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几个大穗型杂优组合的穗部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比例高的大穗型组合易形成高产。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次枝梗着粒的千粒重高于二次枝梗着粒的千粒重,一次枝梗着粒的结实率高于二次枝梗着粒的结实率;并且其库源关系协调,粒/叶、实粒/叶、实粒重/叶均较高。提出以选育穗长较长、一次枝梗发达、着粒密度较稀的大穗组合来实现高产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6,(2):229-231
为探索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的最佳施药时期,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喷施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效果最好,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大喇叭口期喷施后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都最大,3个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喷施药剂后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但鉴于吐丝期植株高大,不便于喷施药剂,所以,建议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玉米大斑病,如果错过了大喇叭口期,可以在玉米吐丝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前种植的超级稻品种一般为大穗型杂交组合,高成穗率、穗大粒多和高结实率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必须重视穗粒肥的施用。穗数己经基本定局的情况下,只有增加每穗粒数,才能增加产量,因此,必须施好这遍穗肥。  相似文献   

4.
2015-2016年在梵净山及周边地区随机采集大鳞副泥鳅样本529尾,测量其体长、体重、净体重和性腺重等生物学指标,并对体长相对繁殖力、体重相对繁殖力和成熟系数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大鳞副泥鳅繁殖期为4~7月,盛期为5月。个体绝对繁殖力F范围为2 275~34 375粒,平均为13 177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为172~2 261粒/cm,平均为728粒/cm;个体相对繁殖力为117~1 474粒,平均为635粒,体重相对繁殖力为107~1 034粒/g,平均为501粒/g。绝对繁殖力主要集中在2 500~3 200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主要分布于400~1 200粒/cm,而体重相对繁殖力主要集中在200~700粒/g。  相似文献   

5.
千粒穗稻株高100厘米左右,根系发达,茎粗秆壮,耐肥抗倒性强,叶片挺举,生长势旺,不但穗大粒多,且穗颈部谷粒均充实饱满,结实率高达95%以上,穗粒600~700粒,大穗达900多粒,千粒重27克左右,米粒长条形,无心腹白,主要指标均  相似文献   

6.
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穗大粒多,产量潜力大.试验表明,在栽培上追肥适当后移,即增加穗、粒肥用量,可兼顾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养分的需要,提高肥效,在获得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和提高结实率,发挥穗大粒多的优势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威优35、威优64的高产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相关、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方法,分析1984年福建16个县杂交早稻威优35、威优64在120块高产田的产量结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找出栽培的主攻目标。1985年又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如下: 1、威优35、威优64都表现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或净作用最大,结实率次之。说明要获得高产,增加总粒数是关键。 2、通径分析表明,威优64以增加有效穗数来提高总粒数的直接作用大,威优35则以增加每穗粒数来提高总粒数的作用大。即威优64在保持一定穗粒数的基础上以增加有效穗数来达到增产,威优35则以保穗数攻大穗来获得高产。 3、威优35的总粒数与结实率的矛盾尖锐。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355.05万穗,每穗177.9粒可以协调高产,发挥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正>1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种子处理2.1种子精选。选用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口的种子,剔除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及杂质。2.2根瘤菌拌种。用2000g菌粉加2.5kg水,拌50kg大  相似文献   

9.
油莎豆是一种特色油料作物,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营养品质好的特点。本团队从多个省份引进6个油莎豆品种,研究其在山东的产量和品质表现。结果表明:6个品种都能在山东正常生长发育,其中吉林大长粒和河北大圆粒两个品种产量较高,且块茎较大易于收获。大粒品种吉林大长粒的平均粒重达到1.09 g,产量达到13 713.3 kg/hm~2。云南小长粒的含油量最高,达到24.9%,其含糖量、产量等方面也表现良好。因此,河北大圆粒、吉林大长粒和云南小长粒均有推广种植价值。本研究可为山东地区的油莎豆栽培和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对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氮素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强势粒和弱势粒氮素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势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单粒蛋白质积累量在灌浆过程中均大于弱势粒,强势粒开花后21 d前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花后28 d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弱势粒,是强势粒蛋白质积累速率快的生理原因。成熟期,同一施氮处理强势粒的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大于弱势粒,而球蛋白含量小于弱势粒。适量施氮,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显著增加,强势粒和弱势粒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之间的差异减小,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的差异亦减小;当施氮量由150 kg·ha-1增至240 kg·ha-1,弱势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强势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随施氮量增加,籽粒的各蛋白质组分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粒位不同蛋白质组分的增幅不同,以弱势粒中谷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的增幅大,说明施氮量对籽粒蛋白质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对弱势粒的调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山西雨养小麦地膜栽培增产潜力与提升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雨养小麦地膜栽培起步早,具有独创性,增产效果明显,技术创新多,但比较效益低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小麦地膜栽培面积仅占可播种面积的9.63%,挖掘潜力首先是扩大栽培面积。从高产典型、年降雨量、光温气候、品种、技术方面对山西省冬小麦地膜栽培的增产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冬小麦作物需水量近45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冬小麦生态需水量随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利用1961~2005年山西冬小麦产区各县的气象资料和区域各农业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根据区域冬小麦物候规律将山西冬小麦区分为5个区域,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结合作物系数,分别计算5个区的冬小麦作物需水量,并结合同期降水量,分析各发育期冬小麦作物的需水、缺水变化规律,需水、缺水年际变化特征。[结果]结果表明,山西冬小麦各区域作物需水量在436.1~446.0 mm之间,表现出由轻旱-干旱-重旱区域作物需水量逐渐增加的趋势 以抽穗~灌浆期需水强度最大,冬前分蘖期和春季的拔节~灌浆期需水最为关键 生态缺水量平均为260 mm,缺水率在60%以上 各生育期返青~拔节期缺水率最大 气候变暖背景下,区域冬小麦生态需水量基本表现出下降趋势,而生态缺水率呈增加趋势,20世纪80年代需水量下降比较明显,缺水率则较小,从90年代开始随着暖干化趋势明显,作物缺水率也日益严重。[结论]抓好关键期水分利用、优化灌溉制度对提高冬小麦产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Monitoring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Multi-Temporal MODIS Dat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eeze injury is an usual disaster for winter wheat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and monitoring freeze injury is of important economic significanc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to monitor the occurr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 time, as well as the severity of the damage. The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was monitored using multi-temporal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 combined with ground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field survey data, the change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before and after freeze injury was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winter wheat growth recovery rate on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DVI of winter wheat decreased dramatically after the suffering from freeze injury, which was the prominent feature for the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monitoring. The degrees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were different in the three regions, of which, Yuncheng was the worst severity and the largest freeze injury area, the severity of freeze injury correlates with the breeding stage of the winter wheat.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ts growth recovery rate (r=0.659^** which can be utilized to monitor the severity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as well as its impact on yield. It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occurrence and severity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rofil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wheat freeze injury in Shanxi Province. recovery rate,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monitoring the winter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多元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了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 ,山西省旱地小麦在不同的生态区域、不同的肥力条件下 ,决定产量的主导因子有所不同。南部中熟冬麦区 ,肥旱地和薄旱地决定产量的主导因子均为穗数 ;而中部晚熟冬麦区 ,肥旱地决定产量的主导因子是穗粒数 ,薄旱地决定产量的主导因子是穗数和穗粒数。同时对株高与产量的相关性也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山西省旱地小麦上 ,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新品种长麦5079选育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长93-5029为母本、中间材料85矮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长麦5079,在2003-2005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一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达6 316.65 kg/hm2,较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14.5%.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其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61%、湿面筋30.50%,沉降值18.50 ml,稳定时间1.0 min.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及下湿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山西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快速黏度仪(RVA)分析了山西省2008—2009年度冬小麦新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的75个参试品种的面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山西省小麦品种糊化性状变异范围较大;面粉的糊化特性在不同的种植区域表现不同,黏度参数有随地区纬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环境变异越大,小麦淀粉特性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17.
王云峰  沈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94-16696
利用2004-2005年MODIS 16 d合成的NDVI最大值植被指数数据,基于NDVI光谱突变方法对山西省运城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进行提取。通过分析得出:2005年5-6月(2005161~2005129)提取的冬小麦面积与实测面积相关性最高,估测的冬小麦面积与实测面积的误差最小,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18.
陇中1号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84WR(21)-4为母本,洛8912为父本,采用穿梭集团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2005—2007年在山西、甘肃、陕西、河南、宁夏5省区进行的国家北部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4539.75kg/hm^2,比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10.3%。籽粒含粗蛋白142.3g/kg、赖氨酸4.6g/kg、湿面筋324.0a/kg,沉降值30.6mL,吸水率61.2%,稳定时间3.6min,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质标准。适宜在海拔1700~2300m半干旱地区的川旱地和梯田地、川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小麦生态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西省小麦生态型的分析研究,以山西省复杂的生态类型为基础,提出了山西省小麦生产和布局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全省强冬性小麦品种面积偏小,而且强冬性小麦品种严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②应处理好优质与高产的关系;③充分注意各种病害问题;④不同生态区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生态品种;⑤各生态区小麦品种过于杂乱,不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根据以上问题,围绕①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②加强生态型品种的选育及推广;③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生产等,对山西省优质小麦及普通小麦今后的生产和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晋南小麦复套玉米复合种植的研究 ,明确了该区小麦复套玉米高产复合种植的 4种模式及其特点 ,分析了 4种模式区域化的共同特点及增产原因 ,以期为该区各地选择适宜模式及配套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