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农田使用含有三氯乙醛(酸)的废酸制成的磷肥,仅郑州、新蔡、登封等县,受害面积近30万亩,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外省也有同样事件。1983年2月,农牧渔业部组织了部分受害省市,进行磷肥中三氯乙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省接连发生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大面积受含有三氯乙醛的磷肥和工业废水污染危害的事故。仅1982年不完全统计,全省约有二十余万亩小麦造成绝收和减产。三氯乙醛是植物生长紊乱剂,能破坏植物细胞原生质的极性结构和分化作用,使细胞和核分裂紊乱,形成病态组织,阻碍正常生长发育。目前国内外对三氯乙醛的回  相似文献   

3.
防病先治虫     
<正> 小麦丛矮病是近几年来对小麦产量影响较重的病害。其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如石家庄地区1974年小麦丛矮病发病面积为8万亩,1976年扩展到30万亩,1977年再度增加到121万亩,因病重而毁的小麦达20万亩1992年春邯郸地区永年县台庄、苗庄、施庄、河北铺、朱庄、小北旺、小龙马、李固等地4500亩麦田,发病面积2500亩,占调查面积的55%以上,其中有300亩小麦因丛矮病严重而绝收,损失小麦200多吨。  相似文献   

4.
毒磷肥,即利用三氯乙醛废硫酸生产的磷肥,对当茬作物危害较重,但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尚未见报道。2007年大丰地区有近万亩小麦、大蒜、油菜和蚕豆等作物,因使用毒磷肥造成大面积死苗,部分田块耕翻重播后,依然如此。为弄清毒磷肥对后茬作物能否持续构成危害,笔者对受害重的当茬及后茬作物进行了跟踪调查与观察,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麦冻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品种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郸城县小麦屡遭冻害。如1993年受冻面积42万亩,基本绝收14万亩,1995年2月上旬、下旬和4月上旬又遭冻害,面积达80多万亩。为能有效地减轻冻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对小麦冻害的症状、特点、成因、预防及补救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现简报于后。1小麦冻害的症状及危害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受冻害,其受害症状表现不同。前期,由于小麦正处于营养生长旺盛期,幼穗分化刚刚开始,故受冻部位主要是叶片和幼穗。受冻植株表现心叶萎蔫枯干,基部2~3片叶先黄后干,初冻幼穗水浸状,失绿发粘,随后发黄…  相似文献   

6.
<正> 50年代至60年代初,全省小麦吸浆虫常年发生面积2000万亩左右,小麦产量损失一般为10—20%,重者30—50%,甚至绝收。经连续十余年大面积土壤药剂处理等措施防治,其危害基本得到控制,常年发生面积仅100万亩左右。1984年以来,由于农田生态条件变化,尤其是有机氯农药的停用,小麦  相似文献   

7.
<正> 小麦红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虫害,其虫体小,隐蔽性强,普查难度大,整个危害过程不易被人们发现,致使小麦收获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自1986年在我市开始发生以来,面积逐年扩大,受害面积达10万亩以上。据300多块麦田调查,有40%的地块不同程度地受到麦红吸浆虫的危害、受害麦田平均虫穗率为3%~10%。受害轻的地块每穗有虫量2.1头,重的地块每穗就达20头以上,严重影响着农民利益。1994年全市小麦因麦红吸浆虫  相似文献   

8.
一批高抗条锈病的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危害我省小麦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爆发流行速度快,对产量影响大,常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据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统计,1999~2002年我省条锈病已连续4年大发生,发病面积分别为1999年10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2000年700万亩、2001年900万亩,2002年全省发病面积超过1500万亩,造成10%左右的田块基本绝收,20%左右的田块产量损失在30%以上.目前在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中,无一不感染条锈病.近期召开的第五届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了川育16、川麦36、川农12号、川农17号等抗条锈病突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小麦新品种,以解决我省小麦生产严重缺乏抗锈病品种的突出问题.预计该4个新品种在秋播时可推广15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四川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现状小麦条锈病是我省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常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1996年以来,我省每年的发病面积都超过200万亩,特别是1999~2003年已连续5年大发生:1999年为1000万亩,2000年700万亩,2001年900万亩,造成的产量损失都在3亿公斤左右;2002年是发病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泗阳县史集、临河两个乡的2000亩意大利杨树林遭到杨尺蠖严重危害。1989年,杨尺蠖危害区已扩大到4个乡,面积达2.5万多亩,受害更加严重。 杨尺蠖食性很杂,不仅危害杨树,也危害柳树、榆树、苹果、梨树、葡萄等树木以及小麦、油菜、棉花等农作物。  相似文献   

11.
<正> 麦茎叶甲(Apophylia thalassinaFaldermann)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我省西部及西北部丘陵浅山区新发生的一种地下害虫。嵩县1983年只有零星发生,1984年发生面积达1.6万亩,1985年发生面积增加到7.23万亩,遍及全县,占小麦播种面积的26%。其中绝收面积995亩,共损失小麦18万公斤。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发生概况1981年南阳地区的菟丝子发发生较轻,但仍较普遍.据调查,南阳、方城、社旗、新野、镇平、邓县等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绝收面积小的几平方米,大的1-2亩.单作危害重,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为害轻;早熟品种受害轻,晚熟品种受害重;豆种精选好的受害轻或不受害,豆种混有菟丝子种子的受害重;轮作不受害,连作受害重.据观察,大豆菟丝予每年只有一个出苗高峰,即豆苗出齐后的5-9天.菟丝子出苗后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小麦丛矮病的发生和危害小麦丛矮病在安阳地区早有零星发生,没有造成大的危害,未能引起重视。近年来,出于耕作制度的改革—棉麦套种和三种三收的推广,以及1977年麦播偏早等原因,1978年小麦丛矮病在某些社队严重发生。据安阳地区12个县、市的90个公社统计,发病面积达50万亩,其中基本绝收的近400宙,发病株率达50%左右的近3000亩。安阳县辛店公社齐庄大队,有20亩棉麦套种田,病株率达95%以上,麦收平均亩产7.5斤;曲沟公社洪岩大队,有20亩小麦因丛矮病危害,平均亩产只20斤左右,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14.
<正> 小麦红吸浆虫是危害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50年代曾在我省猖獗发生,损失严重。后经大力防治,基本控制了危害。经30年后,近年再次猖獗发生。这次发生与前次相比,有许多新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一、再猖獗发生的特点:发展迅速,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50~60年代,历经10年时间,全省发生面积1600多万亩。而这次发生,短短几年时间,全省发生面积达2900多万亩。最高密度的单方有虫达3343头,单穗有虫最多达140.4头,单粒最多达17头。重发生田损失率达57%,甚至使小麦绝收。另一方面,这次发生分布广,新适生地不断  相似文献   

15.
<正>南宫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全市总耕地面积94万亩,种植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其中棉花面积35万亩,南宫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棉花种植面积在河北省名列第二位。近年来,由于种植棉花费工费时,部分农民开始改种小麦,目前小麦面积30多万亩。小麦根腐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真菌病害,在小麦幼苗时就会发生,根部受害产生褐色病斑,植株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枯死,直立不倒,提前枯死,植株青灰色穗不结实,也叫"青死病",一直到小麦中后期继续危害根系,该病发病  相似文献   

16.
<正> 1992年棉铃虫在我省暴发性发生,全省大面积农作物都不同程度遭其为害,尤其小麦、棉花受害最重。棉麦套作的小麦在灌浆到黄熟期间籽粒受害,幼虫爬满株,虫粪遍地面。据馆陶县统计,有一块3.7亩的麦田捕捉棉铃虫幼虫33.9公斤,小麦减产10—30%。二代棉铃虫盛发期,一台20瓦黑光灯一夜诱蛾量2300余头,棉田3天百株累积卵量达2881粒,全省900万亩棉田大幅度减产、部分田块绝收。1992年棉铃虫在我省暴发成灾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1999年以来,山西连年干旱少雨,暖冬现象频繁,向日葵虫害问题日趋严重。其中,苗期虫害尤为突出。常发性害虫黑绒金龟子、蒙古灰象甲、黄地老虎等发生普遍加重,暴发性害虫草地螟的为害也十分猖獗。例如,2001~2003年,晋北一带的向日葵遭受草地螟幼虫的为害,受害面积累计150万亩,减产5成以上的面积40余万亩,绝收面积10万亩。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发生情况小麦吸浆虫也叫麦蛆,发生的种类有两种。我县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为麦红吸浆虫。以往吸浆虫发生廊坊地域为省内空白处。但2002年以来,廊坊成为发生新区。在2002年5月底6月初剥穗调查始见虫,但发生量极低。2004年在蒋辛屯镇姬庄村出现绝收地块。到2010年春,小麦吸浆虫在全县9个乡镇两个街道办都已发生,全县发生面积13万亩,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76.9%。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随引黄灌溉扩种水稻,稻茬麦田面积迅速扩大,由于生态环境和栽培制度的改变,其适生杂草硬草、碱茅、棒头草等伴随灌溉水流传播,发生危害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己成为我省沿黄地区稻茬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这些杂草主要分布在郑州、新乡、原阳、武陟、濮阳、范县等地,发生危害面积约200—300万亩,发生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000—5000株以上,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每年损失小麦2000—2500万公斤,已成为当地制约小麦生  相似文献   

20.
麦沟牙甲(Helophrnsauriculatussharp)又称耳垂五沟甲,属鞘翅目水龟虫科。自80年代初在南召县的稻茬麦田危害小麦成灾以来,目前,已扩大到南阳市的内乡等县的稻麦两熟区及邻边鲁山县等地,且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年份减产30%~50%,重者绝收。1996年全市严重发生面积达1.5万亩,绝收面积达0.3万亩。鉴于此,我们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了研究,现简报如下:1 发生规律1.1 生活史麦沟牙甲在南阳1年发生1代,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卵开始孵化,翌年4月初幼虫在土表3~6cm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