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浅析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秸秆还田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和推广,但国内外对秸秆还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效应方面,在对水稻病虫害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现论述了关于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影响的相关研究,同时提出了关于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应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讨论的结论,如秸秆浅层还田会加重病虫害发生,但深耕还田达深度35cm以上时,可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及二化螟幼虫数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秸秆集中掩埋还田深度对稻秆内二化螟越冬存活率和春季田间出土行为的影响,在2010年3月至6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2011年3月至6月设置秸秆春耕还田和秋播还田试验,均设集中掩埋深度5 cm、20 cm、35 cm、50 cm 4个处理,以常规覆盖还田为对照。结果表明:秸秆掩埋还田深度与二化螟越冬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掩埋越深二化螟存活率越低,还田深度超过20 cm时,幼虫死亡率达60%以上,秸秆春耕还田二化螟越冬存活率比秋播还田低。秸秆掩埋还田二化螟越冬幼虫出土历期最长达85 d(2010年秸秆秋播还田),最短是没有幼虫出土(2011年秸秆春耕还田)。秸秆掩埋还田幼虫出土高峰主要集中在5∶00~7∶00和20∶00~22∶00,而秸秆覆盖还田幼虫出土高峰主要集中在12∶00~14∶00。以上结果说明秸秆集中掩埋还田深度影响二化螟越冬幼虫存活率和其春季田间出土行为。  相似文献   

3.
水稻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在分析我国处理水稻秸秆政策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市场上顺铣式水稻秸秆还田机与逆铣式水稻秸秆还田机的特点,并对水稻田使用逆铣式水稻秸秆还田机进行秸秆还田试验进行总结,得出水稻秸秆还田后可改善土壤理化性,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
秸秆还田对稻麦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化除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秸秆还田后茬田间杂草的发生及影响,开展了麦、稻秸秆不同还田量对直播晚稻和小麦浅耕、免耕(覆盖)栽培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化除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秆还田种植水稻,其苗期田间杂草的发生种类以单子叶杂草[如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等]为主,双子叶杂草[如节节草(Commelina diffusa)]较少,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田间杂草有所减少,然而不同处理田间杂草发生无明显规律,说明麦秸秆不同还田量对水稻田间杂草发生无明显影响。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杂草化除效果比对照降低15%;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小麦浅免耕栽培,化除效果比对照下降幅度更大。改进化学除草方法,可提高化学除草效果90%~95%。  相似文献   

5.
麦秆还田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秆还田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分蘖发生数、穗数、LAI在水稻生长前期均小于秸秆不还田,在水稻生长后期,麦秆还田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增高、LAI增大。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穗数和千粒重影响显著,氮肥运筹方式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同时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互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最高产量出现在秸秆还田T1(5∶5)处理组合,即在还田条件下氮肥基追比为5∶5时产量最高,在不还田下也是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自2013年以来,大丰东部沿海地区二化螟呈重发趋势,分析原因主要为种植方式单一,秸秆还田量大,幼虫存活率高,越冬基数高;秧苗移栽早,有利于一代二化螟产卵及幼虫的存活;大量施用氮肥;抗性问题日益突出;主害代发生危害盛期明显延长;持续高温,防效明显下降。提出了通过农业防治,减轻大田的发生量;应用物理防控,减少成虫在大田产卵量;应用生物防治,减轻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科学化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该技术对江苏省及周边省份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稻麦两熟是我国面积最大种植方式,水稻秸秆还田是一种便捷的秸秆利用方式.秸秆还田后在雨露水浸提以及自身腐解释放化感物质会对周围作物产生化感作用.为了给水稻秸秆还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介绍了近年来水稻秸秆对小麦化感作用研究进展,从秸秆还田化感物质释放方式、秸秆中化感物质分离鉴定、水稻秸秆主要化感物质、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化感效应、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中后期影响等方面阐述了研究进展,并对水稻秸秆还田化感作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稻麦轮作田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对江苏地区一年两熟耕作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可以促使小麦纹枯病在早春提早发生,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则会抑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并且不同还田方式间抑制效果也会产生差异;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可以显著促进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另外,水稻秸秆长期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抑制效果低于小麦秸秆的促进效果,稻麦秸秆均长期全量还田情况下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加重趋势。【结论】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要加强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稻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在分析水稻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水稻秸秆还田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培肥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型水稻品系2645为材料,设全年还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小麦秸秆全量还田)(A)、当季还田(水稻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全量还田)(B)、对照(水稻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C)、隔季还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D)4个处理,研究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培肥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穗粒数,提高了产量,增产幅度达到3.0%~9.9%。全年还田和当季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的pH值,降低了7.4%~8.8%;经过一年的种植,土壤中的P2O5和K2O含量都有一定的下降趋势,秸秆还田处理可以缓解下降幅度。但与对照相比,全年还田和当季还田处理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8%~5.8%和8.3%~11.2%,NH+4-N、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增加3.7%~4.2%、25.3%~26.9%和4.1%~4.7%;秸秆对土壤培肥的作用顺序为ABDC,受还田季数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后水稻僵苗的发生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已成为秸秆处理与利用的重要技术途径,但易造成水稻僵苗不发。通过分析秸秆还田后水稻僵苗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增施氮肥满足微生物的吸氮需要、通过间隙灌溉及露田增氧促进扎根的预防对策,从而达到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试验设置了麦稻秸秆全量粉碎两季均还田、小麦秸秆一季全量粉碎还田而水稻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而水稻秸秆一季全量粉碎还田、麦稻秸秆两季均不还田周年对比试验,测定了不同还田方式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的变化及对水稻、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秸秆还田耕作技术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水稻、小麦轻简丰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小麦—水稻轮作秸秆还田保护性耕种技术体系。试验证明,通过连续3—5年小麦、水稻全量粉碎还田,土壤理化性状会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持续供肥能力稳步上升,水稻、小麦产量、品质必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秸秆还田应用腐熟剂试验示范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水稻秸秆还田应用腐熟剂试验示范,初步探索水稻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和对水稻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考察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腐熟程度的影响,为大田进一步推广秸杆腐熟还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能有效加快水稻秸秆催腐速度,促进禾苗生长发育;秸秆还田处理产量明显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增幅在3.63%~11.29%,秸秆还田+腐熟剂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较好的水稻秸秆还田方法,进行水稻秸秆还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能增进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使水稻增产增收,可大面积推广.但单纯的水稻秸秆还田,自然腐烂时间较长,养分转化较慢,而秸秆还田的同时使用腐秆剂则能加速秸秆腐烂,使秸秆还田的效果更好,因此秸秆还田时建议同时使用腐秆剂.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秸秆的还田对土壤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水稻秸秆的还田广泛应用的是机械化的秸秆还田技术,这是一种能够实现大面积水稻秸秆还田的有效途径,并且该技术具有质量好、效率高等诸多优点,通过机械化水稻秸秆全量快腐还田,对土壤含量进行有效改善的同时,对于后续的小麦播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对秸秆还田的生产方式、配套的农艺措施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于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连续3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个百分点,增产5%~15%.目前国内外农业科学工作者对秸秆还田的研究多数局限于秸秆还田后土壤的养分氮磷效应影响,而秸秆还田特别是秸秆覆盖为病害提供了越冬场所,增加残存和越冬菌源基数研究甚少.在黑龙江垦区水稻主产区,随着水稻开发年限种植面积的加大,稻瘟病发生与扩展蔓延的主因是菌源基数增多,传播途径广,传播机会多,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已构成严重威胁.在三江平原现有67万hm2水稻机械化收获秸秆不得不还田的情况下,探讨秸秆还田情况下不同水稻品种对病害发生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试验研究,以便更好地建设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绿色有机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地,保证水稻品质安全,减轻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其社会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7.
一、关键技术措施秸秆还田水稻前期生长受抑制,发苗慢,因此,促进水稻前期早发是秸秆还田轻简栽培的关键所在。根据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生育规律,结合大面积生产实践,秸秆还田水稻在栽培调控措施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连续4 a年开展秸秆还田试验,研究前茬小麦秸秆还田对后茬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增加后茬水稻产量,且水稻增产率随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连续实施秸秆还田3~4 a,土壤有机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但秸秆还田对土壤全氮含量的短期效应尚未显现。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秸秆还田开展年限的增加而提高。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且秸秆还田年限越长,效果越明显。由此可见,秸秆还田是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秸秆还田对作物增产和耕地质量的提升效应随着实施年限的增加而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配施石灰对水田土壤铜、锌、铅、镉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秸秆还田是我国培肥地力和增加农田土壤碳固定的重要措施,但进入农田的秸秆存在着活化土壤重金属的风险。为了解不同来源的秸秆对污染水平不同农田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因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激活,开展了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秸秆还田配施石灰对水田土壤铜、锌、镉、铅活性的影响。盆栽和田间试验在轻度和重度污染 2 种土壤上同时进行。盆栽试验中施用秸秆包括重污染水稻秸秆、轻污染水稻秸秆和轻污染油菜秸秆 3 种,石灰用量设对照(0 kg·hm-2)和石灰处理(750 kg·hm-2)2 个处理;田间小区试验设对照(不施秸秆和石灰)、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石灰 3 个处理。动态观察了试验过程中土壤有效态重金属、重金属形态及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积累情况。结果表明,试验初期(前 20 d)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水田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与水溶性重金属的含量;与对照处理比较,水溶性重金属含量以重度污染土壤增幅较为明显。试验后期(60 d 后)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的活性的影响逐渐变得不明显。油菜秸秆还田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低于水稻秸秆还田,重污染水稻秸秆还田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高于低污染水稻秸秆还田。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的结果都表明,重污染水稻秸秆还田可轻微增加水稻籽粒中镉的积累,但轻度污染水稻秸秆还田与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籽粒镉积累的影响较小;3 种秸秆还田对水稻籽粒铅、铜、锌积累的影响不明显。配施石灰可显著降低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的含量,降低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的积累。研究认为,在污染农田管理上应控制重污染水稻秸秆还田,在秸秆还田的同时适量配施石灰。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是对秸秆资源合理使用的最佳途径。作物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结构和供养情况,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作物的产出量。为了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特以福建省水稻秸秆还田为例,将福建省秸秆还田研究概况作为切入点,就秸秆还田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以及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展开探究,旨在为今后水稻秸秆的合理使用提供可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