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南亚3国(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的自由买卖导致了土地大规模集中,巴基斯坦土地经营呈现出非农化和粗放化的倾向,印度的精英捕获和封建租佃现象长期存在,尼泊尔的土地买卖频繁,细碎化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的土地私有制与农业发展现状,认为土地私有和自由流转并不必然带来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土地制度的设定要符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具体要求,同时也要避免农民在规模经营的借口下失去土地。  相似文献   

2.
以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自原始社会起,到秦朝灭亡这两千多年来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对土地制度的影响,对这一时期的土地制度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最后得出土地制度改革应"为时而著,为民所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林建永 《农业展望》2008,4(12):34-37
较高的土地集中程度通常有助于提高资本投入、更多地使用机械.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单产。但是在巴基斯坦并不如此,尽管巴基斯坦土地集中度非常厉害,但是其唯一的结果就是少数地主财富的不断膨胀和大多数无地或少地农民的不断贫困化.  相似文献   

4.
纵观土耳其历史上的土地改革,无一不涉及土地制度的变迁。对于土耳其土地制度变迁的原因,主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分析:第一是从"路径依赖"方面,解释它对土耳其土地制度的影响;第二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对土地制度演变的影响;第三是生存危机促使政府改革土地制度;第四是意识形态对土地制度演变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土地制度变迁是土耳其历史上的整个制度变迁的缩影,与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转型存在广泛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业》2021,(9):40-42
正土地,是财富之母、民生之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土地问题,从"一大"党纲中提出"没收土地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到现在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我国土地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百年轰轰烈烈的大变革,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梳理了中国土地制度百年历史演进轨迹,探寻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制度变革的经验逻辑,以期为未来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205-206
本文通过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趋势走向,从中总结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村发展的有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土地流转制度逐步推进,土地流转规模逐渐扩大,土地流转市场逐渐完善,全面研究土地流转后效应对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却忽视了对土地流转后效应的研究,缺乏对受土地流转影响下的直接要素对间接要素影响的研究。鉴于此,综述了土地流转对农村组成要素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三农"问题做铺垫。  相似文献   

8.
通过独立混合横截面数据,对宁夏平罗县土地信用社制度满意度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发现变量"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农户总收入""农户收到的单位面积土地租金""农户对土地信用社土地流转期限的评价""农户对流出土地的租金评价"对土地信用社制度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分析发现2013年单位面积土地租金正向影响土地流转制度满意度,收入反向影响土地流转制度满意度,说明农户参与土地信用社获得的土地租金收入在农户的总收入中的地位弱化。另一方面,本研究通过农户收入的跨时期倍差分析发现,参与土地信用社促进农户的收入提高,自2010年至2013年,这种收入提高的趋势在缓解。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既不能照搬欧美的土地制度,也不能照搬日韩对农业的保护制度。土地制度的核心是要在农民利益保扩和提高农业竞争力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这样的平衡该怎样达成?一个能提供稳定预期的土地制度非常重要,稳定预期就是制度的基本要素不能变来变去,固定期限、成员固定,可交易的成员权,到期后可续,这就可以为市场提供一个稳定的制度预期。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其创新之处在于,把土地的所有者权利进行了细分与分享,使得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集体"具体化了,是具有成员概念的"成员整体",不是抽象的与其成员对立的集体:在这一制度下,"成员整体"的集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国现有法学理论的逻辑,"三权分置"改革中土地经营权的分离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中世纪英国的"保有权"制度是一种多级权利并存的土地产权制度,该制度与中国旨在构建的新型土地产权关系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保有权"制度是建立在以"占有权"为基点的权利派生体系之上的一套制度,其法理实现的路径是将土地实物与土地占有权进行分离。中国"三权分置"改革可以通过借鉴英国的多级保有制度,构建以"占有权"为基点的新型土地产权派生体系以化解当前经营权分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姚晨  魏媛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3):137-138,123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活动的稀缺资源。我国在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采用强制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期达到土地资源结构的优化,土地资源的有序使用。因此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将日本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与中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法律依据、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出日本适合我国发展条件的可参考借鉴之处,为我国今后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目前,侵犯农民土地权益造成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制度角度看,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内因是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关系的缺陷,外因是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必须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一是改革征地补偿制度,二是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是改革单一"国家征地"模式,允许"农地入市".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制度改革。在全面总结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改完善,新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为增强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条例》在《土地管理法》制度框架下,聚焦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重点问题,强化对耕地的保护,针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合村并居"中违背农民意愿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制度边界,强化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一、土地流转中农村金融的制度设想 (一)制度内涵 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核心、服务于"三农"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制度.得益于这个制度,当农户出现资金需求时,可以用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15.
陈明 《农业考古》2019,(1):262-265
人类社会早期土地制度的现代转向是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开始的。但土地私有制并不意味着土地制度"历史的终结"。现代土地权利既不等同于私有制,也不局限于私有制。衡量土地制度现代性的标准在于是否存在不受特权干预的、可在法律框架下自由交易的土地权利。当下中国土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公有还是私有,而在于公权(力)如何对待私权(利)。  相似文献   

16.
对"三权分置"下农村土地经营权信托法律问题进行探究,认为土地经营权信托既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具备一定的政策与法理基础。但实践中土地经营权信托会面临土地产权制度不明晰、政府干预过度、风险控制及监管制度缺失等法律障碍。需要在健全土地产权法律制度、转变政府角色与职能、建立风险控制与监督体系等方面加以完善,构建土地经营权信托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控制区当局已要求印度控制线一侧停止香蕉贸易往来,声称该水果被"感染"了"某种"疾病。在给贸易促进中心的一封信中,巴基斯坦当局说,出口到巴基斯坦一侧的香蕉时受到感染,然而,巴基斯坦当局没有具体说明香蕉被感染疾病的名称。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当前中国土地管理中的重要难题之一。通过从"公共利益"的认定、利益分配理念与制度建设历程、对征地的补偿标准、土地发展权的设置等方面研究英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认为明晰"公共利益"内涵、加强公众参与程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试点土地发展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是中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应有取向。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地推进下,基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的农户退出土地承包权制度亟待建立健全。当前,土地承包权自愿有偿退出制度还存在突出矛盾与问题。为此,要通过明确农户退出土地承包权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补偿制度、接收再利用制度、退出的风险保全制度等,来保证制度有效落地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绘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06-4008
追求土地收益和土地抵押贷款是地方政府主导城市化和扩大城市用地的真正目的,一些地方政府实行"土地财政"既是财政窘困的无奈之举,也反映出当前土地利用制度的不足,基于上述问题对"土地财政"的成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