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在江油地区开展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与常规毯状秧盘育秧机插对比试验,试验面积115亩,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平均亩产557.5 kg,比常规毯状秧盘育秧机插增产5.4%.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技术是一项节约、增效的水稻种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在淮北黏土地区的适应性,为在该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该农机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毯状秧盘与钵形毯状秧盘机插对比试验的方法,于2013年在东辛分公司选择试验面积10hm。,当年统计两种育秧盘的秧苗素质、栽插均匀度、茎蘖和叶龄状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状况,进行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钵形毯状秧盘育的秧苗其根量、主茎高、茎基宽、白根数、百株干重和质量高比均优于常规毯状秧盘育的苗,当年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平均产量达11640kg/hm2,比常规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增产4.6%。[结论]试验证明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水稻机械种植技术,适合在淮北黏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把杂交水稻的种子"印刷"在纸上,再平铺到田地里,机插杂交水稻育秧就基本完成了,种子用量少而且产量高……记者近日从湖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邹应斌教授团队研发的"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历经七年,邹应斌团队实现了杂交水稻单粒播种成苗、大苗密植机插,形成了"杂交水稻印刷播种、场地育秧、大苗机插栽培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水稻钵苗机插与传统毯苗机插栽培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水平和机插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对新型钵苗育秧机插和传统毯苗育秧机插栽培技术在定远县水稻生产中的综合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传统毯苗育秧相比,钵苗育秧秧苗素质显著提高,株高、茎基宽、百株地上部干重和单株根数分别增加了17.3%、26.9%、124.2%和49.4%;机插后无缓苗期,茎蘖动态发展平缓,成穗率比传统毯苗提高19.9%,穗长明显增加,穗粒数提高17.4%,总颖花量增加5.2%,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提高,最终产量增加9.4%。[结论]钵苗育秧机插技术有利于水稻品种尤其是大穗型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型机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培育适应种植制度特点又适应插秧机作业的秧苗,引进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钵苗穴盘、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机插秧秧苗,比较了3种方式的播种量、20~50 d的苗高以及插秧后的漏插率、直立苗率、伤秧率、返青期等数据。[结果]采用钵苗穴盘育秧,具有节省种子、播种精度、出苗率、成苗率高等优点。在20~40 d,叶龄、苗高、根数均较高,40 d以后,生长延缓。20 d时秧苗质量差异小,此后,钵苗穴盘秧苗质量优势逐渐突出。30 d时,插秧质量差异不大;但40 d之后,插秧质量高于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育秧,且返青期明显缩短。[结论]与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机插秧秧苗相比,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更适宜于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域。  相似文献   

6.
[目的]培育适应种植制度特点又适应插秧机作业的秧苗,引进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钵苗穴盘、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机插秧秧苗,比较了3种方式的播种量、20~50 d的苗高以及插秧后的漏插率、直立苗率、伤秧率、返青期等数据。[结果]采用钵苗穴盘育秧,具有节省种子、播种精度、出苗率、成苗率高等优点。在20~40 d,叶龄、苗高、根数均较高,40 d以后,生长延缓。20 d时秧苗质量差异小,此后,钵苗穴盘秧苗质量优势逐渐突出。30 d时,插秧质量差异不大;但40 d之后,插秧质量高于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育秧,且返青期明显缩短。[结论]与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机插秧秧苗相比,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更适宜于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域。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制约机插秧应用的关键在于秧龄、苗高和种植制度的矛盾。机插秧塑料软平盘和钵形毯状盘育秧,秧龄40天以后苗高常超过25cm,在插秧时通过性差,苗过高会造成秧苗损伤,抽心苗,漏插率高。延迟播种会造成减产。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简称为钵苗机插)是采用精量播种机和高强度软穴盘配合,实现精量穴播,以钵体限制秧苗生长,培育单穴、健壮、根系盘结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农业大学邹应斌教授团队解决了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技术难题,实现了杂交稻单粒播种成苗、大苗密植机插,形成了"杂交水稻单本密植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即"杂交水稻印刷播种、场地育秧、大苗机插栽培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种子用量减少50%以上,秧龄期延长10~15天,秧苗粗壮及耐机  相似文献   

9.
介绍湖南省中稻机插和育秧技术,包括机插秧苗的要求、播前材料准备、软盘摆放要求、精细播种的操作方法、苗期肥水药的管理技术以及机插操作方法等,分析机插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钵苗育秧下的秧苗素质较毯苗育秧的秧苗素质高,钵苗育秧移栽后基本无植伤,分蘖发生快、高峰苗出现早,且较毯苗机插水稻高峰苗量大,高峰苗出现后分蘖消减慢,最终成穗率较毯苗机插高。生长后期群体结构合理,个体与群体发育较为协调,每穗粒数较毯苗机插高,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水稻毯苗机插因育秧密度大、苗龄小、抗逆性弱、栽后还苗慢、草害重等原因,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经生产试验,采取稀播、足肥底施、化控一步到位等措施,改为大苗机插是完全可行的,能有效化解小苗机插存在的不足,水稻大苗机插具有广泛的生产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南粳2728为材料,5d为1播期,共设4个播期,分别为5月21日、5月26日、5月31日、6月5日(ck),相对应的播量为80g、90g、100g、120g(ck),对水稻不同秧龄(播期)育秧及毯苗机插高产栽培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提高机插水稻产量,进一步提升长秧龄毯苗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在30d左右,每盘干种子播量90g左右,通过毯苗机插、微喷灌控水技术等调控措施,进行有效培育壮秧,是实现机插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育适应种植制度特点又适应插秧机作业的秧苗,通过引进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进行研究,采用钵苗穴盘、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机插秧秧苗,比较了3种方式的播种量、20~50 d的苗高,插秧后调查了漏插率、直立苗率、伤秧率、返青期,结果表明:采用钵苗穴盘育秧,具有节省种子、播种精度、出苗率、成苗率高的优点。在20~40 d,叶龄、苗高、根数均较高,40 d以后,生长延缓。20 d是秧苗质量差异小,此后,钵苗穴盘秧苗质量优势逐渐突出。30 d时,插秧质量差异不大;但超过40 d时,插秧质量高于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育秧,且返青期明显缩短。这更适宜于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域。  相似文献   

14.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秧床准备、软盘制作、播种、播后管理、肥水运筹、起苗运苗等方面总结了机插水稻育秧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钵体毯状苗机插秧技术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传统手工插秧种植已不适应水稻生产发展需求,我国水稻生产迫切需要以水稻机插秧为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现有的传统平盘毯状秧苗机插秧技术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低播量成毯性差、伤苗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丛苗数不均匀及返青慢等问题,制约机插水稻增产潜力.水稻钵体毯状苗机插技术,针对传统毯状苗机插存在的问题,通过钵体毯状秧苗,利用普通插秧机按钵精确取秧,实现钵苗机插,秧苗根系带土多,伤秧和伤根率低,栽后秧苗返青快,发根和分蘖早.能充分利用低位节分蘖,有效分蘖多,从而有利于实现高产,同时按钵苗定量取秧,取秧更准确,机插漏秧率低,机插苗丛间均匀一致,从而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实现机插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中早39为材料,研究钵苗摆秧机插技术采用不同播期对早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钵苗摆秧机插技术,将播期提前到2月底3月初、成熟期提前到7月20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要适当提高播种量,防止落田苗不足;钵苗育秧的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生产上更能保障不误农时;钵苗摆秧机插时间在3月7—12日是最佳播期,此期播种水稻产量最高、熟期合适,播期延后产量明显降低,播期提前不能带来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36-37
介绍了寿县机插水稻生产毯式育秧改进技术,主要包括壮秧标准、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床土准备、秧盘与无纺布准备、苗床准备与制作、播种、播后管理、苗床管理、起秧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与常规机插育秧(具用种量高、成秧率低、秧苗素质差、在机插过程中容易伤根、不利早发等问题)相比,采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秧优势明显。为促进该技术推广,进行了其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成秧率较常规机插育秧提高,且增产效应极其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钵苗机插、常规毯苗机插、晚播晚栽机插、有机栽培等4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南粳9108群体质量及其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种植方式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单位产量由大到小均依次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晚播晚栽、有机栽培;品质方面,垩白粒率及垩白度由大到小均依次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晚播晚栽、有机栽培;相比其他栽培方式,有机栽培能适当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RVA特征谱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改善南粳9108稻米外观和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机插秧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根据近年来国内水稻机插秧方面的研究报告,重点介绍了杂交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技术和大田栽插管理方面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精确定位稀播匀播,培育适宜机插的大壮苗是提高杂交稻机插秧技术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