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通过在土壤中添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测定辣椒根系的生理指标、土壤酶活性,研究DBP对辣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DBP对辣椒根系生理代谢有显著抑制作用,辣椒根系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根系活力、活跃吸收面积、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降低。同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脲酶、脱氢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被显著抑制,低浓度DBP对根系活力、活跃吸收面积、POD活性则有促进作用,对根际土壤蔗糖酶和脱氢酶也有类似作用。  相似文献   

2.
磺胺间甲氧嘧啶在玉米根-土界面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根际袋土培试验,研究了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对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有根系作用.过氧化氢酶对磺胺间甲氧嘧啶胁迫的反应均不敏感.但在高浓度磺胺间甲氧嘧啶(50 mg·kg-1)作用下,试验初期对脲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试验后期则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在SMM胁迫下根际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SMM胁迫下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呼吸均有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越明显.且由于玉米根际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SMM污染对根际微生物的毒害.一般情况下,根际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呼吸强度均要大于非根际土壤,根际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3.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养分的高效利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养分高效利用机理。结果表明,间作体系中的玉米地上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较单作玉米增加38.73%和23.4%,增产显著。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玉米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都显著高于单作作物,间作作物根际中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较单作分别增加2.3倍、94.58%、53.38%、22.45%。有利于土壤中复杂态氮磷化合物转化为可给态的无机化合物,加速氮磷的分解和转移,提高根际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整个间作系统有明显的地上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麦棉两熟双高产条件下,设置麦棉自然根系(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麦棉纱网隔根(肥水可相互通过,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麦棉塑膜隔根(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套种复合根系群体,研究麦棉两熟复合根系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棉共生期,与麦棉塑膜隔根相比,麦棉自然根系和纱网隔根复合群体中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以麦棉纱网隔根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最高。同时,麦棉自然根系复合群体中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降低,纱网隔根处理减缓了小麦根系对棉花根系营养的竞争,同时又可能是小麦根系分泌物的作用使其养分含量最高。到棉花盛蕾期,小麦已收获,麦棉复合群体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麦棉自然根系复合群体的改善程度最大,其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达到最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超过塑膜隔根,但仍低于纱网隔根。麦棉套作地下部不仅存在小麦对棉花营养竞争的不利一面,同时还存在小麦根系促进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提高的有利一面,且此效应将持续影响套作棉花一生。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根箱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体制下(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配施)小麦根际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能提高土壤特别是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酸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有机肥主要是通过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加根系分泌物等间接作用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这将对当季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机肥不仅有长久性作用即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有适时性的作用,即通过影响根系生长及根际环境来促进当季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根箱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体制下(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配拖)小麦根际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能提高土壤特别是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酸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有机肥主要是通过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加根系分泌物等间接作用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这将对当季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机肥不仅有长久性作用即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有适时性的作用,即通过影响根系生长及根际环境来促进当  相似文献   

7.
大棚黄瓜连作对根系活力及其根际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对连作3年和18年的大棚黄瓜进行土壤营养状况、根系活力及其根际土壤酶活性的研究.其结果表明,1)连作3年的大棚黄瓜土壤营养状况好于连作18年的大棚黄瓜营养状况;2)连作3年的大棚黄瓜根系侧根多而细长,连作18年的大棚黄瓜根系侧很少而粗短;3)连作3年的大棚黄瓜根系活力、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显著高于连作18年的大棚黄瓜根系活力及其根际土壤转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大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大葱根系分泌物处理连作黄瓜幼苗根区土壤,研究其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宜浓度的大葱根系分泌物处理可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根际土壤的pH值,降低Ec值,增加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强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目,降低真菌在微生物总量中的比例。大葱根系分泌物有利于改善连作黄瓜的根际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三年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根际土壤氮素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7~2009年在大豆花期和结荚期,可培养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的数量以及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强度都达到最大值,脲酶活性在鼓粒期达到最大值。在这三年中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008年细菌数量较2007年有所下降,同时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中氨化细菌数量、硝化细菌数量、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以及脲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这说明转基因作物影响了根际土壤中与氮素转化有关的微生物的活力,进而影响氮素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硅叶面肥在大田作物种植体系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硅叶面肥对小麦-玉米种植体系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硅叶面肥提高小麦和玉米根际土壤EC值;低浓度硅叶面肥喷施降低小麦-玉米根际土壤pH值,高浓度硅叶面肥提高土壤pH值。随叶面肥浓度提升,作物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且逐渐上升,真菌数量均低于对照且逐渐下降。喷施硅叶面肥提高了小麦-玉米根际土壤脲酶、转化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pH对汞镉与土壤脲酶活性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土娄土为供试土壤 ,设置不同 p H及汞、镉浓度处理 ,研究 p H对汞镉与土壤脲酶活性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供试 p H范围内 ,脲酶活性在 p H5 .5~ 6 .0和 8.0~ 9.0时最大 ;汞镉加入几乎没有改变土壤脲酶最适p H;重金属生态毒性呈现 Hg>>Cd的规律性变化。统计分析表明 ,土壤脲酶活性、最大反应速度和反应速度常数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土壤汞镉污染的程度 ;随重金属浓度增加 ,土壤脲酶 Km 基本不变 ,Vmax降低 ,表明土壤脲酶受汞镉作用机理主要为非竞争性抑制 ;在较宽 p H范围内 ,土壤严重污染的临界汞、镉浓度分别为 2 .0 98和 30 2 .83mg/ 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g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中对Hg敏感的酶类,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评价及修复等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以催化C、N、P、S等循环的土壤酶为对象,较为系统地探讨了3种土壤类型(红壤、褐土、风沙土)6个土样在不同含量Hg下的土壤酶效应。【结果】不同土壤酶类受Hg影响的规律有明显差异,1、2、4号土样转化酶活性在Hg含量较低时(0.5 mg/kg)有所升高;随着Hg含量的增加,土壤转化酶、脲酶、脱氢酶、芳基硫酸酯酶和磷酸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上述5种酶活性及总体酶活性与Hg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土壤的Hg污染程度。供试土壤Hg轻度污染的生态剂量(ED10)为0.03 mg/kg。Hg对绝大多数酶活性表现出完全抑制作用(包括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结论】脱氢酶受Hg的抑制程度较大,表明其对Hg较为敏感,因此其可作为Hg污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Hg的土壤酶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壤酶对汞生态毒性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针对我国几种主要类型土壤(黄褐土、风沙土、塿土和红壤)中影响土壤碳、氮、磷物质循环和微生物活性的土壤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与Hg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Hg抑制土壤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活性,但规律性不明显;土壤脲酶低浓度时激活,高浓度抑制;土壤脱氢酶和总体酶活性受到抑制。Hg浓度与脲酶、脱氢酶、总体酶活性间达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揭示出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土壤Hg污染的程度,其中尤以总体酶活性结果最优;计算Hg轻微污染时的ED10值0.0005~0.59mg·kg-1。土壤有机质和pH对二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土壤脲酶活性与底物浓度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陕西 7种类型 1 9个土样脲酶活性与底物浓度关系的研究 ,表明 Y=a× b×x/ ( 1 b×x)模型能较好地表征二者的关系 ,并得到了最大表观脲酶活性 Umax,同时揭示出酶促反应存在着吸附机制 ;除水稻土和黄褐土外 ,其余土样的 Umax值均呈现高肥力大于低肥力的规律性变化 ,相关分析发现在不同生态区中土壤脲酶特征截然不同 ,其 Umax值有明显差异 ,故在分析时需区分开来 ;只有同一生态区中土壤脲酶的 Umax与肥力密切相关 ,可作为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氧化乐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氧化乐果是当今世界农业生产上施用的主要农药之一,为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大量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降低等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开展其土壤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氧化乐果污染浓度(0.0、0.5、1.0、5.0、10.0 g a.i.•kg-1)下,土壤中影响碳、氮、磷循环的三大水解酶(转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氧化乐果可显著抑制土壤脲酶活性,关系达到显著或极著负相关;土壤脲酶活性可作为监测土壤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模型U=A/(1+B×C)的较好拟合揭示出氧化乐果对土壤脲酶机理为完全抑制作用;从土壤脲酶角度计算获得土壤受氧化乐果轻微、中度和严重污染的临界含量分别为0.32、2.88和11.43 g a.i.•kg-1;而在供试氧化乐果浓度下,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最大变幅分别不超过18.61%和8.36%,揭示出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对氧化乐果不敏感。【结论】在表征土壤氧化乐果的污染程度方面土壤脲酶最适;土壤酶与农药之间关系受到酶种类、农药品种、土壤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As、Hg元素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土壤环境中As、Hg元素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选取贵州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农业种植区,对不同地质背景和不同农产品中As、Hg元素在母岩一深层土-浅层土-农产品中的含量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中As、Hg元素含量与其土壤元素背景含量虽然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其受土壤理化性质及农作物自身种属的影响更大.此外,作为As、Hg元素高背景含量的碳酸盐岩区,在其特殊的地质环境特征下,其农作物中并没有富集过量的As、Hg元素.As、Hg元素的高背景含量反映在农作物上仍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土壤酶驱动土壤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和控制生态系统的功能。本研究以生长年限为10、20年和30年的柑橘林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柑橘林龄的延长和土壤深度的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柑橘林龄的延长,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10年和20年样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显著大于30年的样地;而0~20 cm土层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逐渐提高,20年时达到最大值,其后又降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在3个林龄的柑橘林中都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都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氮之间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过氧化酶氢活性与土壤理化特性及其微生物量之间都无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土壤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在第一主成分中具有较大的载荷,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最大。以上结果表明脲酶和转化酶活性能够做为柑橘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铜对土壤脲酶活性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是土壤中的"双重元素",为了从土壤酶角度探讨其生态毒理,采用模拟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铜对土壤脲酶活性及酶促反应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肥力水平越高,脲酶活性越大,铜的加入导致土壤脲酶活性降低越大,除5号土样外,铜的质量浓度与土壤脲酶活性达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脲酶活性可作为土壤铜污染程度的监测指标之一;供试土壤铜轻微和严重污染时,铜质量浓度分别为94.00~151.75和470.40~759.28mg/kg;尿素浓度对土壤生态剂量值影响不大,生态剂量总体呈现土娄土大于红壤。(2)除4号土样外,土壤脲酶最大反应速度(Vmax)、最大反应速度/米氏常数(Vmax/Km)和反应速度常数(k)值,随铜质量浓度的增加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Km值则略有增加,说明铜对土壤脲酶的作用机理为混合型抑制,其中包含微弱的竞争性抑制,但以非竞争性抑制为主。可见,土壤脲酶及其参数在一定程度可表示土壤铜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模拟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乙醇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可显著增强土壤脲酶活性,二者关系达到显著正相关;随乙醇作用时间延长,土壤脲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减小;随土壤肥力升高,乙醇影响脲酶的定浓抑制率绝对值减小,而脲酶的变浓变化率则差别不大,达到最大表观脲酶活性所需的最适时间缩短。该结果揭示出土壤肥力对外源物质与土壤脲酶活性的关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蚯蚓在自然土壤中既能促进植物氮(N)素利用、增加土壤N固持,也会导致土壤N素气逸和淋溶损失,但农田土壤中持续的N肥施用如何影响蚯蚓的这些作用却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提取了52篇文献中的202对数据,利用Meta分析从N肥类型、施肥量和施肥方式3个方面进行研究,评估N肥施用下蚯蚓活动对农田N转化的影响。总体结果表明,N肥施用下蚯蚓活动显著增加了作物生物量(地上部、地下部分别增加了12.00%、19.30%)及作物总氮(TN)含量(地上部、地下部分别增加了20.35%、21.06%),显著增加了土壤可利用N(9.16%)、微生物生物量氮(MBN,23.19%)及脲酶活性(23.73%),但与此同时也导致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和N淋溶增加了16.41%和16.15%。蚯蚓活动对不同肥料类型、施肥量及施肥方式下土壤N转化过程的影响不同。有机-无机N肥配施时,蚯蚓活动对作物生物量和TN含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7.90%、18.03%;地上部、地下部TN含量分别增加了37.62%、25.76%);无论N肥施用量为多少,蚯蚓活动均显著增加了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