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棚室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宗立  应芳卿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146-146,6
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白粉虱发生为害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白粉虱已成为温室、大棚蔬菜的重要害虫,本文简述了白粉虱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 ,基本摸清了白粉虱在关中地区的发生规律 :即大棚内越冬和危害——大棚周围杂草——附近露地蔬菜——大田作物、树木、花卉——返回大棚越冬和危害。根据其发生规律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温室白粉虱对榆林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通过田间调查研究,总结了其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进入秋季,部分蔬菜已经在利用大棚或者温室进行栽培,而此,白粉虱的危害会因蔬菜入室栽培而逐步加重,区种害虫主要为害大棚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吸食蔬菜叶片的汁液,为害叶片和果实,不仅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且还常导致煤霉病的发生.因此,要加强对白粉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春季大棚甜瓜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主要病害有蔓枯病、白粉病、病毒病、霜霉病等,虫害有螨虫、斑潜蝇、白粉虱等。发生病虫原因主要是没有及时调节好棚内温湿度和肥水供应,重茬及收获后没有清棚。  相似文献   

6.
<正>白粉虱是蔬菜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蔬菜大棚的发展,大棚白粉虱发生逐年加重,喷药防治常常造成蔬菜的农药残留,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采用无害化防治方法,是提高白粉虱防治效果、增加蔬菜产量品质和人民群众农产品安全的关键。一、危害特点白粉虱主要危害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对蔬菜生产影响较大。以成虫和若虫吸食蔬菜叶片的汁液,造成叶片褪绿变黄。白粉虱还分泌大量的蜜露,污染叶片和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小气候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磊  贾红  孙建印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399-3402
为获得徐州地区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大棚内外的小气候差异规律,给农事生产及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对当地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大棚温湿度进行了观测并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类型大棚内的温湿度特点,为大棚的合理选择和温室内环境因子的调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设施栽培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单体大棚和联体大棚栽培试验,研究大棚温湿度变化、番茄灰霉病发生时间和消长动态,并分析了番茄灰霉病发生与生育期、温湿度和叶花果病情的关系。从3月初至6月中旬,单体大棚和联体大棚湿度变化均呈两谷三峰的趋势,而温度变化表现为跳跃式波动。联体大棚相对湿度较单体大棚变化幅度大,且相对湿度略低。联体大棚温度变化比单体大棚平稳,且略低于单体大棚。早播、中播和晚播番茄的病害初发期分别为4月2日、4月7日和5月7日,中播和晚播番茄的最高病指明显低于早播番茄。番茄移栽越早,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单体大棚番茄灰霉病发病高峰期在4月底~5月上旬,集中出现在5月初。联体大棚番茄各轮花果灰霉病的发病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集中出现在4月底~5月初。10~15℃中低温和90%以上的相对湿度最利于病害发生。叶病发生情况与花、果病发生无显著相关,而花、果病的发生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建立番茄灰霉病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1.虫害。这里所说的虫害,主要是白粉虱。前些年白粉虱主要在北方的蔬菜大棚中为害蔬菜,近几年来,已经在南方的不少大棚蔬菜中蔓延开来。白粉虱主要为害茄果类、豆类、瓜类及莴苣等蔬菜。由于环境适宜,它们繁殖很快,发生面大,吸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荔县温室蔬菜面积发展迅猛,为白粉虱安全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白粉虱抗药性的增强,在大棚和露地作物为害逐年加重,尤以大棚蔬菜黄瓜、番茄、茄子、豆类等受害最重。2月18日,笔者对大荔县温室蔬菜之乡的埝桥乡南黄村蔬菜大棚进行了调查,所有大棚蔬菜都有不同程度的白粉虱发生。针对此虫害,提出如下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杏麦间作环境温湿度日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间作系统内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EI-USB-2温湿度记录仪及StevensPOGO便携式土壤温湿度测定仪观测杏麦间作区与杏单作区内空气和地表温度、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结果】间作区与单作区的温、湿度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气温和地温均随太阳辐射的升高而上升,随其下降而降低,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变化则呈负相关。间作区内平均空气、地表温度分别较单作区低4.53和0.7℃;间作区内平均空气、地表相对湿度分别较单作区高4.90%和3.93%。【结论】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园有降温增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东北白桦木材在人工干燥过程中易受温度和湿度条件的影响而产生黄变的特点,对东北白桦木材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及不同干燥方式作用下的变色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桦木材变色受温度、湿度影响比较大.一般情况下,白桦木材的干燥在温度80 ℃、相对湿度70%以下变色相对较小,气蒸干燥更容易导致白桦木材发生变色.就干燥方式而言,微波干燥诱发的变色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成品卷烟卷制环境对卷烟硬度、重量的影响,对环境温湿度与卷烟硬度、重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规律性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一定的条件下,环境温度与卷烟硬度、重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环境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卷烟重量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卷烟硬度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对桂中地区饲养原种蚕季节的历年温湿度与桑蚕最适宜的温湿度作比较,分析原种蚕蛹死笼率规律性,有目的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变蚕室的温度和湿度,使原种蚕的生长发育处于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提高原种蚕茧产量和质量,降低死笼率,从而达到气象指导桑蚕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核桃举肢蛾的生物学习性与温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在山西省左权县核桃产区进行野外调查,利用美国DeltaTRAK温湿度记录仪记录温湿度变化对核桃举肢蛾的影响,以掌握核桃举肢蛾的发生规律及其发生高峰期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调查分析表明,温度变化对核桃举肢蛾的发生影响不大,而湿度对核桃举肢蛾的发生影响十分明显。依记录仪结果分析,到6月中旬当空气湿度达到60%以上时,核桃举肢蛾成虫即会出现,且发生时期相对集中,每年成虫发生期出现的时间早晚随空气湿度的变化提早或推迟;同时也确定了发蛾高峰期在7月6日左右。在左权大部分地区,树冠第1次喷药的防治适期应掌握在7月12日前后。  相似文献   

16.
花椒锈病发生规律与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省凤县十里店和白石铺2地的花椒叶锈病分别进行了流行规律和化学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花椒锈病在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份进入普发期,病情日增长速度(r)最高值达0.08,9月中旬发病达到最高峰,病情指数最大值达74.5,9月下旬至10月初,树冠病情指数明显下降,该锈病流行的时间动态Gompertz增长模型;花椒锈病病害流行程度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夏末初秋高湿度、18~22 ℃气温有利于锈病流行。田间化学防治试验表明,15%三唑酮、43%戊唑醇2种药剂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9和76.82,对控制花椒锈病流行均起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研究不同强度等级引气混凝土干缩试验,探究含气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干缩试验结果的影响、变化规律及机理,确定合理含气量范围,为有抗(盐)冻耐久性要求的不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含气量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及试验研究,明确了毛竹干枯病病害发生的规律性,其病原菌从梢部伤口侵入,越冬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为侵染源。每年的5-6月及9-10月为毛竹干枯病的发病期。病害发生与主要气象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和山坡地理位置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主要阐述了蔬菜潜叶蝇在大庆市自然气候条件下的动态规律,作物布局对潜叶蝇危害程度的影响以及温湿度对潜叶蝇蛹羽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立足巫溪烟区2011年烟草普通花叶病发生流行的概况和新特点,采用系统调查、试验研究和资料整理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花叶病发生的客观原因,重点分析了巫溪县2011年度气象条件、花叶病暴发流行的规律和花叶病药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气候条件是影响花叶病的主要因素。由于受年度4-6月份气候条件的影响,2011年花叶病暴发共出现3次高峰,每次发病高峰都与盛发前半个月左右的大范围降雨、低温高湿寡日照以及雨后气温骤升有关。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药剂对预防烟草花叶病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在烟株感染病源后,施药对花叶病并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