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综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毛虫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和林产品质量提高,影响森林的结构组成和生态功能,严重爆发时甚至会改变森林的演替方向,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多年来我国学者一直重视对落叶松毛虫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落叶松毛虫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预测预报以及国内的研究展望等几方面阐述我国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毛虫的研究进展情况,为落叶松毛虫可持续控制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毛虫是我国内蒙古、东北地区主要的森林虫害之一,具有周期性爆发、突发性强等特点,对落叶松、油松、红松等树种危害极大。本文简要阐述了落叶松毛虫的生物学特征,对落叶松毛虫种群爆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如立地类型、林分结构、气候因子及人类活动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落叶松毛虫灾害防治的一些措施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分布广泛的松树品种,具有耐寒、耐干旱和生长速度快等优点,是华北地区绿化和营林的主要松树品种。落叶松毛虫是落叶松的主要病害,主要是由于林地品种单一、林下杂草茂盛、林间生态结构失衡以及防治措施不力等因素导致落叶松毛虫病害的发生,落叶松对于华北区域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落叶松病虫的研究工作。本文简述了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情况和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落叶松毛虫一经发生,就会迅速的蔓延,这就给我国的松林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为了降低落叶松毛虫所带来的损害,人们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渐摸清了它的生物特性,并找到了一系列的防治对策。本文主要围绕落叶松毛虫无公害防治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1落叶松毛虫的相关概述1.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毛虫在吉林省1年发生1代,该虫具有繁殖力强、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是危害落叶松的重要食叶害虫。落叶松毛虫大面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生态失衡造成的。目前,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可有效控制落叶松毛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东北地区落叶松毛虫蛹油超声波振荡辅助萃取的最佳工艺,建立了超声波振荡辅助萃取落叶松毛虫蛹油的数学模型,获得最佳萃取工艺为超声功率80 W,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且提取率高、萃取时间短,油脂品质好.  相似文献   

7.
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繁殖的影响及其产卵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象因子与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确定了影响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产卵和卵孵化的关键期及关键气象因子,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产卵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阿尔山落叶松毛虫繁殖的关键时期是4月下旬至6月下旬,影响繁殖最显著的气象因子是温度、降雨量和相对湿度。阿尔山落叶松毛虫上树初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高温少雨会明显降低其产卵量,落叶松毛虫上树到化蛹期(5月上旬至6月下旬)中雨以上降雨时间及降雨量多也会明显降低落叶松毛虫产卵量及卵孵化率。说明气象因子不仅影响当代落叶松毛虫繁殖,而且还影响翌年春季落叶松毛虫幼虫基数及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毛虫是松树最大的害虫,无论是原始林或人工林均有为害,是我国森林大害虫之一。近年来,落叶松毛虫在我省各地都有大面积发生,幼虫专食针叶,如落叶桧、云杉、红松等,给我国5亿亩松林带来了严重威胁。其分布之广、种类之多、危害之重,损失之巨大庄森林病虫害中都是屈指可数的。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由于林业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落叶松毛虫病害呈现高发和频发的趋势,落叶松毛虫成为林业主要的病虫害。林业技术人员应该对落叶松毛虫的危害与防治技术方法有清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落叶松毛虫病害防治工作。本文在说明落叶毛虫病害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落叶松毛虫病害的产生原因,提供了落叶松毛虫病害的防治措施和关键技术,希望对落叶松毛虫病害的防治工作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毛虫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其发生面积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发生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气温、降水对松毛虫幼虫休眠越冬和上树及化蛹的影响,建立了越冬幼虫存活率的估算模型及发生面积预测模型.预测的松毛虫发生面积70%年份准确率达到95%以上,90%年份准确率达到90%以上.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松毛虫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东北林区森林资源的新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森林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我国最为集中的原始森林区之一,屏障着西北利亚的寒冷气流与风沙流,涵养着东北地区的水资源,影响着大气环境向降雨多的方向循环,是祖国北方的生态防线,具有森林生态服务、森林物种多样、林产工业品丰富的优势。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恢复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建造新的森林,扩大东北森林区的区域面积,持续提高东北森林区的生产能力,用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满足社会对森林的多需求,实行多目标综合经营模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促使东北森林区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封山育林控制马尾松毛虫作用效果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理论及生态学观点,对祟仁、余干两地封山育林控制马尾松毛虫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控制松毛虫的技术措施,通过封山育林,改变了松林生态环境和林间小气候,增加了松林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林木生长,提高了松林的抗虫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测算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和优势度,并对其生态学意义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的广东南岭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在2.90 ̄5.34之间;物种均匀度在0.56 ̄0.87之间;生态优势度在0.05 ̄0.25之间。南岭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依群落类型不同而异,其变化表现为由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林递增。还分析了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松毛虫是我国林区,尤其是东北林区的主要害虫,危害针叶树种。通过对人工投放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投放赤眼蜂对落叶松毛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巫溪县红池坝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养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溪县红池坝地区由于历史上不同干扰强度和多种生态恢复措施的影响,形成了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一系列演替阶段。通过对不同恢复阶段群落土壤有机质和N,P,K元素含量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了其土壤养分水平。各恢复阶段土壤肥力的关联度顺序为:落叶阔叶林(0.953)>林灌过渡带(0.601)>灌木灌丛(0.559)>草本群落(0.526)>针阔混交林(0.462)>针叶纯林(0.351)。落叶阔叶树种由于凋落物丰富、分解速率快,而具有显著的自肥能力;草本群落因固氮植物的存在,也具有良好的土壤养分条件;针叶纯林则因针叶分解缓慢,土壤营养条件最差。由此可见,在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落叶阔叶树种较强的自肥能力加快对立地环境条件的改造;同时,还应重视草本群落在特定条件下的生态效益,在一些地段草本植物(特别是固氮植物)也应作为生态恢复的培植对象。  相似文献   

16.
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林类型及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火地塘林区的天然次生林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针叶林和阔叶林;6个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8个群系。低山地带分布有马尾松林和青冈—短柄栎林群系,表现出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植被特征。同时,对各群系的动态和发展趋向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皖南山区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异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生态恢复方向。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特征一直不清晰。为探明皖南山区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随林分类型、海拔和土层的变化特征,2016年10月在安徽省东至县梅城林场选择不同林分、不同海拔的6块样地,分层采集0~20 cm和20~40 cm的土样,测定了土壤酸碱度、电导率、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全氮等化学性质。结果表明:1)该人工林地的土壤化学性质主要由林分类型主导,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电导率和总有机碳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别,针叶林的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P0.05);2)林分类型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与植物群落多样性无关,主要是通过林木种类(即群落的优势种群)发挥作用的;3)海拔对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也有显著影响(P0.05),海拔越高土壤性状越好;4)随剖面深度增加,林分类型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将增强,海拔的作用会减弱。综上,调控林分类型是改善皖南山区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有效措施,种植针叶林能有效提升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增加亚表层土壤活性碳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发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对长白山、小兴安岭、秦岭、武夷山、鼎湖山、哀牢山等地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储量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析。初步结果认为:中国南、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粗木质残体储量存在差异,北方的粗木质残体储量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南方的粗木质残体储量是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海拔、林分结构、年平均降水量、自然灾害、人为干扰均是影响粗木质残体储量的因子,枯立木和倒木是中国原始林粗木质残体储量的主要贡献者。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相应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图2表2参47  相似文献   

19.
京九铁路麻城段防护林景观格局与生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森林环境价值计量方法,对京九铁路麻城段防护林景观格局与生态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京九铁路麻城段通过防护林示范区建设,防护林景观中经济林和农林间作斑块面积扩大,灌木林面积减小,但防护林斑块布局不均,林种结构仍不合理,森林覆盖率还有待提高。经济林斑块每年单位面积的生态价值最高,达191.45元·m-2·a-1,其次是农林间作斑块(186.78元·m-2·a-1)。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每年单位面积的生态价值也在170元·m-2·a-1以上,灌木林斑块每年单位面积的生态价值最低。京九铁路麻城段防护林示范区所有防护林斑块的总生态价值达4.9亿元/a。由于阔叶经济林木良好的叶片功能和较高的叶面积指数,选择适宜的地段并采用水土保持措施,营造覆盖率较高的阔叶经济林及农林间作斑块,是提高铁路防护林生态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