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人民为之振奋。本从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西部大开发与云南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选择等方面探讨了云南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行动计划。西部大开发首先是教育、科技与人才的开发;高等农业教育应抓住机遇改革和适应开发的需要,加快发展,为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增大开发力度,加快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甘肃农业》2010,(7):1-1
<正>今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站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全面回顾了西部大开发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宁夏作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的自治区,更应该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全面发展农业.根据宁夏农业发展的优势,回顾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实行10年来宁夏农业取得的进展,论述了宁夏农业今后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会议强调,今后十年是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提出了7大步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5.
浅议西部大开发中的农科教统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的产业基础与前提是西部农业的大开发和大发展,农科教统筹是西部大开发、农业大发展最基本、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与措施之一,是西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性步骤,也是在生产力不够发达、资金和技术人员紧缺情况下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荒山绿化、个体承包”是中央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提出的基本政策,其实质就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将发展西部经济和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并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西部大开发的理性选择。“西部开发、生态先行”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目标,环境立法的完善,特别是西部地区地方环境立法建设,将成为保障西部经济建设,保护西部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西部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论述了西部农业开发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西部农业开发的对策,并建议在西部组建10大农业生产基地,开展3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以及6大科技示范工程;最后提出了10个应加强研究的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基础性工程是生态环境建设。本文通过分析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为了西部的发展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他发现有关西部开发主要集中在物质文明和经济利益层面,忽略了文化艺术。在费孝通看来,西部的贫困与生态失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指出生态平衡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民族共同繁荣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人文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宝库。因此,他提出要保护、开发和利用西部的人文资源,认为只有将人文和地理结合起来考察西部的开发,才是我国经济发展逐步发育成熟的表现,只有这样才符合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0.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评析及开发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农村在西部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部农村发展的好坏 ,事关整个开发事业的兴衰成败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西部农村发展必须与当地资源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相适宜 ,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基于此 ,本文定义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分析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认为量大质低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特点。提出了加大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必要性 ,并全方位探讨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围绕“新”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进行对比,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战略,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具有的新内涵,最后阐述了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研究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异特点,为各分区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使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以县为基本单元,将桂西资源富集区划分为5个生态农业区.区划结果表明,中部和南部河谷丘陵区种植业产值比较高,特色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生态农业初具规模;而北部、西北部和东部山地丘陵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粮食作物的种植占主导地位,特色经济作物比重较低.  相似文献   

13.
“五缘”是闽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础,“五缘”优势是海西建设的重要推力。本文分析了两岸关系新变化和海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认为新形势下福建的对台优势局部范围有所弱化,但总体上将进一步增强和显现,要重新审视“五缘”优势,把握海峡两岸和平与发展新契机,发现、创新并发挥“五缘”优势,为推进海峡经济区建设和两岸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良演化状态,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县域尺度,从土地、人口、经济3个子系统出发,对安徽省农村空心化程度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安徽省农村空心化地理分区明显,皖北片区基本由中低度空心化区县覆盖;皖中片区集中表现为农村中度空心化特征;沿江片区,皖南片区,皖西片区较高空心化现象明显。同时,提出整治闲置、废弃土地,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差距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为分析背景,研究了三大地区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阐述了中国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的梯度差距,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上差距产生的历史原因:提出了协三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东、中、西地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闽西北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由此缩小与闽西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该研究以泰宁县为例,介绍了该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期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加工滞后、科技含量低、资金短缺等问题,借鉴其他特色农业较为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发展精深加工、加快科技创新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生态效益型的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生态经济要旨在于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根据福建经济发展现状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目标,提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的几点思考:生态建设必须基于规模生产;区域优势要转化为市场优势;发展山地生态经济要保育与富民并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解决这些问题对发展农村生态经济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11月国家四万亿元人民币投资刺激经济方案实施以来,云南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开工建设并完工了一批重点项目,到2010年第一季度实现GDP的两位数增长取得了经济复苏的良好开端。作为云南省"一优三重"总体格局空间开发战略布局的滇西地区,在面对尚未结束的金融危机,未来可能进入一段长期的低增长时期的现实时,必须积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支持,从打牢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建设力度,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大民生建设,突出特色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格局,建设和谐社会出发,应对经济危机,全面促进滇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省部合作是国家与地方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创造性举措,也是国家与地方合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新的互动机制。在分析海西建设中省部合作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自主创新、两岸合作、城乡统筹等关键问题,探讨了推进省部合作的主要任务,提出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拓宽和优化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创新合作形式等方式推进省部合作,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要求,阐明了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一些障碍和隐患,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从4个方面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