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益增长的人口及生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口承载力是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基于辽宁省1997~2006年10 km×10 km分辨率的气象资料,通过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和农业生产力模型计算(农田、草地和湿地)生产力及其动态.结果表明,辽宁省近10年来年均气温呈略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97~2006年辽宁省植被年均总净第一性生产力为(农田、草地和湿地)3.63×107 t/a,其中农田、草地和湿地分别为2.18×107、0.99×107和0.46×107 t/a.应用人口承载力模型计算出在宽裕型、小康型和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下辽宁省1997~2006年的年均总人口承载力分别为2 226.9万人、2 035.3万人和2 015.1万人.  相似文献   

2.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科学合理规划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综合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社会心理承载力和环境设施承载力四个方面对青海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以期为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参考。结果表明: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承载力为10032人/d(336.17万人/a),远大于2019年接待的旅游数量,未来湿地公园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根据重庆市38个区县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要素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的因素,从社会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等3个维度构建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定权Topsis法分析比较2014年重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县域变化,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重庆市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中环境子系统指标所占权重值最大,资源子系统次之,社会经济子系统最小;重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级较大的区域位于西部9个区县;等级中等的区域位于西部和中部10个区县;等级较小的区域位于中部、"两翼"19个区县.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其中高值和低值聚类显著性强;热点分析显示,重庆市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西部区县为热点区域,东北翼区县为冷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近年来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方法】本文基于能值理论,构建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ArcGis软件分析2016年山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区域差异。【结果】①2016年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据主导地位,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性过大;②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资源储量的差异,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在社会、经济和自然3个子系统的能值指标测度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③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来看,忻州市对外经济贡献最大,晋中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运城市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状况最好。【结论】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开发潜力较大,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政策措施,致力于提高系统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相似文献   

5.
三江平原湿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3年和2003年2个时期的TM和ETM图像作为基本的信息源,在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Erdas软件对三江平原地区湿地数据进行提取。结果表明:(1)从土地变化结构上来看,2003年较1993年,三江平原的湿地、林地、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湿地减少的最多,达到75.05%;耕地、水域、居民点面积增加,其中耕地的面积增加最大,为23.32%。(2)通过三江平原湿地空间变化分析可知,10 a间耕地增加了924 513.33 hm2,湿地变为耕地414 125.33 hm2,占湿地减少面积的70.46%,湿地转化为耕地的贡献率为44.79%;但是耕地转换为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很少。从得到的结果分析,影响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变化有3个原因: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减少使湿地面积退缩;人口增加加快了人类开垦湿地的步伐;空间区位因子的变化对于湿地的减少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提出了合理利用三江平原湿地和相应的保护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刍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阐述了三江平原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三江平原温地变化所带来的生态问题;湿地面积锐减、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气候恶化;水土污染等;指出三江平原湿地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区域气候的变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人口的压力等。提出了该区域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建立三江平原湿地资源信息系统;加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退耕还湿、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理好工业、农业、城市化与湿地的关系;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区域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对于协调区域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六安市为研究区域,从水土资源承载力、社会人口承载力、经济规模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4个子系统选取18个指标构建六安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TOPSIS模型对六安市2010—2017年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和4个子系统内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六安市2010—2017年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4年承载力水平较低、增长缓慢,贴近度在0.35~0.45之间;2014—2017年上升较快,贴近度达到0.671 6,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经济规模和社会人口承载力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幅度大,贴近度达到最优水平,表明这二者系统是影响六安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关键因素,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化较为波动,总体变化幅度小且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表明六安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提升应协调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发挥区位和政策优势,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价值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控制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区域生物平衡等多种生态功能.三江平原已被列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计划,三江平原湿地又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因此有必要对其保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评价三江平原的循环农业发展现状.通过建立三江平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三江平原2003-2008年的循环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剖析了三江平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影响三江平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解决三江平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生态适度人口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均居于重要地位。综合考虑区域承载力,就滨州市2007年至2017年11年间在一定经济、资源、环境条件下的环境人口容量、适度人口数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滨州市2007-2017年人口容量在603万~643万之间,生态适度人口在505万~534万;其实际人口374万~394万,"二孩"政策对人口增长影响较小,人口数量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其人口压力指数也均小于1大于0.7,说明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较富余,却也不容乐观;环境压力指数较高,人口承载力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