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下辽河平原地区施肥与水分条件对玉米地土壤中氮、磷、钾养分收支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持续16年的长期田间试验结果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对不同水肥条件下玉米农田养分收支与氮肥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施肥条件差异可使玉米移出农田的养分量高出无肥处理2~3倍。水分条件对农田养分移出量的作用虽不如施肥明显,但在较好的降水条件下,即使较为理想的施肥模式,玉米地土壤中养分仍有可能出现赤字;氮肥的施用加剧了土壤磷的赤字,而氮、磷肥施用可加剧土壤钾收支赤字,有机肥的施用可以使养分收支赤字得到缓解;水分条件的改善则加速了养分收支赤字的出现,但适宜的水分供给对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作用显著。【结论】在下辽河平原地区,水肥条件对玉米土壤养分收支有显著影响,水分条件适宜土壤养分收支出现赤字的可能性增大,但保持农业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并根据土壤肥力适当施用化肥,既可满足作物丰产的养分需求又有利于平衡土壤养分收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土壤与植物间的养分循环是植物生长的必经过程,而对养分循环进行调节可保证土壤提供养分的持续性和植物的高产。首先对土壤和植物中的养分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概括了土壤与植物间的养分循环,最后提出了调节土壤与植物间养分循环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质灌溉下绿地养分积累及其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天津泰达开发区的清水、清水和处理水混合水、处理水灌溉区进行土壤和植物调查研究,分析不同水质灌溉下土壤、植物中养分含量的变化,发现混水、处理水灌溉土壤中全氮、有机质、pH值增加不明显,部分甚至有下降趋势,但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在混水和处理水灌溉土壤中均增加显著.植物叶中氮、磷、钾含量变化较小,与土壤中的相应元素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说明混水和处理水中的养分并没有为植物有效利用.对土壤不同层上的养分研究表明,长期灌溉混水或处理水后,除有机质外,其它养分易于向下迁移,使不同层上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肥料是帮助植物生长的化合物,将肥料撒在土壤里,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促进农作物生长、开花、结果,因此提高农田土壤质量是农业生产中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对矿质养分活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丛枝菌根真菌(AMF)与大多数植物能够建立互惠共生体系,提高植物对水分和养分吸收,促进植物生长。AMF与植物共生可促进矿质养分活化释放,提高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改善植物营养状况。AMF与植物共生加速了玄武岩、长石、花岗岩、磷酸盐等矿物的风化速度,促进养分从矿物中析出;AMF与植物共生促进了土壤中磷素以及其他矿质元素活化,从而促进植物生长。AMF活化土壤养分的机理主要是能形成强大的菌丝网络,菌丝桥传递矿质养分;分泌多种酶类,参与土壤养分酶解;分泌有机酸,降低土壤pH值,活化土壤吸附及固持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调控养分转运蛋白等。AMF活化矿质养分受到矿物土壤类型、菌根真菌和共生植物种类及碳源分配等因素影响。AMF生物技术是显著提高退化土壤生态恢复的一种潜在机制。今后应大力开展丛枝菌根真菌对矿质养分活化作用的机制研究,对退化土壤高效菌种进行筛选,加强微生物肥料研究。  相似文献   

6.
4种园林绿化植物根际对土壤养分的富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城市不同绿化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状况,采集了不同绿化植物(大叶女贞、广玉兰、木芙蓉和夹竹桃)根际和非根际土,测定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p H值、有机碳含量、氮素含量、磷素含量、钾素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研究城市绿化植物根际对土壤养分的富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物通过根系调节p H的能力不同,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 H值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不同绿化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的含量以及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大叶女贞广玉兰木芙蓉夹竹桃,并且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表现出显著的富集作用;土壤全磷含量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差异不显著(P0.05),表现出显著的亏损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大,而p H与土壤养分含量基本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全磷对于土壤养分含量基本没有影响。通过以上研究说明不同绿化植物土壤养分含量在根际存在一定的富集,它们通过降低根际p H值可以提高根际养分含量,而放线菌数目对植物根际微小的变化响应更为灵敏,根际土壤养分良好的富集也是绿化植物赖以生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际是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活跃界面,植物作为第一生产者将部分光合产物转运至根部,通过分泌物供给根际微生物碳源和能源;根际微生物则将有机养分转化成无机养分利于植物吸收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维持着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近年来,随着对根际土壤微环境研究的深入,根际微生物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笔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综述了不同因素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8.
红壤稻田施肥制度与土壤持续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红壤稻田土壤不同施肥制度与土壤持续生产力的关系。维持土壤持续生产力的实质是维持土壤肥力,有机农业和石油农业施肥制度土壤养分收支基本持平,可持续土壤肥力和生产力;而偏施化肥的施肥制度促使缺施营养元素亏缺量加大,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有机无机结合施肥制度养分循环速度快,养分产出量大,养分消耗加剧,但有机物质生产量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归还和土壤有机质平衡,土壤养分盈余量大,可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坡耕地植物篱技术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三峡库区坡耕地植物篱技术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技术能有效改善坡耕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植物篱的根系吸收促进养分的保持以及植物篱的物理阻挡作用对土壤径流的截持与减少泥沙的流失,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土壤酶和土壤肥力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很强的催化能力。在生物体内,正是由于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酶的存在,才使得生物体内的代谢活动能够迅速而有条不紊地进行。所谓土壤酶,就是指由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和土壤中其它生物细胞产生的胞内酶和胞外酶的总称。土壤酶一般呈稳定态吸附在土壤胶体上。有的以游离态分布在土壤溶液里或附着在活的细胞上。土壤酶是土壤中生物活性最强的部分,它参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合成以及碳、氮、硫、磷等养分释放的全过程。凡是与土壤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有关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土壤酶的作用下完成的。因此,它对土壤的发生和发育及其有效养分的形成,对土壤肥力的演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本养分缺乏和含有有毒元素的土壤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作物生产。为了减少土壤胁迫的伤害,植物进化了适应不良土壤环境的机制。研究发现植物miRNA在植物适应土壤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总结了在植物响应土壤养分缺乏胁迫和土壤元素毒害胁迫中植物miRNA的作用,强调植物miRNA在胁迫响应调控网络中的作用,提出改良植物不良土壤适应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肥料施用中的问题及平衡施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谓肥料,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于作物叶片上,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状、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均为肥料。肥料包括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三大部分。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充分认识肥料,特别是化肥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养分在土壤-根系统中运移和吸收机制,同时考虑植物的根系生长、根系水分吸收以及土壤养分浓度的变化等特点,通过时段的控制,实现根际环境中稳态的养分剖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根系吸收养分的稳态模型。根据实测的土壤、植物养分运移和吸收参数,用逐步迭代的方法计算植物根系的吸收养分总量,该模型具有计算简单,模拟条件灵活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叶片也能吸收养分。叶面肥是通过叶面施肥技术施用于植物地上部分(主要是叶片)并能为植物吸收利用的营养调节物质。叶面施肥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这种施肥方法养分吸收运转快,可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提高养分利用率,且施肥量少,适合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养分在土壤-根系统中运移和吸收机制,同时考虑植物的根系生长、根系水分吸收以及土壤养分浓度的变化等特点,通过时段的控制,实现根际环境中稳态的养分剖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根系吸收养分的稳态模型.根据实测的土壤、植物养分运移和吸收参数,用逐步迭代的方法计算植物根系的吸收养分总量,该模型具有计算简单,模拟条件灵活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白蘑圈内植物生长异常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了白蘑圈不同部位土壤养分状况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初步明确土壤养分在白蘑圈形成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际微生态系统中铁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来说,根际微生态系统中养分的有效性涉及下列几个过程:(1)养分从土壤固相进入土壤液相;(2)养分从远离根表的原土体迁移到根表;(3)养分在根际的活化;(4)养分从根表迁移到根细胞原生质膜的吸收部位处;(5)养分的跨膜运输;(6)养分在根中的短距离运输;(7)养分在木质部的长距离运输;(8)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和再利用;(9)地上部或地下部营养状况对根系摄取养分的调控机理;(10)植物对营养缺乏或毒害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机理。  相似文献   

18.
植物根系发育与养分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6):1048-1052
在天然和人工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如何从土壤中快速有效地获取养分是决定其竞争力和生产力的关键,在该过程中植物根系的结构发育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植物根系结构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控,同时,根系生理过程也会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尤其是养分的有效性。对植物养分限制下的生理过程研究表明,不同的养分因子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影响差异显著。对陆生植物的根系发育及其受到养分调控的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为更好地理解根系尤其是植物根毛结构的功能与意义做一定铺垫。  相似文献   

19.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植物营养的物质基础。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含量,解决土壤与植物养分供求方面的矛盾,如何科学合理施肥,降低农业投入成本,获得高产,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土地环境,减少污染,倡导绿色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芳香新塔花植株及其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的测定,以期初步探索出芳香新塔花植株及其根际区养分的相关性。采用通过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光光度法测定养分含量,利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植物体体内的养分含量均高于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植物体吸收微量元素的量少且相对稳定;植物根际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PH呈现负相关性;植物根际土壤全磷含量与植物全磷含量呈现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