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乡行     
一提起安溪,喝茶的人一定都知道,那是乌龙茶的产地,是扬名中外的铁观音的故乡,是的,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乌龙茶的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被誉为乌龙茶茶中之王的铁观音的发源地就在安溪的西坪镇。这次,我们南昌女子职业学校惠民茶艺队应邀来参加“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不识茶乡真面目,只缘未有安溪行”,没想到大山里竟藏匿着平日难得一见的秀丽风光,尽管已是入冬天气,但在安溪的山中不时有几树红叶,点缀在绿林之中,宛若秋分时节。我们从县城一路行来,没着小溪看…  相似文献   

2.
《福建农业》2012,(4):37-37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2011年11月在“中国乌龙茶之乡”福建省安溪县奠基。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是中国目前投资建设的首家茶学本科院校,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学院选址安溪城区参洋片区。占地1200亩.计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农业考古》2001,(4):88
20 0 1年 12月 19- 2 0日 ,在福建省安溪县举行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全国茶艺表演暨最佳茶艺小姐”大奖赛 ,现将该次大奖赛的评分标准刊发 ,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是个文化人,供职于福建省安溪县文化馆。1996年5月,响应县委、县政府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办实业的号召,只身来到广东惠州创办集茶艺、品尝和销售为一体的茗山茶艺馆。四年多来,先后在广东惠州、惠来、福建泉州办起了四家连锁企业,以高品位的茶文化装修格调,高质量的名茶产品,高文明的茶艺服务,高规格的文化交流,逐步形成“茗山茶艺”的特色与风格,探索出一条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传播茶文化、促销安溪茶的经营之路。弘扬茶文化必须有载体,办好茶艺馆把品尝与促销有机结合起来,是推动茶文化传播和扩大名牌优质茶叶销售的有效途径我…  相似文献   

5.
<正>从古至今,福建省安溪县都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大县之一,其有着一千多年的产茶历史,茶文化亦是灿烂辉煌。因此,茶产业作为安溪县的经济支柱,它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村新面貌的建设道路等,因而对于安溪县人民来说,茶产业不但是民生产业,亦是富民强国产业。对此,本文将从当前安溪茶产业的发展现状着手,并重点探讨促进安溪省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措施。1安溪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全国政协张克辉副主席,尊敬的省委何少川副书记,尊敬的唐裕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乡亲、各位海内外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首先代表承办单位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人民政府和百万安溪人民,向出席这次盛会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各界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主办这次活动的福建省旅游局、泉州市人民政府,向泉州三安钢铁集团公司、安溪县电力公司、安溪县蓝田水库(电站)有限公司等协办单位,以及向所有热心支持本次活…  相似文献   

7.
1、安溪乌龙茶的历史和现状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地带,全县面积3057.28平方公里,人口105万,现辖24个乡镇,458个村(居),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是福建省主要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产茶历史已有1000多年,早在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就作为一项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十八世纪初,安溪茶叶生产已具有较大规模,尤其是公元1725年前后,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和推广,更使安溪茶业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那时安溪的茶叶生产,不论在数量上还…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 2 0 0 2年 1 2月 8日至 9日 ,由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安溪县政府承办 ,安溪电力公司、安溪西坪茗源茶叶公司等单位协办的“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在福建省安溪县中国茶都隆重举行 ,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宣布开幕。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小组秘书长常凯松、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副主任孙阳、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师佩雷斯、欧洲茶叶委员会秘书长芭芭拉等国际机构官员 ,原福建省省长胡平、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贤模、福建省副省长刘德章…  相似文献   

9.
安溪茶园土壤酸化问题与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基于此,对福建省安溪县23个乡镇采集了6456个茶园土壤样品,通过检测样品pH,全面分析安溪茶园土壤pH值现状,并提出酸化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安溪茶文化与乌龙茶市场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信泉 《农业考古》2000,(4):20-21,27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我县茶叶同业公会名誉理事长蔡建明同志的具体指导,谨致谢意!一、茶文化起源安溪名茶醉人,安溪茶艺更醉人。饮茶富含艺术,杯茶在手,既可闻香品味,察颜观色,又可在饮茶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怡悦情性。品茶玩味妙趣横生,既是一种物质的享受,又是丰富的生活情趣,达到身心舒泰的高雅娱乐。饮茶既然富含艺术,品茶艺术也就应运而生。在中国饮茶史上,茶艺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唐代诗人钱起的“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李嘉的“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峰峦、竹林、紫茶、清风。亲朋欢聚,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