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疆棉花种子包衣缓释缩节胺化控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种子包衣缓释缩节胺化控技术,简化棉花栽培管理措施和节本增效.[方法]采用高、中、低三个剂量的缓释缩节胺包衣,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农艺及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缓释缩节胺包衣对棉花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的影响与常规喷施相似,中、高剂量处理均能够有效防止棉花打顶前的徒长,各剂量对产量无显著影响,合适的剂量还具有增产趋势.[结论]棉花打顶前,缩节胺的持续释放能够代替常规喷施调控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缩节胺的使用在棉花生产上已经成为常规技术.对缩节胺的作用原理、棉花施用缩节胺的时期、用量、施用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棉花全期化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缩节胺在棉花化控上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生产上,只要正确掌握缩节胺的施用技术,就能收到调节棉花生育进程、控制生长、增加铃重、减少蕾铃脱落、提高产量、改进品质的效果。其化控技术如下:1.选择好施用对象田缩节胺宜施在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施肥水平较高及密度较大的棉田,土质差,地力瘦或施肥水平低、抗旱条件差、密度稀的棉田不宜施用。2.掌握好使用时间和剂量北方棉区苗期和蕾期天气干旱,一般情况下可不用化控。如确需化控,则第一次化控一般在初花期进行,667平方米(1亩)用缩节胺1 ̄2克;第二次在花铃盛期打顶前使用,667平方米用2 ̄3克;第三次在打顶后10~15天重喷,667…  相似文献   

4.
谈缩节胺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缩节胺的作用和特点,总结了应用缩节胺对棉花进行化学调控的原则及化控技术,以期为科学使用缩节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进入雨季后,棉株极易发生疯长,引起蕾铃脱落,而及时用缩节胺或助壮素化控可稳定棉株生长,改善株型,多结蕾铃。其方法是:雨季初期棉花初开花时,每亩用助壮素6-8毫升或缩节胺1.5~2克。  相似文献   

6.
钾肥和缩节胺对高品质棉株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桂生  林岩  童晨  李军  吴慧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801-4803
以高品质棉品系FZ-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钾肥施用和缩节胺化控对棉花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化控对株高、果枝数、果枝长度、果枝节间长度起抑制作用,而对果节粗度的增加起促进作用;施钾可以促进果枝长度、节枝比和果枝节间粗度的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缩节胺化控2次或3次并配合施用钾肥(K2O) 360 kg/hm2,棉...  相似文献   

7.
棉花栽培中全程化控实用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全程化控栽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缩节胺(或助壮素)进行"一浸(浸种)三喷(蕾期、初花期和打顶后)",晚熟棉辅以乙稀利催熟.缩节胺主要是一种抑制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轻促重控的作用.全程化控是夺取棉花优质高产必不可少的一项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棉花生产过程中运用缩节胺进行化学调控是我国发展轻简化棉花栽培技术的必然趋势。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可以分为基本效应和复合效应2类,基本效应指喷施缩节胺后棉花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直接变化,如农艺性状变化等;复合效应是指在基本效应的基础上,结合外界环境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后形成的变化,如产量性状变化等。重点讨论了缩节胺在棉花栽培上的使用技术,以及缩节胺对棉花种子萌发、根系活力、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纤维品质和抗性的影响,同时还总结了缩节胺在目前生产中应用面临的问题,并对缩节胺化控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棉花全程化控栽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缩节胺(或助壮素)进行“一浸(浸种)三喷(蕾期、初花期和打顶后)”,晚熟棉辅以乙稀利催熟。缩节胺主要是一种抑制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轻促重控的作用。全程化控是夺取棉花优质高产必不可少的一项栽培技术。1缩节胺的使用时间及用量浸种播前用150~200毫升/千克的缩节胺浸种8~12个小时,或者在子叶平展后用20毫克/千克的缩节胺喷施1次,以促根壮苗,增强抗逆性。棉田喷施,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喷2~3次。中肥中密和气候正常年份,大体按1、2、3的原则(即蕾期每667平方米喷施纯品1克,初花期2克,打顶…  相似文献   

10.
正棉花作为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伴随着"矮、密、早、丰"技术的大面积应用,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兵团植棉团场,在执行棉花化调化控技术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团场职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缩节胺存在的一些误区,结合本人在多年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缩节胺应用经验,为团场职工提供参考,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缩节胺的作用1.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喷施缩节胺后,棉叶面积虽略有减小,但提高了其光合速率,且改善了植株下部的光照条件。2.调节棉株的生长速度植株生长的速度,可通过缩节胺用量大小来调  相似文献   

11.
张康林  毛新萍 《农村科技》2006,(7):17-17,22
化调技术是棉花丰产栽培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常规措施,目前,我团使用的调节剂主要是缩节胺,缩节胺对塑造理想株型,调节棉株生理,促进营养转化,提高棉花单产具有明显效果。2005年,对主栽品种新陆早12号、新陆早9号、辽棉17号全生育期化调进行了调查。一、化调原则124团在化调上采取的原则是"早、轻、勤"。不同区域化调时间、用量结合水肥条件和棉田长势,做到因地制宜,总体上达到苗期早控、轻控,蕾期慎控,花铃期普控,打顶后重控。二、化调时间及用量  相似文献   

12.
缩节胺作为棉田化控主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株型塑造及产量提升方面有显著作用.缩节胺对棉花的个体农艺性状与群体株型塑造、根系发育与养分运移、籽棉产量与纤维品质等各方面的影响均有较为详细的研究成果,为缩节胺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随棉花种植技术变化,缩节胺应用技术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概述了缩节胺的研发和应用的历史及进展,对棉花农艺性状、株型构造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缩节胺相关研究及其应用技术作了进一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3.
根据棉花双隐性核不育制种生产经验,采用不同时期和浓度喷施缩节胺进行制种化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缩节胺处理棉花制种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缩节胺用量为10g/667m2,其结铃性、铃重和产量较高,比清水对照增产37.49%~52.4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有效地控制了棉花营养生长、促进了提早开花结铃,降低了棉田阴蔽,减少了蕾铃脱落。过早高剂量使用缩节胺,会对棉花营养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作用,导致植株节间过短、植株矮小、植株的通风透光差,授粉时遗漏花过多,结铃性和棉花制种的产量下降。在双隐性核不育制种生产上,以蕾期2g、花期6g、打顶后2g各喷施1次效果最好,同时应根据植株长势、土壤肥力和天气状况适时适量灵活运用,掌握前轻中重后轻和少量多次的原则,达到制种高产、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高品质棉品系FZ-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钾肥施用和缩节胺化控对棉花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化控对株高、果枝数、果枝长度、果枝节间长度起抑制作用,而对果节粗度的增加起促进作用;施钾可以促进果枝  相似文献   

15.
高密度棉花运用缩节胺化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高密度栽培化学调控,即采用缩节胺(DPC)对棉花生长实施调控的一种措施。棉花低密度(0.8~1.0万株/666.7米^2)条件下,对棉花实行前促后控的调控方法。而在高密度(1.5万株/666.7米^2)条件下,棉花前促易使营养生长过旺,导致棉花油条、赘芽丛生,推迟现蕾开花和蕾铃脱落严重,往往造成前促容易后控难的被动局面,加大人工脱裤腿、抹赘芽等繁重的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16.
7月份棉花打顶后应抓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一、科学化控 1.视长势调控 棉花打顶后,一般化控1~2次.第一次在打顶后3~5天,667米2保苗在1.2万株左右的田块,施缩节胺4~5克,对水30千克;保苗在1.6万株以上田块施缩节胺6~7克,对水40千克.第二次化控视棉株的个体发育及群体大小,并根据天气、土壤湿度、棉株长势长相进行适度的重控,一般667米2施缩节胺8克左右.通过缩节胺的作用,最终达到对无效花蕾和空果枝生长尖的有效控制,实现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塑造均衡增产的长势长相,确保棉株顶部成铃数量和单铃重的增加,为高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紫薯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抗癌的功效,市场潜力大。采取覆盖栽培、缩节胺化控、膨大期摘顶等技术措施可显著提高甘薯产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缩节胺全程调控技术是棉花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棉花一生使用4次缩节胺进行全程主动化控,时间和用量明确。随着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抗虫棉的生育特点与常规棉花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缩节胺使用次数和用量均应减少,再坚持"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显然不科学。笔者认为根据抗虫棉的生育特点,抗虫棉进行缩节胺科学调控只要抓好初花期和盛花期2个关键期即可,甚至可根据情况在盛花期只使用1次。  相似文献   

19.
1 化促 化促是指在合理的肥料投入基础上,通过叶面追肥方法补充养分,促进棉花生长发育,使其早结铃,多结铃,结大铃而获高产。当前,巴楚县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叶面肥有喷施宝、高效氨基酸液肥、有机络合微肥、磷酸二氢钾四种。棉花全生育期一般喷施四次。具体是:第1次当棉苗长至4~5片真叶时,667 m2用喷施宝5 ml,磷酸二氢钾150 g,加水25~30 kg混匀后,叶面喷施,以增加叶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应,促进棉苗健壮生长,达到壮苗早发的目的;第 2次于棉花现蕾盛期,667 m2使用抗旱型喷施宝5 ml(0.5支)、磷酸二氢钾200 g加水30 kg混匀后叶面喷施,棉花多现蕾、早开花,并提高棉花抗旱性能;第3次于盛花初铃期,667m 2用高效氨基酸液肥150 ml(或络合微肥200 ml)、磷酸二氢钾250 g,加水30 kg混匀后叶面喷施,促进多现蕾、多开花、多结铃,防止蕾铃脱落;第4次于棉花打顶后7~10天,叶面肥用量与第三次相同,促进多结秋桃、结大铃。第三、四次化促是在花铃期进行的,对提高棉花产量、品质作用很大。 2 化控 就是利用化学药剂调节棉花的生长发育,造就理想的丰产株型,达到早熟丰产的目的。目前,我县棉花生产上应用的化控药剂主要是缩节胺。 根据大田调查,一般667m2保苗株数在9 500~11 000株的情况下,株高在65~75 cm时产量最高,成熟好;株高在60 cm以下时,早衰现象严重产量不高;如株高在80 cm以上时,往往是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受抑,空果枝多,成铃较晚,棉田郁蔽,吐絮晚,铃重轻,烂桃现象重,霜后花比例大,价格低,产量也不高,经济效益差。因此生产上一定要掌握好化控技术。早:即在棉花4~5片真叶时,对旺长、高产棉田棉苗进行微调,一般667 m2用缩节胺0 .5~1 g,这次化控主要控制第一果枝的着生高度,为"矮"打基础,化控时间一般在5月10日至20 日左右。第一次化控后,如果个别地块未控住,可再适当补控一次,化控用药量应根据棉花长势、地力、墒情、棉花品种(对缩节胺的敏感性)和洪水到的时间(即灌第一水时间),巴楚县灌第一水一般在6月20日后,全生育期灌水3~4次)来定,如果洪水未到,用量一定要控制好,千万不能大,667 m2用1~2 g左右,如果洪水已到,用药量可适当大点3 g/667 m 2左右为宜。在灌第一水前3~5天,用2~3 g/667m2,不管在苗期有无化控,灌第一水前都必须化控,用药量根据地力、长势来定;在第二水前3~5天,667 m2用缩节胺3~4 g ,打顶后7~10天,每亩用缩节胺4~5 g,不可打完顶马上就化控,要待顶部果枝长出5~10 c m后化控,这样有利于利用棉花顶部结桃优势,多抓几个秋桃,提高棉花产量。一般全生育期化控4次左右。  相似文献   

20.
化控对棉铃虫发育和危害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网室接虫、室内饲养等方法,研究了化控药剂缩节胺(DPC)和多效唑(PP333)对棉铃虫田间落卵量、卵孵化率、幼虫生长发育及危害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化控使棉铃虫卵孵化推迟,孵化率降低17.7;~36.4;,幼虫发育历期缩短0.1~1.7 d,死亡率增加2.0;~28.6;,蛹历期延长0.3~3.0 d.在棉铃虫的不同发育阶段,缩节胺和多效唑对其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多效唑对棉铃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比缩节胺强,而缩节胺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及成虫产卵选择性的影响较大.室内外试验中缩节胺、多效唑对棉铃虫危害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喷施后都使棉铃虫低龄幼虫的危害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