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文冠果雄蕊发育的解剖学及雄性不育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文冠果雄性不育机理 ,该文观察了文冠果雄蕊发育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并通过双向电泳方法对花药蛋白进行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 :①两性花花药和雄花长、短花丝花药中均含有具萌发能力的花粉粒 ,但两性花的饱满花粉粒比雄花的饱满花粉粒少 ,两性花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双核花粉粒时期 ;②雄花的短花丝后期能伸长 ,花药能正常开裂散粉 ,而两性花的花丝始终不伸长 ,花药不能开裂 ,这表明文冠果雄性不育的症结主要在于花药不能正常开裂 ,其次在于部分花粉败育 ;③在蕾期 ,两性花花药蛋白与雄花花药蛋白无差异 ;至开花期 ,至少有 2个多肽(B1 ,B2 )的表达存在差异 .对B1 进行了纯化和测序 ,序列为AGSDDVKVPIHPGSG .经蛋白质数据库检索 ,尚无与之同源的序列 .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西瓜核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理。【方法】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西瓜核雄性不育材料Se18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花蕾中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获得了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相关特异cDNA片段T12C/B0315S-359和育性相关特异cDNA片段T12C/B0315F-175、T12G/B0318F-260。经过序列比较,T12C/B0315S-359与美洲杨树一段未知的cDNA序列同源性较高(82%);T12C/B0315F-175与葫芦科植物中编码细胞色素C装配蛋白的ycf5基因高度同源(98%);T12G/B0318F-260与植物中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peroxidase,TPx)基因高度同源(84%)。【结论】经序列分析初步认为,这3个片段与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发生有重要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AFLP技术从白菜核不育两用系"矮脚黄"可育系DNA中得到一个特异扩增片段MF-14.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不育系也存在该片段的同源序列;回收该特异扩增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289 bp,其碱基组成为A+T=46.02% .与白菜RAPD特异片段S107及其他育性相关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均低于50% .表明该片段为一新的序列.  相似文献   

4.
通过品种间杂交和后代筛选,从模式植物矮牵牛中筛选出具有蓝花冠蓝花药的稳定株系。为了明确蓝色花药形成的分子机制,对蓝色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黄烷酮3′,5′-羟化酶(F3′5′H)进行研究,比较不同花药着色的矮牵牛植株中,F3′5′H基因组DNA的PCR扩增模式、基因组序列,以及花发育第3阶段的花药组织中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蓝色花药植株与对照材料间的F3′5′H基因组DNA扩增模式基本相同,都存在两个基因编码位点Hf1和Hf2。在蓝色花药植株中,Hf1位点扩增出两个片段,一个与已公布的Hf1的序列完全一致,另一个是不能编码完整蛋白的假基因;Hf2基因位点也扩增出两个基因片段,其中有一个片段的5′-末端序列与已公布的Hf2序列有96%同源性,另一个是非特异性扩增产物。此外,Hf1基因可以在花药组织中表达,但仅在蓝色花药中有转录,而Hf2基因在花药组织中没有表达。根据上述结果认为,矮牵牛植株中,编码F3′5′H的Hf1基因与蓝色花药的形成相关,这一结论为进一步揭示矮牵牛蓝色花药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生物信息学方法应用于小麦蓝矮病植原体(WBD)的分类研究,确定了小麦蓝矮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方法】应用植原体核糖体蛋白(rp)基因通用引物对rpF1/rpR1,对WBD进行PCR扩增并得到特异片段,对特异片段进行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序列测定结果表明,WBDrp基因片段长1 240 bp,包含部分rps19基因和全部的rpl22和rps3基因,且后2个基因为重叠基因,分别编码129和252个氨基酸,rpl22和rps3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12.605和11.755。【结论】WBD与16SrⅠ-C亚组中三叶草绿变病(Clover phyllody)的KVE、KVG、CPh株系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依次为99.7%,99.6%和99.0%,WBD与KVE株系的rpl22和rps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8%,因此将小麦蓝矮病植原体划归到16SrⅠ-C亚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薄壳山核桃MADS-box基因的保守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为研究薄壳山核桃花发育相关MADS-box家族基因及其发育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薄壳山核桃品种‘马罕’雄花花序为材料,提取总RNA反转录cDNA,采用RT-PCR克隆MADS-box基因的保守片段,并将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已知拟南芥的MADS-box家族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离获得28条MADS-box基因的cDNA片段,片段长度均为137 bp,包含基因起始密码子,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65.7%~98.5%,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中有11个存在差异。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片段分别归入拟南芥MADS-box基因不同亚家族中,包含ABCDE模型中的各类基因。【结论】薄壳山核桃中存在多种MADS-box家族基因,克隆的片段包含ABCDE模型中的各类花发育基因。  相似文献   

7.
甘薯中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知的NBS-LRR类抗病基因蛋白质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用以扩增甘薯基因组中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获得一条大小约500 bp的扩增片段,克隆测序后得到20个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RGAS。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P-loop、Kinase-2a和Kinase-3a及GLPL区等几个保守区,并且可分为TIR-NBS-LRR和non-TIR-NBS-LRR两个亚类。其中10个TIR亚类RGAS与已克隆的N、L6、M等抗病基因相应区段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21%-44%,而10个non-TIR亚类RGAS与已克隆的Prf、RPM1、RPS2等抗病基因相应区段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15%-46%。这些抗病基因同源片段(RGA)可做为分子标记筛选甘薯的抗病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辣椒花药中克隆与胚状体发育相关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以LTP基因、GST基因同源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方法对辣椒小孢子胚状体发育相关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后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获得2个可能与辣椒花药胚状体发育相关的基因片段PELTP(GenBank登录号为:EF583618)和PEGST(GenBank登录号为:EF583619),其长度分别约为750 bp和1 000 bp。序列分析表明,PELTP基因与辣椒LTP基因同源性为98%,PEGST基因与辣椒GST基因的同源性为99%。【结论】PELTP和PEGST基因可能在辣椒小孢子胚状体发育早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花器形态、花药败育时期和败育分子机理进行研究,明确其不育特性发生的细胞学和分子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其雄性不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为试验材料,不同温度(15℃和20℃)处理,采用形态学、细胞学方法及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 Seq 2500),研究其形态特征、花药败育的细胞学及分子机理。【结果】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的育性转换受温度控制,高温(20℃)不育,低温(15℃)育性恢复。GS-19不育株与可育株花器差异显著,不育株花器显著小于可育株。花药细胞学观察发现GS-19的花药发育过程有花粉母细胞的分化,形成正常花粉囊,不产生花粉粒或者产生微量的无生活力的花粉粒,花药发育受阻于花粉母细胞到四分体时期,形成了花粉粒外壁发育异常的拟"四分体孢子",逐渐降解,剩下花粉空壳,属于花粉母细胞败育类型。GS-19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蕾转录组分析共获得67 930个Unigene,其中Nt数据库比对到相似序列数最多(52 191个),Nr数据库比对到相似序列次之(46 447个),KOG数据库比对相似序列最少(13 198个);GO注释到25 336个Unigene;KOG注释到13 198个Unigene;KEGG注释到14 778个Unigene。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GS-19不育株花蕾和可育株花蕾中有2 170个基因差异表达,1 078个基因上调表达和1 092个基因下调表达。【结论】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为高温不育类型,不育株花器显著小于可育株,花丝显著缩短,花药萎缩、干瘪,花药发育受阻于花粉母细胞到四分体时期,属于花粉母细胞败育类型。转录组测序获得了67 930个Unigene,差异表达基因2 170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SCAR标记的核桃早实性相关基因片段[1](AFLP早实分子标记转化成的SCAR标记)的末端序列,为验证其功能和早实核桃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ACE技术对SCARE标记的核桃早实性相关基因片段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并扩增其末端序列。【结果】分别获得了长度为453 bp和463 bp的片段,通过与NCBI核酸数据库中已经发表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该基因3′末端含有358个核苷酸非编码序列。其核酸序列与葡萄假定蛋白相应部位同源性为55.26%,与葡萄重叠群相应部位同源性为38.38%,与线虫粘粒Y38F2AR基因全序列相应部位相似性为40.86%,和野猪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相应部位的相似性为39.75%,具有poly(A)尾。5′末端含有248个核苷酸非编码序列,其核酸序列与葡萄重叠群基因组鸟枪全序列相应部位同源性为39.07%,与拟南芥基因组DNA 3号染色体相应部位的同源性为42.22%,与嗜热四膜虫假定蛋白基因序列相应部位相似性为44.53%,和斑马鱼DNA序列DKEY-120E17克隆2号连锁群全序列相应部位相似性为42.30%。【结论】试验采用的3′和5′末端快速扩增技术(3′RACE和5′RACE技术)能很好地扩增核桃早实性相关基因的末端序列。  相似文献   

11.
李强峰  徐青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64-16665
[目的]确定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花粉生活力及其萌发的最佳培养基。[方法]采用染色法对文冠果4种类型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培养基法对文冠果花粉进行了萌发试验。[结果]文冠果4种类型花粉生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LY型、LR型、SR型和SY型,且各类型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最适宜文冠果花粉萌发的培养基配方为0.1 g/L琼脂+2.0 g/L蔗糖(C12H22O11)+0.15mg/L硼酸(H3BO3)。[结论]为文冠果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雌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的雌性不育通常是由雌性器官的发育异常造成的 ,包括胚珠、胚囊、卵细胞的发育异常 .该文在参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该实验室在文冠果雌性不育方面所做的初步研究工作 ,从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及生理生化等方面总结了雌性不育的表现形式 ,从基因特征、生长调节物质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引起雌性不育的可能原因 ,还对克服雌性不育的途径等进行了综述 .提出从寻找与育性相关蛋白入手 ,通过测序合成探针 ,在已建立的cDNA文库中进行差示筛选 ,克隆相关基因 ,并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阐明雌性不育机理  相似文献   

13.
文冠果花药总R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以文冠果花药为材料 ,利用TRIZOL试剂快速提取法、异硫氰酸胍法和CTAB法提取花药总RNA .通过RNA产率、纯度、电泳图谱和mRNA差异显示等分析来确立适于文冠果花药RNA分离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CTAB法提取的RNA呈现出 2 8SrRNA、18SrRNA和 5SrRNA三条较清晰的条带 ,很少有降解 ,其A2 6 0 A2 80 值可达 1 94 4 ,A2 6 0 A2 30 值为2 16 5 ,具有很高的纯度 .另 2种方法获得的RNA纯度较低 ,降解严重 ,有较多小分子和盐存在 ;RNA无明显条带出现 ,而是以小分子RNA弥散状分布 .使用差异显示法分析发现 ,用CTAB法提取的花药总RNA可得到理想的扩增条带 .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近30年在文冠果的嫁接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现有的技术途径的效果,明确文冠果繁殖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今后文冠果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为文冠果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冠果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陕西省富县的生态环境特点,对文冠果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文冠果造林宜采用"阳向缓坡造林地+鱼鳞坑整地+轻蘸浆埂上栽植+秋季截杆造林"技术。该研究对文冠果在西北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影响文冠果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子,提高文冠果的嫁接成活率。[方法]对接穗采集地的温度、接穗保存时间、保存措施及嫁接手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接穗保存措施、嫁接人员操作技术和嫁接手法直接影响文冠果嫁接成活率。在一定时间和温度范围内,接穗保存时间和采集地温度对文冠果嫁接成活率影响不显著。[结论]为文冠果的选优繁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光光度法测定文冠果壳总皂苷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文冠果壳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期推动废弃物文冠果壳综合利用。[方法]根据文冠果壳苷与香草醛-高氯酸作用后具有的特征吸收,确定最佳显色条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文冠果壳苷的含量。[结果]测试波长为456nm,香草醛浓度5%,高氯酸体积0.8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min。测定文冠果壳苷含量为0.24mg/g。[结论]该测定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8.
文冠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综述了文冠果在繁殖技术、引种选育、生理学以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文冠果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文冠果的分布和栽培管理以及在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的应用,阐明了作为木本能源植物的文冠果发展潜力极大,是一种较理想的铁杆油料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