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河南省小麦叶枯病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省小麦叶枯病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张忠山,刘红彦,王锡锋执笔(河南省小麦叶枯病防治研究协作组,郑州450002)河南省小麦病害种类很多,除了已熟知的锈病、白粉病等之外,近年来叶枯病的发生危害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壳针孢和根腐离蠕孢引起的小麦叶枯病曾在...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小麦雪霉叶枯病是豫西地区小麦叶枯类病害中危害最重的一种,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多不抗病,田间发病情况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种子和土壤带菌量的有无和多少造成的,小麦属其它物种中有一些植物材料对该病表现高抗,可作为抗雪霉叶枯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3.
豫西地区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雪霉叶枯病是豫西地区小麦叶枯类病害中危害最重的一种。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多数都不抗此病,品种间或田块间呈现出的病情差异,主要是由种子和土壤是否带菌及带菌量的多少所致。小麦属的其它种中有一些材料对该病表现高抗,可作为小麦抗雪霉叶枯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1988年发生在伊犁地区我国小麦上的一种新病害—小麦褐色叶枯病。根据症状观察及病原菌形态学比较研究结果,鉴定出诱感伊犁地区小麦叶枯病类的Septoria属真菌的优势“种”,小麦褐色叶枯病的病原菌为Leptosphaeria avenaria Weber f.sp.triticea T.Johnson;其无性世代为septoria avenae Frank f.sp.triticea T.Johnson.该病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 小麦叶枯病过去在河南省是局部零星发生的次要病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条件变化和生产上一些不合适的栽培措施(如播量过大、偏施氮肥等),以及感病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使小麦叶枯病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1990年河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面积已超过700万亩,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5%左右,重病田减产60%以上,已成为影响我省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6.
小麦叶枯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叶枯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研究刘红彦,王锡锋,张忠山,马奇祥,何文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小麦叶枯类病害是由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sorokiniana)、雪霉捷氏霉(Gerlachi-anivalis...  相似文献   

7.
小麦叶枯病流行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叶枯病是大同县小麦生产上的常发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此,笔者等从2002年开始对小麦叶枯病进行定田块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基本摸清了小麦叶枯病在大同县的发病种类、发病规律及流行成因。同时,开展防治技术研究,找出了具体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小麦叶枯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病害,随着栽培管理条件的变化及小麦品种的频繁更换,该病在各主产麦区危害日趋严重。通过从小麦叶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给合本县病害发生的调查和防治试验以及开展防治所取得的效果,提出了相应防控建议和措施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以来,随着农田生态条件的摘变化,小麦群体的加大,产量水平要的提高,小麦叶枯病成为小麦生产上一种常发病害。对此,本文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为害特点及重发生主要因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小麦叶枯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工控制接种和发病条件,对硬粒小麦品种和与其亲和的从硬粒小麦上分离到的小麦叶枯病菌株以及软粒小麦品种和与其亲和的从软粒小麦上分离到的小麦叶枯菌株2个组合进行了病程的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后12h,分生孢子发芽并从气孔侵入气孔空腔,病害潜育期为8-10d;接种后14d,聚集在气孔空腔内的菌丝体开始以气孔空腔为模板形成分生孢子器并伴有个别分生孢子器完全形成和分生孢子成熟,病组织上病原大量释  相似文献   

11.
雪霉叶枯病菌毒素对小麦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抗雪霉叶枯病的小麦品种,分别接种雪霉叶枯菌粗毒素液和分生孢子,测定了小麦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初步讨论了毒素在病害发生过程中的致病机理。结果表明:粗毒素液和分子孢子都有提高PAL活性的作用,但二者刺激的强度不同,毒素处理大于分生孢子接种,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测定不同浓度粗毒素液处理的小麦叶片PAL活性表明,小麦叶片用40%的粗毒素液处理,叶内PAL活性值最高;低浓度的毒素  相似文献   

12.
小麦叶枯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每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8-10g,多菌灵有效成分50-75g,对以根腐叶枯为主的叶枯病防治效果分别在63.9%和55.5%以上,增产12.2%和9.3%以上。若气候条件有利于叶枯病发生,应于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防治两次为宜。上述两种药剂混用还能兼治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  相似文献   

13.
小麦蚜虫发生数量对小麦叶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胡素兰徐淑霞刘金荣杨慧风齐光荣(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阳455000)近年来,小麦叶枯病已成为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后期病害。在豫北地区连年流行,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蚜虫失防的田块,叶枯病的发生更...  相似文献   

14.
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小麦雪霉叶枯病的症状、病原菌及成株期病情分级方法等。该病害在我地典型症状为大斑叶枯;确定病原菌无性阶段为Gerlachianivalis(Ces.exSacc.)GainsandMull.(雪腐捷氏霉菌),有性阶段为Monographellanivalis(Schaffn.)Mull.;成株期采取由下向上对中、上位三片叶及其对路分4级标准调查法,经方差分析和SSR测验表明符合实际;品种间抗病差异明显,小麦中后期多雨病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麦雪霉叶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于1961年在陕西武功丰产3号小麦品种上首先发现小麦雪霉叶枯病,以后湖北、河南、四川、江苏、贵州、青海、宁夏、甘肃、西藏等省、区也相继发生。1972年以来墨西哥、英国、日本、朝鲜等国也有报道。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将国内有关单位对小麦雪霉叶枯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小麦雪霉叶枯病病原菌研究 1.病原菌鉴定 国内以往关于小麦雪霉叶枯病报道的文献,其无性态均采用Fusari-um nivalis(Fr.)Ces,有性态采用Micronc-  相似文献   

16.
对抗、感叶枯病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叶部的附生和内生真菌区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叶部真菌区系,抗病和感病品种叶部附生真菌区系差异不大,但内生真菌区系组成则有明显不同,一般感病品种内生真菌种类多于抗病品种.研究结果还发现,小麦内生真菌种数明显多于附生真菌.小麦叶部内生真菌优势属主要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青霉属(Penicillum spp.)和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附生真菌优势属多为木霉属(Trichoderma spp.)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p.).生育时期对小麦叶部真菌区系组成具有较大影响,随生育时期延长,叶部附生和内生的真菌种类也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7.
叶枯病是危害小麦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采用化学防治危害较大,发掘并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叶枯病最生态环保、经济有效的方式.本文从小麦叶枯病的类型、发病规律、抗性基因的发掘以及抗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小麦叶枯病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细链格孢菌叶斑病诊断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田间调查和病原菌鉴定,明确了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叶部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是细链格孢菌叶枯病(Alternaria altevnata)。该病害在河西走廊制种玉米上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叶枯病是近年在哈尔滨市糖槭上发生比较严重的病害,该病的病原菌为梣叶槭叶点霉(Phyllosticta negundinis Sacc.et Speg.).试验通过在带药PDA平板上分别测试16种不同杀菌剂对糖槭叶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筛选出能够很好防治糖槭叶枯病的杀菌剂.结果表明,供试的16种杀菌剂对糖槭叶枯病菌均...  相似文献   

20.
速保利防治小麦雪霉叶枯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子萌发试验证害速保利对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分生孢子芽管有强烈的致畸作用,6.25μg.mL^-1浓度即可使82.3%的芽管畸变,离体叶碟法和盆栽幼苗法药效测定结果表明,速保利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活性,可有效地抑制该病菌的侵入和在植株体内扩展。田间药效测定证明速保利具有较宽的施药时间范围,低浓度药液即可有效地控制成株叶枯病,一次施药可兼治多种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