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 3个不同熟期的水稻品种 ,在不同形式的混合稀植栽培条件下种植 ,阐述了各品种的生育性状 (株高、叶龄、叶龄指数、茎数、生长量 )在各生育时期的高产生育指标及增长规律、产量、产量结构 (每穴穗数、穗粒数、单穴粒重、经济系数、千粒重、饱满率 )及增产比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油菜省工省本高产栽培技术,稳定发展油菜生产,2017-2019年开展了34个油菜品种的稀播稀植高产栽培实践。结果表明,油菜采用稀播稀植栽培技术,定植4万株/hm~2左右,能达到较高产量水平,与长兴县油菜平均产量相比较,增产幅度达到28.89%~52.07%,而且比常规育苗移植节省用工50%左右、降低工本4 500元/hm~2以上、减少育苗田面积50%以上。  相似文献   

3.
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的优势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是新疆杂交棉的创新栽培模式。该模式是以杂交棉良种为基础,培育壮苗为前提,田间配套管理为措施,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保证,常规水肥管理和全程化学调控等为手段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的一种栽培模式。为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棉株冠层结构合理,生育进程加快;种植效益升高,杂种优势凸显;株行距配置合适,光能利用率较高等方面总结了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的优势;从品种选择、规范种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进行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的条件;并对其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和展望,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应用该栽培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小麦稀植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小麦稀植栽培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稀植栽培对小麦的生长发育、灌浆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与调控。  相似文献   

5.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是一项新型高产节水技术.这项技术在水稻种植生产中推广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水稻必须水育秧的操作栽培方法.而采用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省育秧田、节水、增产、增收,对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水稻的产量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整体状况。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水稻产量得到了快速地提高。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综述了水稻早育稀植的特点和优势、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介绍水稻机插稀植栽培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水稻机插稀植栽培技术,包括秧田管理、大田准备、移栽、除草剂使用、水分管理、肥料管理等方面内容,并分析了机插稀植水稻的特点,以期为我国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第7师不断加大棉花杂交棉76厘米等行距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由棉花常规品种的"密、矮、早"种植技术转向杂交棉76厘米等行距稀植技术,由棉花高产理论"以密争温"、"以群体增产"向"向光要棉"、"光温互补",提高光能利用率转变,从而实现了机采杂交棉高效优质,但杂交棉保苗问题却日益突显。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探讨杂交棉浅播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包括旱育壮秧和稀植栽培两项技术,其中以旱育壮秧为基础,以旱播稀植为中心。 1.整地 1.1时期:水整地要同插秧相协调,既要服从于插秧时期,还要服务于播种质量要求。在插前2~3天完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了水稻混合稀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抛秧育秧或稀播旱育秧(播种量150g/m2);5月25日插秧,每穴2~3苗。采用3行组(50.0+30.0+30.0)cm×(20.0,13.3,20.0)cm和(40.0+30+30)cm×20.0cm错位插秧(15.0~15.8穴/m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旱育壮秧稀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优点。旱育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合理稀植,扩大行距,减小墩距和墩苗数,更利于增加水稻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减少病虫害发生,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技术推广过程中产量和效益增加明显。技术要点1.选用良种。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综合性状良的中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是高产、高效的粮食作物,适宜的群体结构是影响水稻产量、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群体结构,使植株个体生长健壮、抗逆性增强。为改变水稻栽培中密度大、个体发育差、易生病、易倒伏的现状,66团17连对旱直播水稻采用扩行稀植栽培技术,即平均行距由22厘米增加到30厘米。2012~2014年,连续3年对栽培的37.3公顷水稻品种农林315进行田间调查,667米2基本苗25万,最高总茎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当下水稻生产中面临的劳动力短缺导致种粮积极性下降、生产资料成本上涨造成种粮效益下降、肥料和农药滥用引起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教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水稻机插稀植栽培技术,本文详细阐述了机插水稻稀植栽培的原理与应用,与传统机插稻高密度、大棵把栽插方式相比,稀植栽插更有利发挥水稻个体生产潜力,优化群体结构,提高群体质量。水稻机插稀植栽培技术省工节本、减少面源污染,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环境和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的农业技术革新,对我国水稻生产具有重要参考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了水稻混合稀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抛秧育秧或稀播旱育秧(播种量150 g/m2);5月25日插秧,每穴2~3苗。采用3行组(50.0+30.0+30.0)cm×(20.0,13.3,20.0)cm和(40.0+30+30)cm×20.0 cm错位插秧(15.0~15.8穴/m2);4行组栽培方式选用(50.0+30.0+30.0+30.0)cm×(26.7,13.3,13.3,26.7)cm和(50.0+30.0+30.0+30.0)cm×20.0 cm错位插秧(14.3~15.5穴/m2)的插秧方式。分期施用氮肥,氮、磷、钾(2∶1∶1)配方施肥,浅—湿—润—干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是一项新型高产节水技术。这项技术在水稻种植生产中推广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稻必须水育秧的陈旧观念和落后的操作栽培方法。传统的水育秧方法工序复杂、用工多、耗水量大,遇到低温容易烂芽、烂秧,移栽起秧洗秧劳动强度大,既浪费种子,又费时。而采用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省育秧田、节水、增产、增收,对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1 适应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水稻节水栽培稀植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汇油50不同密度下的生育特性、产量表现及产量构成,在每公顷300kg左右纯氮,密度4.5~7.5万株/公顷稀植条件下,每公顷产量可达2900kg左右。比对照增产11.9%~16.2%。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油菜生产的劳动力投入,提供高效的杂交油菜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以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2号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该品种稀植栽培产量与栽培因子间的数学模型,得出了该品种在贵阳市稀植栽培产量大于180 kg/667m2的优化方案:纯N为18.13~21.66kg/667m2,播期为9月14-20日,密度为3453~3940株/667m2.  相似文献   

19.
对社旗县2013-2015年玉米"行穴植"新技术模式的增产实例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证明新技术模式比"行株植"传统种植模式亩增产124.42~200 kg,平均亩增产162.79 kg。"行穴植"新技术模式大幅度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通过穴播、扩大行距、株距,增加了种植密度,改善了群体内通风、透光条件,充分发挥了边行生长优势和玉米植株参比生长的特性,为玉米增产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大田2.4万株/hm2的稀植栽培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氮磷钾配比,四个不同水平的氮磷钾施用量组合处理,对杂交棉予杂35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量增加可明显地促进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增加单株铃数和群体总铃数,显著地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但是,当氮磷钾施肥量达到每公顷施N:195kg、P2O5:97.5kg、K2O:136.5kg后,再增加施肥量则增产不显著,肥效降低,而且霜前花率和子棉经济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