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有机地球化学、盆地模拟等方法对临兴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进行了烃源岩评价、生气强度(G_(gas))及生烃史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上古生界源岩主要是煤岩和暗色泥岩,其中煤岩平均厚度16m,暗色泥岩平均厚度103m。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属于Ⅲ型;镜质体反射率(Ro)为1.0%~1.3%,均值为1.16%,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气强度为(18~26)×108 m~3/km~2,而子洲地区为(24~30)×108 m3/km~2。与子洲地区相比,临兴地区气源条件略差。在晚三叠世,烃源岩开始生烃,基本上没有天然气排出;侏罗世末,处于低成熟阶段,生烃量逐渐增加,开始有烃类排出;早白垩世,源岩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同时大量生排烃;早白垩世之后,源岩成熟度维持不变,生排烃也趋于停止。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通过对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气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了该段气源岩的生气潜力。结果表明,煤系泥岩总有机碳含量介于0.43%~17.62%,平均值为2.64%,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镜质组反射率分布范围为0.95%~3.11%,热演化程度高,以高成熟为主,部分进入了过成熟演化阶段,为好的气源岩;煤、炭质泥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殖型,热演化程度达到高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通过对气源岩生标组合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沉积时期曾经历明显的海侵事件,为该区气源岩有机质的富集、保存及转化成烃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增加了该区的生气潜力。因此,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是一套重要的气源岩,具有很好的生气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阜阳探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以石炭系-二叠系泥岩和煤岩生烃模拟试验数据为基础,明确烃源岩热演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烃量和生烃演化特点,估算其资源量。结果表明:泥岩镜质体反射率(R_o)在1.0%~1.3%之间为生油高峰阶段,R_o大于2.0%为大量生气阶段;煤岩R_o在1.0%~1.3%之间为生油高峰阶段,R_o大于0.7%进入规模生气阶段,随着R_o增高,生气量逐渐增大。由于该区每个凹陷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不同,其生烃类型存在差异;颜集凹陷以生成天然气为主,倪丘集凹陷既可以生油又可以生气,古城低凸起以生油为主。资源量估算证实天然气资源潜力区在颜集凹陷和倪丘集凹陷,油资源潜力区在倪丘集凹陷和古城低凸起。  相似文献   

4.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太原组斜道段灰岩和毛儿沟灰岩中高产气藏的发现,太原组煤系烃源岩以外的碳酸盐岩生烃潜力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太原组灰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及地化实验数据的综合应用,分析海陆混合沉积潮坪环境中灰岩有机地化特征,并对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岩相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1)总体看来,太原组灰岩较之泥页岩有机质丰度偏低,斜道段灰岩有机质丰度最高,毛儿沟段次之;有机质类型主要以Ⅰ型为主,部分样品出现Ⅱ型干酪根特征;有机质普遍处于高成熟度演化阶段,热解峰温(Tmax)平均可达483℃,镜质体反射率(Ro)普遍高于1.2%。(2)基于地球化学参数及岩石学特征的差异,将太原组灰岩共分为4类岩相类型:Ⅰ-Ⅱ型干酪根高有机质纹层状泥质泥晶灰岩相、Ⅰ-Ⅱ型干酪根中-高有机质块状泥晶灰岩相、Ⅰ-Ⅱ型干酪根中有机质块状生屑泥晶灰岩相以及Ⅰ型干酪根低有机质块状藻凝块灰岩相。(3)研究区中部以Ⅰ-Ⅱ型干酪根中-高有机质块状泥晶灰岩为主,烃源岩厚度不大;西部以Ⅰ-Ⅱ型干酪根中有机质块状生屑泥晶灰岩岩相为主,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四段煤系泥岩的岩石热解、碳同位素、岩石有机显微组分等资料进行分析,揭示其地球化学特征和对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四段天然气藏的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的北段、中段和南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四段煤系泥岩有机碳含量范围分布在0.26%~58.89%,煤系泥岩的TOC含量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平均值分别为0.74%、2.94%、3.13%;分析样品中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很高,壳质组与腐泥组的含量低,有机质类型指数指示其有机质类型均为Ⅲ型(腐殖型);几乎所有样品都达到成熟,其中处于成熟阶段的样品占总数的51.69%,高、过成熟的样品占总数的47.75%。综合分析认为,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的煤系泥岩是好的气源岩,具有好的生气能力。  相似文献   

6.
沁水盆地面积广阔,煤系地层游离气资源丰富,勘探至今,已在古生界的多套地层中发现了含气显示。从气测异常的探井分析入手,结合该区的构造演化史、热演化史等,确定深成变质与燕山期构造热事件叠加所引起的二次生烃是盆地游离气藏形成的主要气源,构造抬升导致的源储压差则是其主要运移动力。明确了煤系地层游离气的2类运移途径:一是宏观输导体系,主要包括断层、不整合面和陷落柱;二是微观输导体系,主要是煤岩和顶板致密砂岩中的微孔隙及微裂隙。据此指出了盆地内游离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区带为南马会背斜带、北斗沟背斜带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JZK1井二叠系芦草沟组(P2l)烃源岩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指标参数,初步评价了其生烃潜力。研究结果表明,JZK1井P2l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了好-最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和Ⅱ型,有机质热演化进入成熟阶段,综合判断其为一套优质的烃源岩,生烃潜力大,表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沉积环境指标,定量或定性评价了陶海营子地区陶D1井林西组(P3l)泥岩的生烃潜力。综合分析表明,陶D1井泥岩为差-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为主,有机质演化进入过成熟阶段,有机质形成于高盐度、强还原的沉积环境,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
岩相识别是徐家围子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K1s)致密砂砾岩气勘探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据岩心、薄片、成像测井资料,将K1s岩相分为砂砾岩相、中-粗砂岩相、粉-细砂岩相和泥岩相;以常规测井曲线及其组合参数作为岩相识别的技术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岩相判别模型,采用网格搜索,经多次验证优选模型参数。应用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识别岩相结果明显好于常规统计方法,模型识别岩相与岩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砂砾岩相符合率均高于83.2%,中-粗砂岩相符合率均高于84.0%,粉-细砂岩相符合率均高于87.6%,泥岩相符合率均高于93.2%。致密储层的非线性测井响应是支持向量机成功应用的重要基础,该方法对其他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对银额盆地0-1井烃源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井主要发育二叠系烃源岩,烃源岩抽提物中正构烷烃以后单峰型为主,具有奇碳优势,说明有机质成熟度较低;∑nC-21/∑nC+22小于1,C24Te/C26TT高达6.56,C29甾烷丰度较高,呈C29优势,表明有机质来源以陆源为主;烃源岩有明显姥鲛烷优势,指示其沉积环境氧化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志留系龙马溪组(Sl)为海相沉积环境,发育了一大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为进一步了解该套泥岩的油气潜力,分别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3个方面对该套地层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表明,区内Sl下段泥岩有机质丰度高,综合评价为中等-好烃源岩,具较好的生烃潜力;有机质类型为Ⅰ和Ⅱ_1;有机质成熟度高,镜质体反射率均大于2%,以生成干气为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突泉盆地内ZK-WJT井红旗组(Jh)和ZK-13井万宝组(Jw)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和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的研究对比表明:Jh和Jw烃源岩较为发育,2套生烃层系中有机质丰度较高,均具备一定的生烃潜力;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均属于Ⅱ、Ⅲ型,其中Jh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均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综合评价认为,突泉盆地Jh和Jw均具备一定的生烃潜力,相较而言,Jh生烃潜力优于Jw。  相似文献   

13.
在广泛收集烃源岩样品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特征,从烃源岩生烃潜力、生烃史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方面,对文莱沙巴盆地北内带中中新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北内带中中新统烃源岩厚度较大,中中新统下段主要为下海岸平原煤和炭质泥岩、海相泥岩,上段(Stage ⅣB)主要为海相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少量Ⅱ2型,指示高等植物生源的奥利烷和双杜松烷(W和 T构型)丰度较高;成熟度呈现出东低西高的特征,主要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生烃史模拟表明,中中新统下段烃源岩在距今约8.7 Ma进入生烃门限,8.1 Ma进入成熟热演化阶段,对应的门限深度约为4000m,在距今约4.5Ma进入高成熟阶段;而中中新统上段烃源岩在距今约3.8Ma进入生烃门限,对应的门限深度约为3350m,在距今约2Ma其底部进入成熟热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林西组(P3l)是松辽盆地外围勘探的重要层位,以林西县官地剖面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成熟度进行了探讨。P3l烃源岩饱和烃气相色谱呈现出单峰型、前峰态,其主峰碳为C23,表明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主要为混合有机质;Pr/Ph(姥鲛烷/植烷)介于0.04~0.26,呈现出植烷优势,指示强还原的沉积环境;P3l烃源岩以C23三环萜烷作为主峰,三环萜烷含量丰富,藿烷/甾烷介于0.6~1.0(平均0.84),揭示细菌和藻类对有机质的贡献呈现出均势;检测到了一定含量的伽马蜡烷,其值介于0.12~0.16(平均0.14),说明应为微咸水-半咸水环境;甾烷系列中以C27甾烷分布占优势为特征,C27甾烷/C29甾烷为1.13,说明烃源岩母质的生源构成以低等水生生物藻类来源为主;同时检测到一定含量的甲藻甾烷,说明P3l曾受到过海侵。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实地剖面测量,将西乌珠穆沁旗地区上二叠统北大山组(P3 b)划分为4种沉积相带,从下到上依次发育前缘陡坡、盆地陡坡过渡带、裂陷盆地、前缘陡坡、礁滩,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关系。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有机地球化学以及岩石学等方法,对 P3 b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和泥页岩矿物组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乌珠穆沁旗地区 P3 b 烃源岩属于较好烃源岩,泥、页岩硅质含量高,排烃能力强,利于油气的富集和成藏,可作为好的油气勘探选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庙西北洼东营组(Ed)74个烃源岩样品研究以及15个样品烃类抽提物饱和烃色谱-色质(GC-MS)的分析表明:Ed烃源岩自上而下依次为差、中等-好、优质级别的烃源岩,尤其是其下部烃源岩有机质十分富集,母质类型好,具有良好的生烃前景;研究区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nC_(14)~nC_(33),主峰碳数分布范围为nC_(16)~nC_(20),呈前峰型分布,Pr/Ph介于1.28~2.58,表明烃源岩发育于弱还原-弱氧化的沉积环境;ΣnC_(21)~-/ΣnC_(22)~+为1.05~16.02,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均呈"V"字型分布,表明为低等水生生物与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有机母质;CPI(碳优势指数)、OEP(奇偶优势)以及C_(29)αββ/(ααα+αββ)、C_(29)20S/(20S+20R)等成熟度参数,揭示其有机质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庙西北洼Ed优质烃源岩的确定为该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广西典型煤系地层分布区土壤硒元素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为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合山市典型煤系地层分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Se、有机碳和主要元素含量,并对土壤Se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pH为6.04,呈弱酸性;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6%,约为全国均值的4.5倍;Se平均含量为1.28 mg/kg,高于全国表层土壤Se平均值,变异系数为0.58,属中等变异,其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Se含量呈右偏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0.82~1.42 mg/kg。不同地层Se含量依次为二叠系合山组(2.01 mg/kg)>三叠系马脚岭组(1.35 mg/kg)>三叠系北泗组(1.08 mg/kg)>二叠系茅口组(1.06 mg/kg)>三叠系板纳组(0.78 mg/kg),呈含煤地层明显高于其他地层的规律。土壤富Se样品773件,占比达96.63%;Se中毒样品27件,占比为3.37%。表层土壤Se含量过剩区域(≥3.0 mg/kg)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海拔甘肃兴隆山主要森林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兴隆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关系进行研究,为兴隆山森林植被与土壤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认识提供依据。以兴隆山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青杄(Picea wilosonii)林、青杄-灌木林和青杄-箭竹(Fargesia nitida)-苔藓林为对象,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K和pH值,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1)兴隆山3种森林0~60 cm土壤层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容重0.33~1.31 g·cm^-3 ,总孔隙度50.84~83.13%,有机质20.10~235.00 g·kg^-1 ,全N 1.02~10.47 g·kg^-1 ,全P 0.35~1.93 g·kg^-1 ,全K 14.68~27.11 g·kg^-1 ,碱解N 54.49~620.80 mg·kg^-1 ,速效K 58.89~631.32 mg·kg^-1 ,pH值5.73~7.70;速效K、碱解N、全N和有机质变异系数较大,总孔隙度、全K和pH值变异系数较小。2)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容重在不断增加,总孔隙度、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速效K在不断减小,全K和pH值无明显变化规律。3)有机质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孔隙度、全N、碱解N和全P呈显著正相关;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对容重、总孔隙度、全N和碱解N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对全P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4)海拔对山杨-白桦-青杄林和青杄-灌木林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速效K有一定影响,但无明显变化规律;对3种森林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全K和pH值影响不明显。在海拔2 300~2 700 m的阴坡,兴隆山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是土壤深度与发育年限、植被类型、气候等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深度对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明显要强于海拔高度;有机质与众多理化性质具有相关性,其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养分循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前列腺癌最佳b值,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不同b值评估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组织的差别。方法 80例前列腺癌患者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不同b值行DWI扫描。双盲下分析四种不同b值的ADC图像,测量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组织的ADC值。结果经验丰富医师应用b=1000s/mm2(85%和0.91)敏感性和AUC值明显高于b=300、700、2000s/mm2(P0.01),缺乏经验医师应用b=700、1000、2000s/mm2的AUC值明显高于b=300s/mm2(P0.01)。应用b=300、700、1000、b=2000s/mm2的ADC图像上测量前例腺癌平均ADC值分别为(1.33±0.32)×10-3、(1.03±0.23)×10-3、(0.88±0.21)×10-3、(0.68±0.15)×10-3 s/mm2,前列腺癌肿ADC值明显低于前列腺良性组织(P0.001)。结论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前列腺癌最佳b值为1000s/m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年行间种草对果园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效应.[方法]在北京市大兴区20年生‘黄金梨'[ Pyrus pyrifolia (Burm.f.).cv.Nakai ](5 m×6 m)种植园,设置间作黑麦草(Lolium perenne)、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清耕种植(CK)3个处理,于种植后第3和第4年分别测定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分析土壤有机质与矿质营养元素闻的相互关系.[结果]梨园多年种植白三叶和黑麦草均能增加土壤各层次的有机质,有机碳含量,调节土壤的碳氮比;提高土壤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的全N、全P含量,提高土壤表层和亚表层的全N、全P含量和部分亚表层的碱解N、有效P、有效K和有效Zn含量;而全K、有效Ca、Mg、Fe和Mn的含量在各土层中表现不一.多年种植黑麦草能调节土壤碳氮比,提高土壤全P、速效N、P、K、有效Mn、Mg含量;而种植白三叶更有利于全N,全K含量、速效Fe和Zn含量的提高.同种类行间种植4年比3年的土壤多数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析认为,土壤有机质与多数土壤矿质元素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在不同种植区,土壤有机质与各元素的关联度不同,白三叶种植区微量元素对土壤有机质的调节作用明显;黑麦草种植区土壤大量元素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较明显.[结论]多年间作提高沙地梨园土壤表层和亚表层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供肥状况.在沙地梨园多年种植黑麦草和白三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相互作用不同,以多年种植黑麦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