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威尼斯商人》是莎翁喜剧的代表作之一,举世闻名、蜚声中外。这部作品于1597年完成,正值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黄金时代,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所以《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气氛,宣传真诚,弘扬仁爱,也体现出莎翁希望用人文主义思想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茶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艺术遗产。过去的茶歌主要反映茶农们在采茶劳动中产生的山歌、号子、小调等形式,我国茶歌最早的历史是没有文字和乐谱,茶歌一直紧密地相伴着茶农,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记录着他们的采茶、制茶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茶农在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影响下,茶歌形成体裁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艺术经验、音调素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古丈茶歌》、《请茶歌》、《雁南飞茶歌》、《湘江茶歌》、《采茶歌》、《洞庭茶歌》、《敬茶歌》、《采茶舞曲》……其中,富有江南民族色彩特点的《采茶舞曲》,以其自由舒缓的旋律流传甚广、历久弥新。近年来,当我们看到在大力提倡“茶为国饮”、弘扬中华茶文化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一个现实:茶歌的创作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就是很少有茶文化歌曲创作之精品问世,基本上都是些“老三篇”而毫无新鲜感,尤其是缺少让人欣赏到茶和人生结合感悟力强的作品。前年曾聆听到两首分别由陈文华和侯军先生作词的《茶乡童摇》,旋律非常优美,算得上是我国在近年来所出现茶歌中的上乘新作,并首开我国童声茶歌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评林晓丹先生的《瀹茶敬奉图》温州师院美术系林安君历代画家都以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为题材,用自己擅长的艺术表现手法,反映生活,反映历史。欣赏反映茶文化历史的中国风俗画《瀹茶敬奉图》(附图见彩页)会被画面那立意、线条、造型和色彩所吸引,该作品为“雁阁主”林晓...  相似文献   

4.
颜林 《百姓》2006,(8):64-65
吴芳吉的《婉容词》在上海《新群杂志》上发表后,以其情深辞美、催人泪下而轰动文坛,人们誉之为新诗人。《婉容词》之所以为读者喜爱,固然是由于这首诗在形式上别开生面,语言运用很成功,感情真挚,十分动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作品反映了当时人民在“五四”运动前后反封建争自由的社会现实。既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危害性,又批判了喜新厌旧的思想,因而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中国基层选举报告》是一部中国农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真实记录,一卷中国基层民主选举的历史缩写,一部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它为全国人大刚通过的新《选举法》修正案做出诠释,为正在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供依据。体现出作家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丹麦剧作家霍尔堡的五幕喜剧《贫穷与傲慢》,以夸张、滑稽的手法刻画了没落贵族的贫穷与自大,表现了资产者兴起、贵族衰落的必然趋势。作品语言通畅幽默,让人在笑声中品味北欧戏剧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287-289
《古谢经》是布依族的传统流传丧葬古歌。《古谢经》反映了布依族人们的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观念、布依族独特的历史风貌以及布依族社会特有的经济、社会现象。操演古歌《古谢经》的布依族丧葬仪式将该民族的传统追溯至远古的神话时代,源始的再生力量强化了集体力量与社会的统一,仪式具有心灵抚慰功能、族群认同功能与伦理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8.
《流浪者之歌》是萨拉萨蒂小提琴独奏作品中的代表作,其又被称为《吉普赛之歌》,整部作品主要表现吉普赛人自由奔放的状态,以及对命运无声地呐喊。在这部作品中萨拉萨蒂没有用多余的修饰和技巧,只是用荡气回肠的旋律抒发吉普赛人的各种情感,在如泣如诉的倾诉中给人以忧伤却又明媚之感,使人听后余音绕梁。如果说萨拉萨蒂的每一首曲子都很成功,那么《流浪者之歌》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基于此,对萨拉萨蒂作品《流浪者之歌》进行分析,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萨拉萨蒂以及他的作品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人遇骷髅的故事,其骷髅意象明显经历了从先秦魏晋散文所展示的道家至乐逍遥思想,唐宋以后宗教视域下的空幻机巧,以及世情理念下的怪异、教化性特征等几次大的演变。骷髅意象之嬗变,与道家、宗教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特定时代社会背景下作者心理特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版本考李宗玲《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篇著作.毛泽东对这篇著作历次版本作的修改,反映了他对文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过程.故比较这篇文章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版本,对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毛泽东的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阅读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云南三村》、《乡土中国》等一系列专著,沿着费孝通先生的实地调查轨迹,梳理他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农村富民的思想,从两个视角进行了讨论:一是梳理费孝通先生总结的当时农村贫困的原因,二是总结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农村富民途径。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中国、志在富民。中国基本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都植根于农村这个乡土社会,这是中国的国情。农村贫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农村富民的途径有多条,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合理解决土地问题,合理分配土地使农民的问题得到解决,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还应复兴乡村工业。费孝通先生"将所有权分散,同时又将经营权集中"的思路极具前瞻性,到今天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云梦秦简《日书》甲种《马》篇的记载,使相马经的出现时间大大提前。秦简《日书》据推断成书于秦昭王时期(见《日书:秦国社会的一面镜子》,载《文博》86年第5期),这是一部民间用来选时择日的迷信书籍,但在迷信的形式下反映了当时中下层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关秦国六畜饲养业的记载颇多,更重要的是《马》篇所载,它反映了当时秦国重视养马和养马业发展的科学水平,也为中国古代相马学史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而可信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丹麦剧作家霍尔堡的五幕喜剧《贫穷与傲慢》,以夸张、滑稽的手法刻画了没落贵族的贫穷与自大,表现了资产者兴起、贵族衰落的必然趋势。作品语言通畅幽默,让人在笑声中品味北欧戏剧的精华。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琦题写书名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史专家王伯敏和浙南地区老同志冯增荣撰写序言的《葛克俭画集》已于 2 0 0 3年 8月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收集了葛先生作品 5 2幅 ,其中版画 2 4幅 ,国画 2 8幅。版画是葛先生的老本行 ,分别记录了他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有对旧社会下层人民艰难生活的控诉 ,如《生活逼死人》《难民》 ;有对临近解放人们相互传递胜利消息的喜悦 ,如《消息》 ;有对解放后人民和平安祥生活的赞美 ,如《西湖的早晨》《上学路上》 ;有对丰收景色的歌颂 ,如《收获归来》《大种秋菜》 ;…  相似文献   

15.
刘刚 《农业考古》2008,(1):105-109
《诗经》农事诗是指那些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歌,它们是周代农业社会大文化背景下的直接产物。以农为本的社会生活决定了农事诗是《诗经》中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之一,这些作品也更直接地反映了周人的经济状况和周人的物质生活,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审美趋向产生的物质之源,在文学和社会历史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喜福会》让谭恩美这个名字活跃于现当代美国文学,成为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喜福会》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细腻地描写了四对母女自身和母女之间的感情故事,反映了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地位,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女权主义作品。本文作者试图从女性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等视角,分析《喜福会》中的女性身份议题。  相似文献   

17.
伍艳妮 《河南农业》2007,(12):50-51
《绿化树》中的普通劳动者马缨花、海喜喜、谢队长等无疑都是充满光辉、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这类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六十年代西部人民的生活状态,批判了极左时代对人性的扭曲。普通劳动者群体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容,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追求和审美认识。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讲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诗经》的时代,农业已成为国人主要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也是主要的社会生活.全社会几乎都与农业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许多政治活动和宗教活动也围绕着农业展开。《诗经》中的农事诗,忠实而形象的记录了这一点。研究这些作品.对丁我们全面认识西周社会生活,了解自西周以来两千余年的农耕社会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由写"往事琐忆"起步,掌握构思回忆性散文的基本要领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吴伯萧的《菜园小记》、唐韬的《琐忆》,从中体会散文取材的"散"、线索"阴"、  相似文献   

20.
玉川茶歌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川茶歌献疑贵州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王建唐代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他有一首著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又称作玉川茶歌,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一篇出色作品。全诗如下: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