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村家庭隔代教养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中国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的隔代教养质量不高,对家庭中祖辈、父辈、孙辈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祖辈的教养模式欠科学、教养方法欠妥当,对孙辈的健康成长尤为不利。在农村家庭隔代教养现象日趋普遍的今天,政府与社会应负责解决农村家庭的后顾之忧,祖辈与父辈家长应在提高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改进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农村社区与学校则要协助农村家庭教育子女并提供科学的教养知识。只有通过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农村家庭隔代教养的水平,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出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家庭的质性分析,本文尝试总结归纳祖辈教养方式的类型及与父辈间的冲 突。研究发现,从教养观念与行为两个维度考量,可将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家庭的祖辈教养方式分为乐观引导型、 担忧保护型、高盼管控型、消极放任型四种。此外,祖辈不同的应对方式能够调节与父辈间的冲突,其中有效的沟通是 消解教养冲突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钱玲玲 《河南农业》2009,(10):62-62
一、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隔代教育是指现代社会中一些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在外地工作等原因,而将孩子寄放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里,由他们负起了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中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但在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中又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原因和类型。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进城务工谋求更丰厚的收入,而把孩子留在农村由他们的祖辈照看,由此产生了隔代教育。然而在农村,大多数祖辈监护人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封建,在监护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导致了很多的隔代教育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Y村为例,调查显示,Y村的隔代教育存在儿童学习兴趣低,人格发展不健全,易滋养不良习惯,亲子关系疏远等问题,对此,政府、学校、家庭要高度重视,为农村儿童塑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一、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隔代教育是指现代社会中一些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在外地工作等原因,而将孩子寄放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里,由他们负起了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遭遇的困境,分析了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政府部门、社会部门、家庭三个角度提出了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积极应对农村养老困境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事业而打拼,空闲时间有限,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来带,隔代教育十分普遍。然而,祖辈们的辛苦付出却往往"不讨好"的事例俯拾即是。这是为什么呢?山东省荣成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王丽萍认为,隔代教育费力不讨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祖辈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王丽萍说,祖辈们恪守老经验、缺乏新知识,育儿观念相对滞后,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备受关注。调查发现,浙西南山区留守子女学习缺"导"、心理缺"疏"、生活缺"助"、亲情缺"慰"、安全缺"护",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父母的观念、学校和社会努力的缺位以及隔代抚养方式等。笔者提出了相关对策:即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农村留守子女家庭的监护意识和教育责任;建立农村社区的留守子女教育和监护体系;强化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责任,政府应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9.
相较于城市养老供给“9073”或“9064”模式,农村养老主要以家庭为主,子女代际赡养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式微,养老问题成为一项重要民生问题。如何积极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让农村老年人安享晚年,亟待创新社会养老路径,弥补家庭养老供给不足。本研究基于哈贝马斯交往共同体理论分析农村“时间银行”生发原理、优势、困境与优化路径,有利于缓解农村养老压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农村老年人无法通过劳作换取生活保障,而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难以维系他们的养老需求。贵州城乡融合过程中农村老年人面临生活来源短缺、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通过对农村家庭养老困境及成因进行分析,从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传统孝文化引导教育、激发家庭养老的内生动力以及积极引入市场化养老模式等方式建立长远有效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促进农村养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模式面临的单项主体失灵和多主体协同增效失灵困境,在元治理理论的指引下构建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新模式,即协同政府、市场、志愿组织、家庭等多方力量,探索实现政府、社会及家庭三方协同供给的有效路径,以缓解当下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困难。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挑战,农村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传统家庭养老面临诸多困境,已经远不能满足农民的养老需要。政府为农民提供基本养老保障不仅完全必要,而且十分紧迫。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成功经验,在制度设计、监管和财政支持方面合理定位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3.
受二元保障制度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严重不足,随着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保障问题更加凸显.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面临着诸多困境,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结合农村养老的新需求,探索有中国特色“以家庭养老保障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核心,社会养老支持为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隔代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基于隔代教育的相关研究,通过施教者、受教者以及教育内容三方面总结农村青少年隔代教育的特点,并围绕学习与教育、心理与行为、态度与情感价值观层面分析其可能引发的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理论基础、价值观等探索社会工作在个人、组织方面介入的路径优势,有效帮助改善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以期为农村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农村面临着"靠谁养老"的尴尬境地。中国农村养老走社会化之路是中国农村养老的必然趋势,家庭支持力呈弱化趋势,但是家庭养老在居住方式、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家庭养老仍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要走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加上农村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和家庭日趋“核心化”。传统完全依靠集体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所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地区老年人在空巢现象加重、家庭地位发生转移、养老机构起不到良好作用的状况下,养老问题面临着严重困境。有必要从立法、文化教育、成立专门养老基金,加强新农保试点和培养养老专业人才方面解决这些困境。  相似文献   

18.
韩昌跃 《甘肃农业》2006,(7):116-117
我国农村养老有两种方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由于农村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难以维系。社会养老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养老方式,但也有其局限性。所以未来中国农村养老模式应该是:传统家庭养老内容经过更新的现代家庭养老与以社会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养老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仍然实行以土地生产资料功能为主的直接保障方式,农民难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农村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受到制约;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重视农村土地的产权价值,实施农村土地产权货币化的政策,建立以农村土地产权货币价值为基础的可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引发了更多关注。对河南省新蔡县乡村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较低,且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导致农村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家庭教育决定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业认知,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的人格特征。但目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缺乏科学性,监护人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方式缺乏有效性,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青少年缺乏自律意识等现实困境。家庭、学校、社会应倡导优良家风家训建设,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优化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弥补家庭教育缺口;提供乡村就业岗位,政策保障异地就学,有效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