男女女,他们生活在一个荒凉的世界,体验的是苍凉的人生,摆脱不了的是悲剧的命运。研究张爱玲小说中的情感缺失,可以真实再现她笔下的都市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元代倪瓒的山水画和法国十九世纪柯罗的风景画进行比较研究,综合运用图像学、艺术社会学等方法,阐述了两位画家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揭示出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西绘画内涵和表现方式上的相似及差异之处,从而使我们对不同国度和时代,不同文化和形态的绘画艺术所特有的精华和异质,特有语言和趣味有更深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景观、空间、感情、时尚的同一体,它是通过人的审美体验,与人发生直接的情感诉求,从而展示其凝聚的各种不同情感;本文利用色彩的构成法则,色彩的对比调和理论来解读室内设计中对色彩的运用,室内色彩设计的方法等内容,从而发现存在其中的一些色彩设计法则,以为当今社会中对室内设计的色彩运用上存在的一些盲目和混乱,提供参考[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