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在分析民族化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化以及旅游活动环境等层面对凉山民族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不利影响作了较为全面,具体,深入的研究。章并就加强凉山民族化建设,为凉山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化保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女真民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教的历史与女真族的化史同样久远,它曾谱写过女真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篇章,为此它又构成了女真民族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时它作为女真民族的一种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衰亡也都将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积极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合格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在总结和反思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提出了民族学生学习教育过程是民族化的认同过程的观点,并从跨化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民族生出现行为偏差的化根源,提出做好民族化的研究是搞好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应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民族性与开放性,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民族主体意识和昭苏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应具有文化主权意识;主动地与世界文化交融充分体现了业神生产的特点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化上的开放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中国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建立具有民族性、开放性兼备的文化体系是跨世纪中国文化战略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客观要求。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文化创新,拓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推进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开拓者和第一代主要领导人,在领导中华民族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自始至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并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民族问题仍然是关系中华民族振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的重要因素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的民族理论进行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有机融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致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世界一体化,民族之间的交流加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在某些时候却渐被忽视。针对这种问题,只有通过“历史认同感”的培养才能实现民族凝聚力的传承,才能在新形式下实现民族化的合理传承。  相似文献   

9.
金代金真人开放的化心态是历史地形成的,它对女真民族的形成及金初民族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女真人大规模入主中原,原有的化生态环境改变了,女真人处于汉化的包围中,开放的化心态给其汉化带来了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全球化在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契机的同时,又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文化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下,我们应抓住机遇与挑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整合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断创新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及其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文化是崇尚和谐,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中国化、民族化、现代化、科学化、民主化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民族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思想和民族特性相互交融,创造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当代,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综合国力以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要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要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把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与旅游商品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商品至今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块软肋,主要问题在于研发创新能力相对滞后,民族地方特色无法体现。而我国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独特各异,最具开发民族、地区特色、垄断性强的旅游商品的潜力。因此,本文提出了利用民族文化,从设计、销售方式、宣传、购物环境等诸多环节进行整体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丽江毛纺织品有限公司深入挖掘纳西东巴化.购进数码自控印花机等先进设备.生产出民族化含量高、工艺先进的100多和“东巴拉”系列产品,畅销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崇拜是文化传承基础,体现为传承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体现在物化精神崇拜和民族精神崇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来自崇拜原动力;现代社会要处理好文化崇拜与文化传承关系体现在崇拜与迷信、崇拜与传承之间的关系。通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崇拜传承研究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客观上决定了民族关系问题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82-184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为民族地区新农村道德建设提供精神资源、培养民族地区农民道德自觉、创建与完善民族地区新农村道德建设特色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方式生活化、载体多样性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9.
百姓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的文化建设应体现先进性,注重社会效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让百姓满意。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强国之梦的基石。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发展已被确立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快速增长。满足文化需求、体现文化关怀,越来越成为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垦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搞好农场文化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