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玉米增产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配套技术包括适当晚收技术,种子包衣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病、虫、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灾情应对技术等。一、选用耐密型品种,推广密植增产技术选育推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在当前基础上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并辅以增施肥料等相配套措施是进一步挖掘品种增产潜  相似文献   

2.
种植耐密品种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一项有效增产措施。分析表明,耐密品种株型和其亲本株型有相关性。选育株型好的自交系是选育耐密品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无定河流域玉米大面积单产800kg/667m~2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品种选择与合理搭配 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玉米品种,特别是紧凑型、耐密型品种.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锦州地区的优势作物,近年耐密玉米品种逐渐替代高杆稀植品种成为主栽品种。研究耐密玉米的最适栽培密度,可实现增密增产,对进一步提高我地区玉米综合产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裂区试验,以密度和品种为试验因子,研究了11个西南玉米区主推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比较不同品种的耐密性。结果表明:1密度间、品种间、密度与品种互作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参试品种在高种植密度(6.45万株/hm2)下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在低种植密度(4.95万株/hm2)下的产量,增产10.37%;3依据各品种的增密后的表现将品种分为高产增密增产型、高产增密不增产型、低产增密增产型、低产增密不增产型4个类型。  相似文献   

6.
种植耐密品种已成为各地玉米增产的主要措施,但种植耐密品种需要兼顾品种特性、耕作方式、适宜密度、施肥水平等综合因素,采取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配套栽培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耐密品种的增产作用,全面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目前有关玉米耐密性及选育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和探讨,认为提高玉米耐密性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品种耐密性主要是源于生理机制的耐密特性,株型不是耐密的充要条件;在生理耐密的基础之上对育种材料进行进一步改良是选育耐密型杂交种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区试验,以密度和品种为试验因子,研究了11个西南玉米区主推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比较不同品种的耐密性。结果表明:(1)密度间、品种间、密度与品种互作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参试品种在高种植密度(6.45万株/hm2)下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在低种植密度(4.95万株/hm2)下的产量,增产10.37%;(3)依据各品种的增密后的表现将品种分为高产增密增产型、高产增密不增产型、低产增密增产型、低产增密不增产型4个类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裂区试验,以密度和品种为试验因子,研究了11个西南玉米区主推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比较不同品种的耐密性。结果表明:(1)密度间、品种间、密度与品种互作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参试品种在高种植密度(6.45万株/hm2)下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在低种植密度(4.95万株/hm2)下的产量,增产10.37%;(3)依据各品种的增密后的表现将品种分为高产增密增产型、高产增密不增产型、低产增密增产型、低产增密不增产型4个类型。  相似文献   

10.
玉米耐密性及耐密性育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实际出发,认为耐密性是优良玉米品种的重要性状之一。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1.在高密度下,玉米植株下体间上,雌雄穗发育协调,结实性好是耐密型品种增产的内在机制;2.高上,株型紧凑,根茎强壮,抗倒,结实性好是进行耐密性选择的重要指示性状;3.耐密性育种不应仅局限于株型选择,而应将耐密性作为一个具体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科技》2010,(6):15-15
1选用紧凑耐密型品种 选用一个产量潜力高、增产潜力人的优良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前提。特别是要选用耐密性好、抗倒性好、抗逆性好的品种,如:丰玉4号、郑单958等。  相似文献   

12.
<正>1选用紧凑耐密型品种选用一个产量潜力高、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前提。特别是要选用耐密性好、抗倒性好、抗逆性好的品种,如:丰玉4号、郑单958等。  相似文献   

13.
周景洋 《现代农业》2011,(11):38-39
一、为什么说种植紧凑耐密型品种要比种植稀植大穗型玉米容易实现高产 目前,国内外玉米生产前沿技术领域发展动态。为“理想株形+杂种优势”的育种理论之说,所谓“理想株形”,就是选择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叶片上冲的耐密型优质品种,依靠群体增产。  相似文献   

14.
耐密型玉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明 《吉林农业科学》1993,(1):10-11,49
<正> 耐密型玉米是指相对于平展型品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提高种植密度,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的一类玉米品种。由于耐密品种一般都具有株型收敛,上部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小的特点,通常也被称之为紧凑型玉米。耐密型玉米的出现和发展是玉米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  相似文献   

15.
耐密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表现,培育耐密型品种是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方法。本文就玉米耐密性的影响因素和重要性及耐密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为什么说种植紧凑耐密型品种要比种植稀疏大穗型更容易实现高产。目前,国内玉米生产前沿技术领域发展动态为理想棒型、杂种优势的育种理论之说,所谓理想棒型就是选择棒型紧凑株高适中、叶片冲上的耐密型优质品种,依靠群体增产。1为什么紧凑型组装成较大的群体光合面积加杂种优势就获得产量高呢增产的基础是增加单位群体光合面积,增产的根本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因为低密度大穗型是靠单一的杂种优势实现增产的。群体内株间竞争强对肥水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深松增密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6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以耕作方式(常规浅旋15cm(RT)和深松40cm(SS))为主区,密度(82 500株/hm2(D1),105 000株/hm2(D2))为副区,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副副区,测定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透光率、植株形态、光合特性、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深松增密显著提高耐密玉米品种产量,增产11.9%~14.7%,非耐密品种增产-8.1%~0.6%;耐密品种产量对深松增密的响应程度显著高于非耐密品种,耐密品种主要通过增穗数、保粒数、稳粒重来实现增密增产。深松耕作能有效缓解增密产生的簇拥效应,提高植株叶片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增密后茎粗变小的趋势,增加穗上茎节长度,缓解株型的变化,耐密品种缓解作用高于非耐密品种。增密后,深松耕作能延缓玉米生育后期LAI和穗位层透光率的下降速率以及叶片衰老程度,降低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吐丝期后耐密品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Pn高于非耐密品种。【结论】耐密玉米品种对增密后产生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有更强适应能力,增密后深松耕作使耐密玉米品种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LAI,延缓叶片衰老程度,保证充足的光合面积,稳定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生产,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耐密型玉米品种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根据玉米种子市埸调查,2010年耐密型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可达到80万公顷左右。在种植的玉米耐密品种中多为先玉335  相似文献   

19.
冀中南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夺取夏玉米高产对实现全年粮食增产,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冀中南在夏玉米生产中要紧紧围绕"一增五改"技术(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紧凑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改早收为适时晚收),充分挖掘夏玉米群体增产潜力,实现夏玉米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20.
正1玉米节水滴灌综合高产技术1.1品种的选择玉米生产种植紧凑耐密型品种有两个增产途径。即:杂种优势、群体优势。这些品种的共性:中杆、中晚熟、叶上冲、抗性好、耐密、穗均、容重高、出米率高、品质好、无秃尖空杆.耐密型品种此外,还应具备小雄穗、坚茎杆、开叶距、低穗位和发达根系等形态特征。2017年推荐的品种有:恩喜爱298、郑单958、辽单565、北育288。1.2深松整地与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