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典型国家和地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要加快发挥家庭经营的基础作用,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改革对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特别是对高素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系统梳理典型国家和地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近阶段加快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使最新的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得到应用,要将推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注重发挥人的作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本文总结了现代农业背景下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自身"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和位于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以"产学研、农科教合作教育"为特色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并总结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农业科技理论研究型人才、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和农业科技实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以期为其他农业高校培养科技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同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社会经济工作.目前,大同市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推广机构设置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农业推广投资机制不健全,供给量严重不足;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科研、教育、推广协调困难;同时由于基层推广组织在提供推广服务时存在偏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倾向,难以共同发挥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要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首先要强化政府调控,改善农业科技推广的宏现环境,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筹资渠道;其次要培养高素质的推广人员,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对科技的接受率,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社会化.文章分析了大同市当前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建立起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困境及新发展思路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面临自然、市场和体制三重困境,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经济学分析,在中国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及农业产业化兴起的新历史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应当整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和农户等多元主体,建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依托高校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农业院校进行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农业院校科技推广工作的建议,包括强化农业院校的主导作用、完善农业院校科技推广的激励机制、创新政府推动下的科技推广渠道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面对中国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模式存在的困境,应考虑建立以国家层面的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科教和涉农企业分工协作的多主体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农民合作社发展较好的地区,可尝试构建以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技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能有效整合优化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能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内部技术创新;能通过机制创新提升科技推广效果;能通过需求放大以提供部分科技推广资金;能促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此,政府要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农技人才培训,建设以合作社为核心平台的农技推广网络。  相似文献   

8.
爱尔兰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爱尔兰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爱尔兰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强化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农业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等。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浙江省以科技要素改变农业天然“弱质性”,在探索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中,创新构建了集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于一体的“三农九方”平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科技、人才、要素、资源等全方位动能。本文在参考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建设的实践成效以及现实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三农九方”科技联盟平台体系建构,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创新,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大局、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根本性大问题,通过探究长沙县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模式,针对现状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为农业生产赋能、提高推广效率以及发展增速提供可行理论支持。以长沙县农业局农业推广结构数据为基础,进行理论式分析,揭示当前长沙县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并针对此给出相应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设置不合理、经费和人员普遍欠缺。对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为推进长沙县建设农业大县、培养技术推广人才助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农业科研管理的角度,对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人才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重点培养两种"支撑型"人才的人才发展规划,即培养具有国内科研前沿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技术推广人才,介绍了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在两种"支撑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并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资金投入、建立新型的人才筛选和评价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教育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科技与教育的现状,并对其发性提出了看法。认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点应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建立农业科技产业;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业教育应抓好农业的发展,加强2推广体系建设;重点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投入和采取有关特殊政策;实行招生改革,为农业第一线和贫困地区培养更多“招得来,下得去,用得上”的农业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从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应承担的社会历史责任及办学方向的政策分析入手,通过高校产业发展的个案剖析,对农业院校科技产业提出了培植核心科技企业,培育农业科技要素市场,建好生物种苗工程项目,培养科技产业化人才的发展构想,以及实现构想的具体措施;建设农业科技园,产学研结合,合作发展,做好项目贮备和重点成果转化的确认,建立良性企业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姬春 《农学学报》2017,7(8):101-108
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是地方科技发展与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了研究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本研究以北京农学院为例,运用调研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指出了地方农业高校面临着高层次拔尖人才匮乏、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少等问题及其原因,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对策。研究表明,通过制定明确的、符合实际的科技事业发展定位,强化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结合,与中央部属高校错位发展和协同合作,提高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课外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成才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在校大学生参赛功利性严重、综合素质水平低、科研平台利用率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支撑服务机制等问题,着重从构建科技竞赛实践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育立体化课程模式、教育教学全面化考评机制以及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探索农业院校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农业院校工科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农业院校应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以"农科背景+综合学科"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实践体系、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的支撑体系和以"多方兼顾"为原则的评估体系,树立"服务三农"的教育理念,培育"以农为本"的办学特色,坚持"综合集成"的教学方法,开拓"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遵循"整体最优"的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从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特征界定入手,概述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而提出围绕该目标所构想的培养机制: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观念、突出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机制、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建立以创新教育为主导的教师评价机制、创设能使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设施农业正处于现代化设施农业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差距;因此,其快速发展是必要且迫切的;面对设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利用其综合优势,成为设施农业科研与推广的重要力量及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要实现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是关键。应探索建立完善的人才资源能力开发机制、优化配置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努力提高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整体实力,推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师资培训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地方农业院校师资培训中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系统规划及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培训形式不灵活、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以及受训教师对培训的认识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地方农业院校应采取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确定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价体系和制度以及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地方农业院校的师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